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藝的园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kuhuangyi 我们是环境的生物 我们是生物的环境

博文

如果我再读一次研究生

已有 5030 次阅读 2008-11-5 12:05 |个人分类:教研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等了两个月才等到可以建博客的通知!因为我自己近来也在思考研究生的事情,先放一篇德国同学的博客。等稍微消停点再写自己的想法。

湾“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王汎森的演讲《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讲学习方法的。
看了有两点感想。今天来说说第一个感想,这感想是赞同王教授说的话。王教授说:学习是一种「 self-help 」,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 self-help .....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

对这段我赞同,并且想引伸说说,因为自己读书从念书到研究转型很是艰难,很是痛苦过。

在德国,到大学后期已经是硕士研究阶段。而我是那种抱了大志,却迈不开大步的,没有感悟到这里的学习方法。我去课堂读书,就想听先生说,以为他说的会是考试内容,我要记了回家去背。上低年级的大课时这一招可用,到高年级不行了,高年级基本是小组研究课,每人抱课题回去研究,然后在每周一次的会议上发表研究报告,这种小组十来号人,每人一篇报告,一轮报告下来,一学期算结束。你说你学什么了?

 
如果你知道你想研究什么,找着了涉及你研究题目的组群,那你就算找对小组,听对报告了,好像这博客上找到了能启发你,也能听懂你的作者读者。你的研究报告就是你给同好看的博文;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那一个学期就是活受罪,你自己的报告是应付,听别人的报告没兴趣(因为不会考)。那一学期就混过去了。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混掉了很多。到最后写毕业论文时,才大叫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时才想起来反省领悟那些课和报告的意义。但即便你痛悔万分想从头再来,痛改前非重新去各组旁听,那儿还不一定有你要的题目。因为研究班不喜欢重样,教授自己要研究不同的课题,召集有志于做同一研究的年青人,他才不为学生设课呢,更不备课教课。他是研究者,他教你找什么资料,看什么书都是为了他的题目,谁管你这后知后觉的后生有什么需要?


看上去或者实际上,他们教授的这种做法很自私,但这样做有它的理论基础。心理学上有种说法,100%理论,这理论用在这个例子上是说:如果所有事都是老师做了,学生就不用做了,如果老师有20%不做,学生就能完成20%,如果老师有80%不能做,学生就能做80%,潜力也能爆发80%。如果老师都帮学生做了,把自己咀嚼的成果一滴不漏的告诉学生,或者打印给学生,学生的潜力就一点也发挥不出来了。这些拿大学工资,赚学生劳力,研究自己学问的教授就是那种给学生80%自主权的老师。学生这时候要学着不当自己是学生,你一定要当自己是和教授他老人家一样的研究者。


哎,写到这里,我也明白为什么大学的学习和中小学的学习不用一个词了;也明白为什么大学的学生和中小学的学生不用同一个名词了。他们的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学习自己研究,毕业出来已经知道了怎么研究,他们的聪明才智不用于背书,用哪里呢?一半用于动手找材料(进图书馆和自己问卷调查等)和制作材料(开发设备,学习研究手段)上,一半用于组织、策划、开发等一类的社会活动中。

 
我认为文科和社会学科不是一科,文科是象牙之塔,可以在书斋里研究精致的人类智慧结晶。社会学科不能这样研究。社会科学是体力活儿,成果全靠对社会现象的收集,研究就靠你所收罗的精准的第一手资料。我对德国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很欣赏,本来他们最擅长的是钻故纸堆,找标准。可在社会学科领域他们虚心学美国,很开放地接受看似不是做学问的研究方法,深化他们,提炼它们

我也特别佩服德国新闻系和社会学系的学生,他们在大学时干什么?基本上他们的主战场就不在大学,估计去他们的学生宿舍和教室都不太能找到学生(努力的那些),因为他们根本就在报道和调查研究的第一线。


新闻学上有个说法,写新闻七分在跑,三分在想。写是一分都不要的东西。我觉得这可以用来形容这里的社会学科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394-45554.html


下一篇:拜访黄永玉先生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