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恼人的秸秆 精选

已有 7590 次阅读 2008-10-21 09:59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

恼人的秸秆

蒋高明

     10月10日至12日,笔者在山东省平邑县我们的试验基地向前来采访和研讨的专家记者介绍了我们的试验。
  

     专家们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法国环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记者们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南华早报等14家媒体。考察团重点考察了我们引进改造的微储鲜秸草(面包草)设备及其加工过程、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面包草饲养肉牛试验、100个沼气示范户利用生物质能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等项目。
  

     期间,笔者作学术报告,介绍科研进展并回答记者提问。几年来,我们反复倡导“畜南下,禽北上”的新农业革命和大粮食安全观,尽管存在很大的争议,甚至笔者还被扣上了“生态沙文主义”的大帽子,但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进行试验。我们要用事实说话,让农民说好。

      《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章轲在第一时间内报道了该试验,文章写得很有深度,令人发思。尤其他拍摄的农民烧秸秆的镜头,很有震撼力。当年我们对付日本侵略者用过的办法,现在用来对付秸秆和禁烧秸秆的领导,游击战术被现代农民采用的淋漓尽致。喜还是乐?面对秸秆中现成的“粮食”、能源和肥料,我们不去取,反而搞复杂了,去用其它技术(如转基因)提高单一粮食产量,制造所谓的缓施肥,开采大量的化石能源。我们是否走偏了路?笔者个人认为,制约粮食生产的不是高新技术,而是政策导向、市场加常规技术。

      《人民日报》等将陆续发表有关报道或评论,这里我先放第一篇。希望引起科学网友关注。

“恼人”的秸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 01:20  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 章柯

  

 
在中国农村,每年都有近三分之一的秸秆会被当成“烧火草”浪费,而专家认为它们其实都可以变废为宝 摄影/章轲
 
 
 
 
[ “我们初步估计,至少有一半的秸秆是可以拿来用作饲料的。”蒋高明说,秸秆本身就是优良的牧草,如果将秸秆充分利用起来,升值的部分可能是农民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价值的3到5倍 ]

 

  王传新和蒋高明眼下都心急如焚。

  这是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前者是山东沂蒙山区平邑县卞桥镇卞桥村的58岁农民,后者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相同的是,他们都在为秸秆发愁。

  国务院办公厅刚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要求“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专家们也认为,我国今后解决粮食安全的最大和最容易实现的潜力是从秸秆中要“粮”。

  烧掉的都是粮食

  11日上午,王传新带着老婆,冒着被罚款的危险在自家的5亩玉米地上清理秸秆,再抱到田头焚烧。火势很大,记者在几百米外就能看到火光和滚滚浓烟。

  “不烧不行啊。”王传新对记者说:“我还得让周围的几块田赶紧烧秸秆,他们烧完了,我才能种麦子,要不然麦苗就要被熏死了。”

  而此时,蒋高明正在100多米外的蒋家庄村琢磨着用秸秆养牛羊的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山东农业大学去年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生态循环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将收集来的秸秆打碎后压成一捆捆的“面包草”(微储鲜秸草),用来喂牛。

  但让蒋高明上火的是,秸秆利用了,但成本也增加了,每公斤“面包草”达到0.18元,买者寥寥。“大多是基地自己在用。”多年来一直指望着用“生态学主导新农业革命与大粮食安全”的蒋高明,无奈地对记者说。

  遍布我国农村的秸秆一直是让人挠头的大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多种政策和措施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各地也开展了诸如秸秆发电、还田、造纸等多种尝试,但每年大量的秸秆依旧在田间焚烧,在农民的房前屋后堆积、腐烂。

  “农民烧掉的秸秆和粮食一样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都含有能量和营养物质,一向被人们遗忘的秸秆也是粮食的组成部分。”蒋高明说。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曾做过这样一个统计:每年,全国18亿亩农田除生产了约5亿吨粮外,还生产了7亿多吨秸秆。这些秸秆中,用作饲料的只占23%,37%被直接焚烧,0.5%用来生产沼气,4%被工业利用,其余的被扔掉。

  “我们初步估计,至少有一半的秸秆是可以拿来用作饲料的。”蒋高明说,秸秆本身就是优良的牧草,如果将秸秆充分利用起来,升值的部分可能是农民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价值的3到5倍。山东等地的大部分农田,可亩产粮食1000多公斤,去掉成本,纯收入也就500多元,还不如在外打工一个月挣得多。而如果同时收获了3000多公斤饲料(含水量70%),则可以使一个成年黄牛足吃150天,也就是“2亩地1头牛”。牛使农户增值的部分约合每亩2700元。要是改养奶牛,这个利润空间更大。

  据蒋家庄村的这一生态循环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测算,购买一头牛犊及其饲养7个月消耗的全部饲料费用为5976元,人工费112元,购牛及运输费32.5元,医药费32元,总投入6152.5元/牛。售出后收入7924.5元/牛(活牛现价每公斤16元),净收益1772元,7个月的经济回报率为28.8%,年回报率高达49.3%。

  由于农民自己养殖不计算劳动力成本,加上部分饲料为自家原来废弃的,或农民自己拔青草喂养,其回报更高,平均每头牛净赚2500至3000元(8个月),如果饲养3头牛,农民不进城打工年收入也能接近1万元。

  在这个过程中,牛粪用来产生沼气后还田,基本不产生污染,其他间接环境效益没有计算在内,牛粪的收入也没有计算。

  “吃”秸秆的现实困境

  “在古代和近代,秸秆的去向一是喂牲口,因为农民需要的畜力来自耕牛;二是做饭取暖。”蒋高明说,如今,拖拉机取代了畜力,化肥取代了有机肥,煤炭和天然气取代了秸秆。但是拖拉机不产粪,种地没有有机肥呵护是非常危险的,农田出现的环境污染、地力下降以及种植业成本增大等问题,都与化肥取代有机肥有关。

  蒋高明认为,我国今后解决粮食安全的最大和最容易实现的潜力是从秸秆中要“粮”。

  不过,这一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

  “我连牛犊都买不起。”王传新告诉记者:“买一头牛犊就要4000~5000元,绝大多数的农户都买不起。”记者了解到,卞桥村有300多户,目前养牛的只有3户,养羊的只有6户。养得起牛羊的农户多是靠自己的资金积累或向亲戚朋友借款,农民从当地金融部门很难贷到这样金额较大的款项。

  平邑县2007年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600元左右。县长陈一兵告诉记者,2007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只有3.2亿元,2008年力争5亿元。目前全县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5%,其中畜牧业占了近一半。陈一兵这样描述平邑县的农业现状:农业基础依然比较脆弱,产业化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要用地方财政来扶持秸秆加工和养牛业,可能性不大。”平邑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鞠成祥分析了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农民看重的是眼前的收入状况。如果进城打工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肯定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就是劳动力问题。目前平邑县多数农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农民维持口粮田尚且不易,不可能有更多精力和资金养牛。

  除了上述因素外,由种粮转变为养牛,农民们还碰到了土地流转问题。卞桥镇党委书记刘涛对记者说,大牲畜适合大户规模化饲养,成百上千头的规模,才能消化价格相对较高的“面包草”。而上了规模后,就涉及到土地问题。因为大规模养殖肯定是要占用耕地的。目前在土地流转政策上还有不少限制。

  平邑县副县长刘玉山对记者解释说,“目前的土地法和畜牧法有不能衔接的地方。按土地法保护耕地的要求,凡是占用基本耕地农田的,就一律不允许。而畜牧法规定,只要是纳入总体规划的养殖业,视为农业用地。”

  小户养不起,大户没有地,更没有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这就是平邑县畜牧业的现状。

  秸秆能否成为致富杠杆?

  “要让农民养得起牛,首先国家要有政策扶持。”鞠成祥认为,利用秸秆发展养殖业肯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大势所趋。但仅有这项技术不行。“技术肯定会影响政策,但没有政策,肯定推行不下去。”

  11日,蒋高明向记者提供了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出台的相关文件。记者注意到,其中“政策扶持”已经成为推进种(养)植业综合利用秸秆的一项重要的手段。

  这份意见提出,“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不仅鼓励“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和机械化直接还田”,还鼓励“养殖场(户)和饲料企业利用秸秆生产优质饲料”。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我国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秸秆收集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

  但在扶持资金的流向上看,扶持资金还很难流向最需要钱的农民头上,中国草学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堃这样认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上述意见,国家对秸秆发电、秸秆气化、秸秆燃料乙醇制备技术以及秸秆收集贮运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给予适当补助。将秸秆还田、青贮等相关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秸秆处理机械给予信贷支持。但这一意见没有明确提出对农民利用秸秆养牛给予资金扶持。

  “吃秸秆长大的肉牛,与那些靠激素催大的肉牛相比,肉质肯定更好,更安全,这就要解决优质优价问题。”蒋高明认为,市场上优质不优价也是造成农民不愿养牛的原因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石远成认为,推进养殖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实行“公司+农户”模式。在这方面,山东农业大市莱西市做了成功尝试。

  据介绍,依托奶牛养殖业户和蔬菜大棚、大型秸秆气化站,莱西60万亩玉米秸秆得到转化利用,近50万吨玉米秸秆通过青贮转化成优质饲料。有的奶牛养殖户甚至采用向农户无偿提供玉米种和麦种的方法换取玉米秸的预定权。青贮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农户送料式、养殖场成片收购机械收割式、青贮合作社统一供货式。今年莱西全市青贮饲料数量将达到48万吨以上。2007年底,莱西市存栏奶牛数达到8.72万头,年产鲜奶27万吨,增加农民收入3.5亿元。莱西市已经成为山东省第一奶牛养殖大市。

  “我在莱西市几乎见不到一根玉米秸,奶牛将能够吃的黄秸秆也吃了,当然更不会有人舍得烧掉了。”蒋高明坚信,一直被农民当成“烧火草”的秸秆,总有一天会变废为宝,成为农民稳定的致富收入来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43463.html

上一篇:让科学引领社会进步
下一篇:人民日报对“畜南下”试验的报道
收藏 IP: .*| 热度|

6 武夷山 李万峰 王雪珍 陈永金 jiangxh poppelmann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