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狂热分子》-推荐一本老的新书

已有 9385 次阅读 2008-9-19 10:00 |个人分类:读书学艺

《狂热分子》-推荐一本老的新书

2008.09.19

前几天在青年法学家萧瀚的网页上看到对Eric Hoffer的《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The True Believer: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Mass Movements)中文新书的介绍,觉得非常有趣,所以前两天专门到万圣书园去买了一本,并在这里推荐一下。

这本书第一版出版于1951年,再版了20多次,在9.11以后还被用来分析本拉登及其追随者的动机和心理。其中文版于2008年出版,所以说是一本老的新书。

下面有一些和本书相关的链接,我也把萧瀚老师的那篇信息量很大的博文转帖在下面(未见作者声明不得转载),就不用再多嘴去解释为什么这本书很有些意思了。

不难看出,《狂热分子》的作者Eric Hoffer显然是一个工人阶级的败类和反动分子,尽管他是好公民。往往这样的人才会被美国总统里根这样的人授予所谓的总统自由勋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画蛇添足的免责申明:推荐此书并不意味着本人自动赞同书中的所有内容和观点。

《作为人性的群体心理—《狂热分子》阅读札记 / 萧瀚》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a2c160100bcav.html

《[书摘]社科经典《狂热分子》:揭开运动的"魔鬼"能量》内容链接:
http://gb.cri.cn/18724/2008/05/08/342@2048780.htm

维基百科上作者Eric Hoffer的介绍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Eric_Hoffer

The Eric Hoffer Resource资料链接:http://www.erichoffer.net/

维基百科上TheTrue Believer的信息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True_Believer

维基百科上美国总统自由勋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的信息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Presidential_Medal_of_Freedom

************************************************************************
作为人性的群体心理—《狂热分子》阅读札记 / 萧瀚 (2008-09-12 19:24:12)
原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a2c160100bcav.html

标签:狂热分子 群体心理 人性 教育   分类:雜議時評    筆墨譚

雲邊居士按:本文是应《soho小报》约稿而写,现据说已发表,且因篇幅而有删节,故现将原作全文发表于此。

作为人性的群体心理(转帖)
-《狂热分子》阅读札记

萧瀚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卡拉马佐夫兄弟》,其中第二十九章“宗教大法官”里借助一个虚拟的故事,深刻阐述了作为群体生存的人类,本质上是惧怕自由、“逃避自由”的。

自由意味着独立地选择,意味着可能存在许多危险,许多磨难;王安石的名篇“游褒禅山记”则以一个深不可测的山中石洞,形容一个事业追求者的艰难,此或可比附自由于人之凶险与获得时之喜悦。

正是人类对自由——它常常意味着孤独——的恐惧,群体依存也就成为本能。然而,人类的不同种群往往以各自集群的方式存在于世,当生活环境发生变迁的时候,群体与群体之间可能发生冲突,群体内部则可能会分化,于是,人类恐惧自由与孤独的本性,便在群体中以一种与日常生活中很不相同的样式呈现出来,这就是近百年来许多心理学家殚精竭虑研究的人类重要心理现象。

《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美】埃里克.霍弗著,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便是一本关于群体心理学的精彩著作。

关于群体心理学方面的著作,人们并不陌生,《乌合之众》、《革命心理学》(法国勒庞,前者是最早的群体心理学著作)、《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弗洛伊德)、《群氓的时代》(法国莫斯科维奇)、《大众的反叛》(西班牙加塞特)、《群众与权力》(德国卡内蒂)等…,这些都是人们经常看到和听说的重要著作,严格说来,法国勒内.吉拉尔的《替罪羊》、弗洛姆的名著《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也都可说是关于群体心理学方面的重要著作,至于涉及群体心理问题的学术著作与文艺作品,更是不胜枚举。

跟上述作品相比,《狂热分子》依然有其可读性,即使在思想深度方面并不比上述作品更杰出,但是在其作品行文的亲切度方面,却要远远优于上述大部分作品。

这部作品以闲思断想形式——实际上是一个有机整体,分为125节,每节有个小标题,每节就此小标题展开论说。其论说的方式很活泼,不呆板,富有哲理,富有洞察力,不似高头讲章。由于作者多年来混迹于底层工人中间,作为一个底层人中的思考热愛者,他的生活本身实际上可以说基本上没什么圈子可言,远离中产阶级与上流社会的他,同样被孤立或者自动孤独于其生存其间的底层人,由此,其本身生活给他带来的那种边缘感和孤立感,是这部书能够出彩的重要原因。

正因为如此,霍弗作为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在其对自己同胞的观察中,获得了许多十分经验性因而惊艳性的宝贵结论,略举几例:

“一个人愈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或他所参与的神圣事业。”(页29)

“一个群体的性格和命运,往往由其最低劣的成员决定。”(页42)

“中国民众不易造反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得花很大力气才赚得一点点维生之资。他们为生活而激烈挣扎,而这挣扎所发挥的是‘一种静态而非动态的影响力’”。(页48)

“最足以加强我们自信、让我们安贫乐道的,莫过于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一天又一天地看着事物从我们手底下生成。手工艺的衰落,或许就是现代人易于产生失意或者投身群众运动的原因。”(页53)

“极端自私的人往往是无私精神最勇猛的捍卫者。”(页70)

“在一个行将被同化的少数民族里,最容易被群众运动吸引的,是最有成就和最没成就的两类人。”(页74)

“狂热的愛国主义和宗教或革命的激情一样,常常可以作为罪恶感的抚慰之所。……犯罪在某种程度上是群众运动的替代品。”(页83)

“不善处理实际事务看来是管理公共事务者的必要资格。”(页106)

“任何有效的主义,必须是违反天性、违反常识、违反欢乐的”(页107)

“宗教狂热者的对立面不是狂热的无神论者,而是温和的愤世嫉俗者。”(页113)

“群众运动不需要相信有上帝,却不能不相信有魔鬼。”(页120)

“恨是最有力的凝聚剂。”(页122)

“每一个群众运动都会按照它所选定的魔鬼形象来塑造自己。”(页125)

“领袖必须是个务实者和现实主义者,但说起话来又得像个梦想家与理想主义者。”(页144)

“群众运动广泛使用猜忌作为一种统治机制。”(页151)

“献身乃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页155)

“所有当代的群众运动千篇一律都是由诗人、作家、历史学家、学者、哲学家之类的人为其前导。”(页167)

“那些被认为比较良性的群众运动,以及过去100年来的许多民族主义运动——他们的积极阶段历时都比较短。不过,只要一个群众运动还是处于积极阶段中,它都或多或少会带有狂热者的色彩。像甘地一类能够造福人民和人类的群众运动领袖,不仅懂得如何发动一个群众运动,还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结束其积极阶段。”(页186)

“狂热者的盲目是他们力量的源泉,但也是他们智力贫瘠与情绪单调的原因。”(页188)

“领袖的人格特质是左右群众运动性质与长短的一个关键因素。”(页193)

“把人民宗教化的能力是民主国家领袖的必备才具之一。”(页195)

书中这样的论断俯拾皆是,这种直指人心,令人霍然洞见的精彩,相信对于许多因群体心理而困惑的人们会有启发的,它远比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们的专业论著更具有清晰和敏锐的触角。

书中一大特色是作者将群众运动中许多看似自相矛盾的现象,都做了精彩且有说服力地阐释。例如,人们在群众运动中常见的群体品质的复杂性与自相矛盾性,往往是高尚与卑鄙并存、善良与邪恶同在,自我牺牲与寻找替罪羊交替,救人水火与杀人放火轮换……作者也都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由此,他得出一些与诸如勒庞、卡内蒂他们相同结论的同时,也特别强调了,群众运动中领袖人物的特殊重要性。

本书的最大缺陷是缺乏对制度性缺陷与群众运动之间关系的阐述,不同制度之间群众运动可能存在的差异,也因此被作者忽略。虽然作者从一开始就声明他是要研究一切群众运动的共性,但不同制度甚至不同地域、气候等环境作用下的不同国民性,及其与此相关的群众运动的独特性,原本也是需要涉及的,但在本书中依然缺乏最起码的提点(也有少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地提及),虽然他谈的共性确实已经非常精彩。

从包括这本《狂热分子》在内的大量群体心理学著作中,人们或许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恰恰群众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群体行为以及群体心理,比个体更为真切而完整地反映出人性的复杂性、多面性以及矛盾性。所谓“一半天使、一半野兽”的人性描述,恰恰在群众运动中展示得最为淋漓尽致——而这正如作者所言,并不是群众运动中的那些高尚之士或者坏蛋们的作为,而是群体的作为,被泯灭了个体性的群体的作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当文明衰落之际——以作者的衡量标准,即个性的逐渐沦丧便是文明衰落的标志,那么群体行为、群众运动往往会成为人类一次又一次反抗这种衰落的行动方式,它所刺激的人类虚假创造力的同时,给世界已经带来过太多灾难。如何了解,甚至一定程度上理解这种特殊的群体人性,并且有效阻止群众运动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恐怕在转型社会会成为头号重大课题。

相信这本书会给所有关注这一问题的读者带来惊喜。

2008年8月17日於追遠堂

延伸阅读:

1、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社会学经典读本)/[法]勒庞.-中央编译,2004年1月.定价:16元
2、论文明(精神分析经典译丛)/[奥]弗洛伊德.-国际文化,2004年1月.定价:15元
3、群氓的时代/[法]莫斯科维奇.-江苏人民,2006年5月.定价:35元
4、革命心理学(人文译丛)/[法]勒庞.-吉林人民,2004年10月.定价:22.5元
5、大众的反叛(西)加塞特,吉林人民2004年10月,定价:17元
6、人类的破坏性剖析/弗洛姆.-中央民大,2000年1月.定价:39.8元
7、群众与权力/[德]卡内提.-中央编译,2003年1月.定价:39.8元
8、替罪羊/[法]勒内.吉拉尔.-东方社,2002年1月.定价:16元
9、卡拉马佐夫兄弟(译文名著文库027)/[俄]陀思妥耶夫斯基.-上海译文,2006年8月.定价:25元
10、群魔(译林世界文学名著·古典系列)/[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译林,2002年5月.定价:36.5元
11、极权主义的起源/[美]汉娜·阿伦特.-北京三联,2008年6月.定价:56元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39566.html

上一篇:建议恢复长官“赐死”制度
下一篇:博士与博士以后--一个好的案例研究
收藏 IP: .*| 热度|

3 杨玲 鲍得海 andrewsun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