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如何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寻找平衡? 精选

已有 9315 次阅读 2008-12-9 22:45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这里说的应试教育不是指高考,而是指大学教育。
     记得王春艳女士在我的博文《好课的标准》中有一个评论,大概的意思是课堂上讲思想,学生却不会做题。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做题有个技巧与方法问题,需要一些基本功,而且这些基本功同样很重要。“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尤其艰难,因为所有大学的几乎所有专业都要开设这门课,绝大多数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也要考高等数学,而且,不管是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高校,用的是同一份试卷。可以说,外语与高等数学是所有考生的最怕,过去,有些同学考研究生尽量选择不需要考高等数学的专业,现在恐怕选择的余地很小。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改革的确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考研率、就业率是压在各个学校头上的两座大山,如果你的改革不但不能提高考研率,反而使考研率下降,谁还会认为你的改革是成功的?你说你教给了学生思想,可思想在哪里?看不见,摸不着!考研率却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
       记得有一年开教代会,有个学院的院长公开叫板,埋怨高等数学拖了他们学院考研的后腿,并当面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提高教学质量?我回答道:“首先,高等数学考试成绩不好是事实,而且的确是我们学院老师教的,所以我们脱不了干系,在此我深表歉意!同时我有两个问题请教,第一,高等数学是全国统考课程,北大学生与我们的学生用的是同一份试卷,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可是北大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我们则有60%的生源来自广州,而且大多是广州市二、三流的学生,如果你们的专业课也是全国统考,你能保证你们的学生专业课的考试比高等数学幸运吗?第二,我们是地方高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学校的定位清清楚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我们的学生90%以上毕业后将直接走向社会,你认为我们的教学是该面向90%以上的大多数呢?还是那不到10%的考研生?”
       对高等数学课程质疑的不止一个学院,我相信在其他学校也会有类似的质疑。其实,他们应该清楚,作为地方高校,任何一门课程一旦接受全国统考,面临的只能是一样的结局,除非象某些学校那样,最后一年的新课几乎形同虚设,专门复习应付研究生考试。然而这么做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事实上,现在大家对这个学校的做法已经有点不以为然了。
       在考研率这个沉重的大山下,学校不可能不考虑这个举足轻重的指标,否则各种评估就会打折扣!改革不能脱离这个现实。那么,强化思想与应付考试是相互对立的吗?严格说来,两者应该是不矛盾的,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一门学科的思想,他就应该能应付这个学科中出现的问题。之所以出现春艳女士说的现象,本质上还是我们的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没有了应试教育还真的不知该怎样做题了。我们的学生能在国际上拿那么多的奥林匹克奖牌难道不是应试教育的功劳吗?问题是,会做题不等于会解决问题,举个例子,面对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有没有敏锐的“嗅觉”?能不能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进而寻找到一般规律?这种能力可不是靠做题培养出来的。
        在现行的体制下,我们如何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呢?那个院长的质问促使我思考了这个问题,我们对高等数学教学做了一点改革,将这门课程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教程的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强调基本要求与数学思想(实际做得如何还取决于老师的水准),第二教程面向考研,第一教程在第一学年完成,第二教程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或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完成,列入教学计划中的通识课部分并计学分。第二教程也不全是为了应付考研,而是在第一教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包括一些近代分析学基础知识。我们目前编写的《高等数学》教材实际是第一教程,取名《高等数学》(一)与《高等数学》(二),而不是按通常的做法叫上册与下册,因为在我们的计划中还有《高等数学》(三)。我想这也许是目前解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矛盾的一个平衡办法。
        我们采取这样的方案还有个意图,由于学时所限,非数学类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近代数学的一些重要思想与知识,而这些思想对他们并非不重要,例如泛函分析的思想对每一个理工科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高等数学》(三)可以给那些对近代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解与学习的机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50426.html

上一篇:老师、学生都自重一点吧
下一篇:大学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是笑话吗?
收藏 IP: .*| 热度|

10 杨玲 孟津 刘玉平 阎建民 陈绥阳 王春艳 杨秀海 马丽丹 侯振宇 科学院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