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不容乐观的临床

已有 3954 次阅读 2008-8-24 19:03 |个人分类:访谈与时论| 疾病, 临床

    疾病的历史差不多和有机生命的历史一样久远,医学最为悲壮的色彩或许就在于:人类总以为可以控制一种又一种疾病,可命中注定无法完全消灭疾病。现时代,医学所面临的首要挑战便是那些难治性的慢性疾病和新的“瘟疫”。
1)疾病谱系变化启示录     疾病谱和死因谱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卫生和保健状况的重要指标。
50多年来,我国政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不懈努力,在疾病控制和降低死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人口出生预期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42岁提高到2004年的71.8岁。
中国人口的疾病谱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总的趋势为: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已经被以慢性病以及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病变为主的疾病谱所替代。
这种改变明显发生在80年代中期。目前(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传染病死亡率已由1957年的128/10万下降到5/10万,而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则分别由37/10万、48/10万和39/10万上升到147/10万、115万/10万和150/10万。当前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分别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脑血管病为第二死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已高于日本、法国、比利时等发达国家。2001年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COPD和意外伤害死亡分别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的82%和83%。而2000年,因各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的仅占总死亡人数的微不足道的1.8%。
进一步分析,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死因谱中共有103类疾病,在我国,近20-30年发生顺序重大变化的疾病有42种,有的死亡率快速上升,有的则下降明显。
肿瘤的发病与死亡率上升最快,它已从50年代死因谱的六位以外,上升为第一位。发病率则在大中城市为第二位,在农村为第三位。且近十年仍以每年约6.9%的速度快速递增着。
        由于生活方式变化剧烈,再加上疾病申报制度严谨,大中城市的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变化更是触目惊心。上海为例,1997年标化后10万人的年肿瘤发病率为272人,男性更高达296人。进入21世纪,已超过300人,也就是说,每年每千人中有三个多人新罹患癌症。上海现每年新发肿瘤人数4万人,死亡3.5万。就肿瘤本身的构成而言,也变化很大。上海地区,男女均以肺癌发病为最高,但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可能很快超过肺癌而跃居第一。十多年间,上海乳腺癌、肠癌和胰腺癌等与生活方式改变,膳食结构高营养、高脂肪化密切相关癌种的发病率,分别上升了近50%到100%。再以全国为例,1973至1975年全国肿瘤普查中,中国人群的肿瘤死亡构成以胃癌、肝癌、食道癌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瘤死因谱不断发生变化。到了2000年,肺癌、肝癌位居前两位,胃癌下降至第三位,食道癌下降更明显,已跌出前六位。相反,许多肿瘤上升很快。尤其是肺癌,近年来死亡率上升速度非常快,1996年以来开始在肿瘤死因顺序中排第一, 74.1%是60岁以上病例。主要以男性肺癌死亡率上升为主,城市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农村;特别是东部、中部地区上升非常显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35979.html

上一篇:消除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下一篇:“一步一步来,要有耐心”
收藏 IP: .*| 热度|

1 张星元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