dygnuis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gnuist 致力于气候科学研究,求实创新.

博文

科学人文素养对我的熏陶 精选

已有 4749 次阅读 2007-10-28 11:55 |个人分类:科学散文|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回忆母校:南京大学 

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1959年初秋的一个清晨,南京城刚刚下过一场小雨,作为当年刚被录取的大学新生,我满怀喜悦的心情,首次步入母校--南京大学。秋意的凉爽伴着南大校园内阵阵草木芬芳,使空气显得更加清新宜人,啊!名牌大学的校园果然很美。那郁郁葱葱的高大雪松和白杨树,那碧绿而又平坦的草坪连同一丛丛纷繁的花卉,将校园点缀得更加美丽,那一幢幢带有中式传统文化色的翘檐大屋顶的教学大楼,正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显得十分和谐而宁静。不过,一进校,我却意外地发现,南京大学竟没有一个象样的校门。后来才知道,当时的南大,虽是原中央大学,但其校址的前身为“金陵大学”,其占地范围很小。解放初期,校园几经扩建,才有当时的规模,因而校门不可能建成永久性的。恰在这年秋天(19599月),为了喜迎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大庆,南京大学特地修建了一座别具特色的永久性大门,从那以后,母校的大门便焕然一新,直到将近50年后的今天,这座大门仍旧耸立在南京汉口路上,成为南京大学很有气派的一道风景线。现在,这座丰碑式的“大学校门”,堪称我国高校中的姣姣者,至今可与北大、清华校门相媲美。

这些尘封的记忆,不禁使我感慨万千。

  母校的校园固然美丽,但一所大学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其校园的美丽,更重要的则是其内涵的高洁典雅。至今,我总觉得母校--南京大学的魅力正在于此。一直以来,南京大学的辉煌业绩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尽管那个年代我们进校后不到一年工夫,国家正面临着三年困难时期,生活用品各方面供应十分紧张,市场萧条,但在当时的大学里,相对于社会上要好得多。即使是在国家那样困难的时期,一所真正的名牌大学,它对其千百莘莘学子的魅力也丝毫未减。。。校园内不但教学秩序井然,书声朗朗依旧,学术空气仍十分活跃,而且学校对学生的生活后勤也处处想方设法照顾。现在回忆起来,那个时代的大学,其特色非常鲜明。几乎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报告、讲座)活跃在文、史、哲、理、化、生物到地学、外语等各个学科、专业和系内外。学生们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聆听各种报告、讲座、或是选修课程。在学生住宿区,各系所办的黑板报都各具特色,既有时代感,又有不同学科的特色,尤其是那些文科专业所折射出的社会、人文色彩,更使求学者经受着耳濡目染的熏陶。长期置身于这样的人文科学学术氛围环境中,大学生们无形中就会增长了某些敏感的学术素养。尽管当年并没有如今大规模的硕(博)士学位的招生和攻读。最多每个系也仅有几个可数的硕士生而已。然而,现今人们在总结文革前的十七年教育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这十七年中,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自开国以来迄今为止,他们一般都是活跃在祖国各条战线上,能发挥高水平才智的科学专门家、教授、院士的人才源泉。笔者本人亦有同感,至少我是一个受益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我国人才中具有扎实基础理论或技能者乃是文革前十七年被培养者居多。当然,随着科技时代的进步,加上年龄因素等原因,我们这一辈人,虽有老骥伏枥之精神,也不可能超过年轻人。今年科学院新增院士候选人的阵容就是明证。

然而,无论如何,一所大学的真正魅力,我认为并不仅仅在于其外部环境(一如现今高大宽敞而又明亮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及其设备和图书馆乃至寝室),而更在于它有着深厚的科学与人文氛围令人向往、令人陶醉的内涵。记得当年的大学,一进课堂,教师们,尤其是那一代的教授们的气质和风度及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课方式,往往对青年学子最具感染力。自然而然,使学生学习的氛围都带有浓郁的学术空气。例如,不同的教授或各级教师(如讲师、副教授)其讲课风格、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不看讲稿,倒背如流,而板书严谨纯熟,与讲义甚至一字不差的先生;有的则是言简意赅,出语不凡,用中西夹杂的语言表达其渊博知识体系的先生;。。。,无论是哪一种教学风格或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教学中,必定一丝不苟,纯熟自如,没有哪一位不是“胸有成竹,盛满一桶水”的学术精英。就课堂教学这一点,在文革前的十七年确实是具有很浓郁的学术氛围。那时大学教学的另一特点则是,每一节课后,教授们往往开列大量参考书,要求学生们钻图书馆查阅。与现在相比,我个人认为,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当然,随着改革开放后的时代大潮的到来,在现今的大学校园中虽说已有点那样的气氛,但又时不时地被当代过分的教育“市场化”给冲淡了。例如,现在有些年轻教师,由于“拔苗助长”风气的影响,比之当年不知逊色多少。依我看,现在某些学校提携青年教师的做法,实在是弊多利少。现如今,有的博导,在许多方面确有很大本事,但唯独在学术上他们实在“导”不出什么“新水平,于是,就干脆请别人或外单位的导师来代为指导,美其名曰“协作”。最终是“自己挂名,坐收鱼利”。面对当今教育界的某些体制上的混乱局面,不无使人担忧。

大学的图书馆本来就是一座神圣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殿堂,在我求学阶段所给予我的感受是极其深刻的。当时,学校图书馆的学生阅览室长年累月座无虚设,一走进阅览室你就会被那种浓郁的学习气氛所感染,使人情不自禁地,认真地伏案攻读。教师阅览室和各系图书室更是如此,这是南京大学当年学习氛围的又一道风景线。最令人难忘的是,当时的抢座之风(无论听课教室或图书馆阅览室),虽很文明,但也折射出当时学生们的求知之渴,胜于今日。现在回味当年的大学生活,尽管伴随着各种政治运动的干扰,还要参加各种劳动锻炼,倒也并未在学业上受挫受损,这是值得庆幸的。难怪现在不少业内人士总结文革浩劫的损失时,总是问及文革前的十七年究竟如何?一致认为,这十七年中,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如今(自开国以来迄今为止)都是在各条战线上发挥高水平才智的科学专门家、教授、院士。前已说过,我本人亦有同感。至少那一代人在业务上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其后劲潜力较强。我并无意贬低现今改革开放年代所造就的大学生及其更高学历层次的硕士博士们,只是有一种整体上的直观感觉,他们的基本素质,如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独创性等素质在整体上恐怕不及过去的大学生们。

尽管当今时代已步入信息化的科技创新时代,国内各所大学一般都有条件装备精良的仪器设备,各式电脑、通讯、实验计算、遥感采样等先进技术与时俱进、一应俱全,但我总感到,仅仅有一流的校园“硬件”系统,倘无一流的校园“软件”系统,一所大学并不能真正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这里所谓“软件”系统,正是那种无形的各校所特有的并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能形成的“科学人文素养”的环境氛围。这可能是当今大学领导者们最为棘手的问题。

 

(作于2007年教师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00-9829.html

上一篇:ENSO究竟是线性,还是非线性系统?
下一篇:从统计学家的贡献看统计科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1)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