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英语专业文献的翻译:科技英语的特点与翻译

已有 14907 次阅读 2008-9-22 18:12 |个人分类:科学感想|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翻译, 英语专业文献, 科技英语

 

科技英语的特点与翻译

 

        一、科技英语的特点

        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指与用于科学和技术交流方面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英语语体,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方面

        大量使用专业词汇、复合词、缩略词及利用前后缀构成的派生词。专业词汇意义专一,用来表示明确的含义。科技词汇多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是因为这两种语言作为英语的重要来源,是世界上成熟最早和最完备的语言中的两种,词汇不再发生词形、词义上的变化,具有稳定性。

        2、句子方面

多使用长句和被动语态,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nominalization)和非限定动词。另外,各种成份(如介词短语、形容词及其短语、副词、分词及从句等)作定语并后置,多使用It…that…结构句型、被动结构句型、as结构句型、分词短语结构句型和省略句结构句型等常用句型。名词化结构有利于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也可使所含信息量增大,尤其是科技英语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个别行为。不定式短语、-ing分词短语和-ed分词短语这三种非限定动词形式具有齐备的语法功能,可代替各种从句,这样既可缩短句子,行文简练,结构紧凑,又比较醒目。

       3、形态方面

科技英语在时态运用上有限,多用过去时和现在时。尤其是多用一般现在时,以表述无时间性的科学定义、定理、公式、现象、过程等。另外,科技英语多用逻辑性语法词(logical grammatical operators),如表示原因的如because (of)due (owing) toas (a result of)caused byfor等,表示语气转折的如buthoweverneverthelessotherwiseyet等,表示逻辑顺序的如sothereforethusfurthermoremoreoverin addition to等。

        4、文体方面

        科技英语注重行文的连贯(coherence)、清晰(clarity)、流畅(fluency),避免行文晦涩、表露个人感情、过多运用修辞手法等。总之,科技英语力求平易、客观和精确。

        二、科技英语的翻译

        跟别的文体翻译一样,科技英语的翻译的也主要在于准确理解原文,然后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利用一些翻译技巧转换成适当的中文,其中准确理解原文是关键。翻译的标准方面,清末翻译家严复曾提出著名的“信、达、雅”原则,简单地讲就是要达到“忠实”、“通顺”、“典雅”,再具体一点,就是要“译文忠实于原文的思想”、“译文要合乎全民规范化的语言”、“译文要保持原文的风格”(彭卓吾语)。奈达则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要求译文在词汇意义、文体特色等诸层面上尽可能与原文保持一致。对于科技英语翻译,通常要求译文忠实、明确、通顺、简练。

 科技英语的理解和翻译的难点有二。其一是词语。科技文体中专业词汇出现的频率低,次技术性词汇出现较多,功能词出现的频率最高。相对来讲,专业词汇词义专一,一词多义较少。但新词出现时,要懂得利用构词法理解词义并准确恰当地译出。实际上,科技英语最难理解和翻译的不是专业词汇,而是一些半科技动词、副词和形容词,特别是一些短语动词。这有赖于译者了解多义词的每一个含义及当时语境,并能通过适当的专业知识加以判断来选择词义。其二是结构。从语言结构上来讲,科技英语许多程式化的句子出现频率较高,宜熟悉其翻译套路,提高翻译效率。如一些被动语态的惯译,It is generally (universally) accepted (recognized, regarded) that …(普遍认为,一般认为或大家公认),It is estimated that …(据估计,据推算)等。又如一些分词连接成分如supposing that(假定,假设),seeing that(由于,鉴于),provided that(如果,倘若,只要)等。其次,科技英语中长句应用较多,大量使用的名词化结构和非限定动词等也是准确理解原文的一个障碍。错误的理解和翻译通常是由于仅对句子的表层词汇意义的理解和拼缀,没有深入到句子的深层关系如语法关系和主题关系。因此,有意识地识别句子中的形态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这些词有一定形态符号特征)和结构词(介词、连词、冠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等),了解句子的基本句型、成分和语法关系,进而深入了解句子语言成分的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即主题关系。因此,在遇到长句时,宜通过形态识别,突显主、谓、宾、表等主干成分,了解其“骨架涵义”及次要成分的涵义,理解这些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修饰关系,然后通过适当的方法翻译出来。

 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包括转换法(各种词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和连词等的相互转换;各种句子成分如主语、宾语、谓语、定语、表语、状语等的相互转换;修饰词与被修饰词的相互转换)、省译法(冠词、代词、介词、连词、动词、同位语和复合名词等的省译)、增补法(增补语义上和修辞上需要的词;增补原文中的省略成份和隐含含义)、重复法(动词、名词、代词等的重复)、倒译法(各种名子成份和结构在顺序上倒译)、抽象变具体法及长句的分译法,短句子的合译法等。

 对上述方法的掌握必须建立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翻译方法。对于科技英语来讲,文化比较相对重要性要小,在此将不再涉及。从英汉两种语言对比来讲,大致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英语是综合语,就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而汉语是分析语,就是不用形态变化而是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第二,英语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构成句子的核心。与其它成分聚集各种关系网络,为“聚集型”。而汉语主谓结构复杂、多样、灵活,不受形态约束,没有主谓形式协调一致的关系,句式呈“流散型”。第三,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即句子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是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即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第四,英语句子有大量的从属结构和连接手段,再加上各种并列成分、附加成分和修饰成分,句子像枝叶横生的大树。而汉语则常用法用或少用关联词,多散句、松句、紧缩句、省略句、流水句或并列形式的复句,词语、句子之间次序按时间或逻辑关系来排列。因此,英语长句翻译时常用分解、拆散和重组等方法处理。第五,英语常用物称(非人称)表达式,显得客观、公正、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间接。汉语重人称,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第六,英语由于施事的原因、文体的需要或修饰的考虑,常用被动句。汉语常用主动形式,用于表达英语的被动意义。第六,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名词化(指用名词来表达原属于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概念,如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动作、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表达法可以使叙述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各种动词连用如连动式、兼语式、被字式及把字式,以及其互相包孕套用,构成多动词谓语句,因而叙述呈动态。第八,英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名词化表达往往导致表达的抽象化。汉语则倾向于具体,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第九,英语倾向于间接、婉约,汉语表达倾向于直接、明快。第十,英语尽量避免重复,通常以替代的形式或省略等方式代替句中或上文已出现的词语或内容,而汉语则较少采用这类变称,而较多重复同一名称,且多用对偶、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格。

 

问题

1.         什么是科技英语?

2.         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或科学散文(Scientific Prose)的文体特点有那些?

3.         从英汉两种语言对比来讲,大致有那几个主要特点?

 

参考文献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赵振才,王廷秀等. 科技英语翻译常见错误分析.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张志鸿. 科技英语汉译叙要.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冯伟年. 最新简明英语翻译教程. 西安:世界图片出版西安公司,2001

汪淑钧. 科技英语翻译入门.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

东万育. 实用科技英语翻译.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韩其顺,王学铭. 英汉科技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保清,苻之. 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 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3

王泉水. 科技英语翻译技巧.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阎庆甲,阎文培. 科技英语翻译方法.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39944.html

上一篇:“毒奶粉事件”的启示——你别无选择
下一篇:英语专业文献的翻译:专业词语的翻译
收藏 IP: .*| 热度|

4 李侠 黄庆 刘玉平 王德华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