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中国地震直线”和降雨带神秘重合:巧合还是必然?

已有 6658 次阅读 2010-8-22 03:5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震, 暴雨, 滑坡, 泥石流

“中国地震直线”和降雨带神秘重合:巧合还是必然?

                                   杨学祥

        翻开中国地图,一条假想的红线从东北到西南一字画开,从上到下地震发生的地点居然都巧合的坐落在同一条斜线上,包含了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推到更早的1695年山西临汾大地震,以及今年发生的四川大地震中的重灾区北川映秀,全都无一例外。

        更令人称奇的是,中央气象台2010年8月20日20时至2010年8月21日20时全国强降雨落区预报图也呈东北-西南分布,与“中国地震直线”神秘重合。是巧合还是必然?

        我们必须关注以下问题:

        其一,地震破碎带是泥石流滑坡发生的地质条件,暴雨带是泥石流滑坡发生的气象条件,两者大面积相遇会增大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发生的概率,必须严加防范,特别是大暴雨区和特大暴雨区。

       其二,根据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和杜乐天的地下流体排气理论,地震多发区和降雨带的重合可能预示构造活动的增强,因此,除了监测预防泥石流滑坡等突发灾害外,构造活动的监测预防也要加强。

       巧合还是必然?目前无法确定两条直线重合的实际意义。

 

网民发现神秘的“中国地震直线”(图)


 
 
http://www.youth.cn   2010-08-16 12:59:00 中国青年网
 

 

  翻开中国地图,一条假想的红线从东北到西南一字画开,从上到下地震发生的地点居然都巧合的坐落在同一条斜线上,包含了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推到更早的1695年山西临汾大地震,以及今年发生的四川大地震中的重灾区北川映秀,全都无一例外。

第  1  2  页
  编辑: 李婕 来源: 搜狐

网民发现神秘的“中国地震直线”(图)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www.youth.cn   2010-08-16 12:59:00 中国青年网
 

 

  网民甚至指出,中国过去宋元明清四朝发生过无数大小的地震,也都分布在这条地震在线,包含宋朝宋仁宗景佑4年(1037年)的河南京师大地震,元朝元城宗大德7年(1303年)年的山西赵城大地震,明朝明世宗嘉靖34年(1555年)的陕西渭州、华州以及山西蒲州大地震,以及清朝清世祖顺治11年(1654年)的陕西西安、延安地区大地震。

  不过根据地震专家指出,中国大陆境内确实有地震带的分布,也是依据地壳变动所产生,但网民所指出的这条线,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左证,只能说是巧合中的巧合。

第  1  2  页
  编辑: 李婕 来源: 搜狐

http://news.youth.cn/sh/201008/t20100816_1316776.htm

http://news.youth.cn/sh/201008/t20100816_1316776_1.htm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请注意防范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0-8-21 14:53:01   来源:本网论坛   【

 

 

中央气象台8月20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明天白天,重庆大部、贵州东部、湖北东部、安徽大部、江苏大部、江南、华南中北部等地有35~37℃的高温天气,其中,江西东北部、浙江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气温可达38℃。 
 

 

       防 御 指 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诗夏)

 

 

作者:诗夏    来源:本网论坛     编辑:粮信    讨论:[粮油论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55180.html

上一篇:读《黄鹤一去不复返》有感(2)
下一篇:地震还在亚奥之间徘徊
收藏 IP: .*| 热度|

6 鲍得海 王号 钟炳 孙根年 陈辉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