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中日、中韩论文合著状况的比较研究

已有 7932 次阅读 2008-11-17 08:06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日、中韩论文合著状况的比较研究[1]
王娜[1] 潘云涛[2] 马峥[2] 武夷山[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市复兴路15号,100038)
(发表于《情报杂志》2008年第10期)
 本文根据SCI和SSCI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中日、中韩及中日韩近十年来的合著论文从数量,机构和学科分布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比较了中日,中韩在科技领域的合作现状,并对未来合作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合著;比较;科学引文索引
【中图分类号】G353.1 【文献标识码】A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Sino-Japan Co-authorship and Sino- Korea Co-authorship
1引言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开放和交流对于一个的国家的发展和壮大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各国都试图通过科技合作来取长补短以达到增强本国科技实力的目的。中国政府一直十分注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科技合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获得全面发展。中国对外科技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并与其中9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中国还加入了1000多个国际科技合作机构,逐步形成了从双边到多边、从官方到民间、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对外科技合作格局[1]
在东亚地区,中日韩三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三个国家都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日本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GDP相当于世界GDP的12.3%和亚洲GDP的70%,外汇储备总额和海外纯资产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外贸总额居世界第三位。韩国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已居亚洲第三、世界第十一位,人均产值达1万美元,并于1996年被OECD吸收为新成员。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年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经济实力居亚洲第二、世界第七(如包括香港,则居世界第五),并且在今后的20年内,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1]。可以说,三国经济实力的长足发展为科技合作和交流赋予了巨大的潜力,良好的科技合作又将促进甚至引领经贸合作。三国的贸易和科技交往对于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繁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将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近十年来中日、中韩以及中日韩合著的科技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中国和日韩两国之间科技合作的具体状况。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汤姆森科技集团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数据库。其中涉及到SCI和SSCI数据库中的论文数据全部为ARTICLE型。我们依据这两个数据库,对中日、中韩以及中日韩合著论文的数量、涉及机构以及学科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凡是作者中有分别来自中日与中韩两国的,则该论文计作一篇两国合著论文。由此可知,中日韩三国的合著论文包含在中日和中韩合著论文当中。
 
2 中日、中韩科技合作历史情况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日两国就开始了民间科技交流,它是当时我国技术人员了解世界科技发展情况的重要渠道之一。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1978年日本政府中负责同发展中国家进行科技合作的执行机构——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开始同我国建立联系。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国家科委同日本外务省及其所属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是以日本向中方转移技术为特征的所谓“垂直式”的技术合作。1980年5月,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了《中日科技合作协定》,开始了两国政府间以合作研究为特征的所谓“水平式”的科技合作。中日两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官民并举的局面,是中日友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
中韩两国的科技交流最早开始于1992年。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同志与韩国科技部长金镇炫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韩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此举象征着中韩科技合作工作的全面展开。2007年是中韩建交16周年。16年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两国在科技、文化、教育、司法领域之间及不少地方政府之间均建立了友好交往与合作关系。据统计,1992年建交时,两国的人员交流每年仅有13万人次,但到2006年已扩大到500多万人次,增长了38倍。现在每周有780多架航班穿梭往来于两国之间,平均每天约有1.2万韩国人访问中国,每年韩国人到中国高达390万人次,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海外旅游目的地。双方还建立了91对友好省市关系。目前在中国学习的14万名外国留学生中,韩国留学生占总数的38%,达到5.4万人。如果加上非正式的语言进修大学生、初高中生及小学生,估计总人数在6万至7万人。中国在韩留学生约有2.4万人,均列对方国家外国学生数的榜首[3]                 
 
3中日、中韩合著论文统计结果分析
科技合作加强的最明显表现之一是合著论文的增多。本文即主要分析合著论文数量的变化趋势。
1)合著论文总量和比例情况

1SCI收录中日、中韩、中日韩合著论文数(1995-2006
年份
中日合著论文
中韩合著论文
中日韩合著论文
论文数(篇)
相对1995
增长率(%)
论文数(篇)
相对1995
增长率(%)
论文数(篇)
相对1995
增长率(%)
2006
2380
497.99
713
863.51
92
1050.00
2005
2352
491.21
688
829.73
121
1412.50
2004
2165
443.97
585
690.54
108
1250.00
2003
1836
361.31
434
486.49
70
775.00
2002
1615
305.78
366
394.59
70
775.00
2001
1416
255.78
292
294.59
42
425.00
2000
1132
184.42
227
206.76
14
75.00
1999
981
146.48
181
144.59
18
125.00
1998
772
93.97
171
131.08
13
62.50
1997
708
77.89
144
94.59
15
87.50
1996
503
26.38
110
48.65
8
0.00
1995
398
 
74
 
8
 

           1SCI收录中日、中韩、中日韩合著论文情况(1995-2006
1995年至2006年的12年中,SCI收录的中日、中韩和中日韩合著的科技论文持续增长。2006年,SCI收录中日合著论文达到2380篇,约是1995年的6倍。这说明中日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05,中日合著论文数仅次于中美合著论文数,排在世界第二位,可见日本是中国科技合作的重要伙伴。另外,中韩两国的合著论文也在稳步增加,自1992年中韩签订科技合作协定以来,两国的科技交流日益增强。在韩国与其他国家合著论文数量的排名中,韩中的合著论文份额已由1994年-1996年位列第10跃至1998-2000年的第4,位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4]
图1还显示出,中日合著论文数年增量要比中韩合著论文数大。早在1980年5月,中日两国政府就签订了《中日科技合作协定》,经过20多年的共同努力,双方的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都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日趋成熟的合作机制和逐渐广泛的合作范围促使中日合著论文数量实现了稳步的大幅度增长。不过应注意,虽然中韩合著数量和合著数量年增长率不及中日合著论文,但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一下。为此,我们以1995年为基准年计算了中日、中韩合著论文相对于1995年的增长率,如图3。可以看出,中韩合著论文的增长率曲线始终处于中日增长率曲线的上方,说明中韩的合著论文要比中日合著论文增长得快。2006年是中韩开展正式科技合作的第15个年头,两国的合著论文从1995年的74篇至2006年的714篇,增长了约9倍,由此可见中韩合作的增长势头其实更快。本国鉴于合作历史和规模的限制,目前中韩科技合作的影响力远不如中日合作,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中韩合作的潜力巨大,未来韩国一定会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更重要的伙伴。

    图2SCI收录中日、中韩合著论文相对1995年增长率图(1995-2006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三国之间的合作关系,笔者还统计了SCI收录的中日韩三国共同合著的科技论文,发现它们总体上也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并在2005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2004年第二届中日韩科学技术合作局长会议在东京召开,三国会议代表一致同意,应该继续推行政府间有效对话,互换科技信息,加强科技合作力度。如果这次会议的精神得以落实,中日韩三国间的科技合作将迈上新的台阶。 
2SSCI收录中日、中韩、中日韩合著论文数(2000-2006
年份
中日合著论文
中韩合著论文
中日韩合著论文
论文数(篇)
所占比例(%
论文数(篇)
所占比例(%
论文数(篇)
所占比例(%
2006
28
18.54
19
25.00
1
9.09
2005
26
17.22
13
17.11
2
18.18
2004
26
17.22
18
23.68
7
63.64
2003
16
10.60
4
5.26
 
0.00
2002
17
11.26
6
7.89
 
0.00
2001
16
10.60
10
13.16
1
9.09
2000
20
13.25
4
5.26
 
 

3SSCI收录2000-2006年中日、中韩、中日韩合著论文数情况
图3说明,中国与日韩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还处在发展阶段,论文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总体上还是处于上升趋势。总的来说,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目前还不是我国国际科学合作的重点,这当然会影响到合著论文的数量。中日韩三方合著的论文数量很少,一方面可以说明三国在社科领域的合作还有待加强,但另一方面,SSCI数据库中某些年份的数据似乎出现了系统误差,我们不宜据此数据妄加判断。
   2).合著论文学科分布情况
 
3SCI收录中日合著论文学科分布(1995-2006
序号
中日
中韩
学科名称
论文数(篇)
所占比例(%)
学科名称
论文数(篇)
所占比例(%)
1
物理学
4457
27.41
物理学
1587
39.82
2
化学
2891
17.78
化学
624
15.66
3
生物学
2472
15.20
材料科学
580
14.55
4
材料科学
2217
13.64
生物学
463
11.62
5
临床医学
1376
8.46
数学
435
10.92
6
基础医学
1141
7.02
临床医学
252
6.32
7
药学
1094
6.73
机械、仪表
233
5.85
8
地学
990
6.09
化工
224
5.62
9
化工
955
5.87
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
197
4.94
10
核科学技术
872
5.36
地学
182
4.57
 
     图4.SCI收录中日合著论文数最多的前30个学科(1995-2006

图5.SCI收录中韩合著论文最多的前30个学科(1995-2006)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总体上,中国和日韩两国在众多领域都开展了科技合作。合作领域涵盖了基础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等。其中排在中日合作前五位的学科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在前10位的学科中,生命科学领域(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和生物学这四门学科)占据了四席,所占比例达到37.41%,超过了物理学的27.41%,成为科技合作最突出的领域。排在中韩合作前五位的学科是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和数学。其中前四位的学科和中日合作的前四位学科完全相同,说明在这些领域当中,中国与日本和韩国的合作都非常频繁。
我国和其他两国的科技合作范围很广,除了基础科学、医学和材料学这些传统的主要合作学科之外,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例如,过去20多年来,中日双方在核科学方面已经有很多合作,有些活动形成了系列。每三年一次的中日核科学研讨会已经举行到第五届;每两年一次的研究生暑期学校,已经进行到第四届。我国和韩国在在电子、机械领域的合作也非常活跃。近年来韩国的电子工业发展迅速,电子元器件、通信消费电子和办公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均已名列世界前茅。我国看准韩国的这个优势积极与之进行科技研发合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05年7月韩国总统卢武铉对中国进行访问期间,双方一致同意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面向未来,建立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同意加强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共同研究与产业化合作。
3).合著机构情况
4SCI收录中日合著论文涉及机构(1995-2006
序号
中国单位名称
论文数(篇)
日本单位名称
论文数(篇)
1
中科院
3556
东京大学
1437
2
北京大学
753
东北大学
1272
3
清华大学
669
京都大学
987
4
浙江大学
524
大阪大学
965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52
名古屋大学
686
6
上海交通大学
432
东京工业大学
611
7
南京大学
428
九州大学
476
8
吉林大学
388
北海道大学
461
9
复旦大学
377
千叶大学
358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261
理化学研究所
351
 
 
 
5SCI收录中韩合著论文涉及机构(1995-2006
序号
中国单位名称
论文数(篇)
韩国单位名称
论文数(篇)
1
中国科学院
1174
国立首尔大学
610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22
延世大学
449
3
北京大学
283
韩国大学
407
4
清华大学
169
庆北大学
339
5
浙江大学
102
成均馆大学
291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SCI收录的中日和中韩合著论文的参与机构都是各自国家的名牌大学和著名科研机构。国内与日本科技合作排名前三位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而且中国科学院以3556篇的绝对优势在两国所有机构中排在首位。由此可见中国科学院在中日科技合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前十名的机构当中,科研机构占据了1席,工科类大学占据了4席,综合类大学占据了5席。排在日方前三名的机构是东京大学、东北大学和京都大学。中韩合作排名前三位的中方机构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韩方的主要参与机构前三位是国立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和韩国大学。
 
6SSCI收录中日合著论文涉及的机构(2000-2006
序号
中国单位名称
论文数(篇)
日本单位名称
论文数(篇)
1
香港大学
22
东京大学
24
2
中国科学院
21
神户大学
9
3
香港城市大学
13
筑波大学
8
4
北京大学
12
京都大学
5
5
香港理工大学
7
広島大学
3
 
7SSCI收录中韩合著论文涉及的机构(2000-2006
序号
中国单位名称
论文数(篇)
韩国单位名称
论文数(篇)
1
香港科技大学
11
国立首尔大学
15
2
香港城市大学
8
韩国大学
9
3
香港大学
8
汉阳大学
6
4
香港理工大学
6
延世大学
6
5
北京大学
6
成均馆大学
4
 
 
在社科领域,中日合著论文数排在前三位的中国机构分别是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和。东京大学、神户大学、筑波大学是日本排在前三位的参与中日科技合作的机构。韩国的国立首尔大学、韩国大学和汉阳大学也是韩方与中方开展科技合作最多的三个机构。
总体上来讲,中国与日韩在社科领域的合作研究远远没有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来的广泛和深入,论文篇数明显低于同期的SCI收录的论文数。所以,我们今后应不断加强社科领域的对外合作。其次,在中方的机构当中我们注意到,除了中科院具有绝对优势地位外,来自香港的几所大学不论在与日本还是韩国的社科研究合作中都表现突出。香港虽然是弹丸之地,但其在科研领域的研究水平和交流力度都体现出了很高的水准。香港国际化都市的背景以及发达的经济都为其对外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看来,香港不仅在过去的岁月中曾经是是大陆对外经贸的窗口,而且现在仍是大陆社会科学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4 结论
从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自1980年中日正式签订科技合作协定以来,中日科技合作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最初的民间交流到后来的政府牵头,双方机构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交流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也直观地体现在了合著论文数量上,2006年SCI收录的中日合著论文达到了2380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中国第二大对外科技合著伙伴国。
2)          韩国与我国建交时间比较晚,但由于其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及双方的不断努力,中韩在科技领域方面的合作也日渐紧密。虽然不论从规模和范围上说中韩合作尚不及中日合作,但合作增长速率很快,相信未来韩国定会成为我国的主要科技合作对象之一。
3)          根据SCI数据,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医学是中日、中韩合作的重点领域。此外中国与日本在核科学技术方面有着较多的合作,与韩国则在电子、机械领域方面合作频繁。
4)          双方参与合作较多的机构都是顶级大学和科研院所。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双方科技水平的有效提高。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是对外合作的佼佼者。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几所大学在社科领域的科研合作中显示出了突出的能力。
5)          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与日韩两国已经成为互补性发展的最好伙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会日益凸显。日本在许多科学领域都遥遥领先,韩国不甘示弱成为了新兴的技术强国,而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有一定优势。如果三国能集各自之强势解决共同面临的科技问题,那么就一定能成为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赵刚,邢礼俊.关于中日韩科技合作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6(2):29-31
[2] http://www.fmprc.gov.cn/ce/cejp/chn/jykj/www20/t173774.htm
[3] 王生.中韩建交15年:外交史上的奇迹 和平共处的典范[J].东北亚论坛,2007(4):45-49
[4] Mee-Jean Kim.韩国的科学及其国际合作(1995-200年)[J].管理科学学报-科学计量学专刊,2007(1):70-72
 
 
第一作者简介:王娜,女,1983年生,山西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计量学。
 
 


[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于海量信息分析的科技评价方法、技术研究与应用2006BAH03B05)。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47082.html

上一篇:科学八卦之四
下一篇:这些女人不寻常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