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被围困的大学:从哪里突围? 精选

已有 9657 次阅读 2010-8-19 09:2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被围困的大学:从哪里突围?

李侠

87,江苏全省公推公选领导干部动员大会在南京召开。其中,向省内外公开选拔10名副厅级高校领导干部(《扬子晚报》2010-8-8),至此,曾经人声鼎沸的大学去行政化的呼声在持续几年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娱乐化亢奋中,终于再次被打回原形。社会也厌倦了,一切变得了无新意。日子还要过,大学还要像往日一般弯下曾经高贵的身段赔着笑脸,穿梭于各种衙门与权贵之间,以谋得艰难的生存。客观地说,中国的大学就是被围困的大学。

今天的大学,在光鲜华丽的外表下,竭力掩盖其内在如惊弓之鸟般的惶恐,如今任何一种力量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制约大学的发展,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下中国大学被围困的局面。初步分析起来,围困大学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四种: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社会认同因素。从政治因素来说,在以官本位为主体的社会里,政治权力所拥有的绝对垄断力量是任何一个大学无法抵抗的,它直接指涉了意识形态的灌输与资源的分配。按照发达国家大学的治理模式,大学去行政化本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但是,在我们这样的政治安排下,整个社会没有先行完成去行政化,单单大学率先实行去行政化,无异于釜底抽薪,自掘坟墓,没有哪个大学敢冒这个险,因为,一旦这样做了,受到损失的自然是大学本身,本来大学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就不高,一旦冒然去行政化,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其次,经济因素同样是困扰中国大学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中国大学都是一个属性的官办大学,其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财政,而长期以来国家的教育预算投入不足,为了掩盖这一现状,政治权力通过采取分类的方式,把大学划分成三六九等,位于前列的多拨付一些经费,位于后列的则名正言顺地减少支持,从而掩盖了国家总体教育投入不足的现实,通过垄断对经济资源的分配,政治因素实现了自身对于大学的掌控。由于我们的财政预算拨款不是按照公共财政的模式运行,这样又从侧面巩固了政治因素对于大学的控制,所以这几年我们见到了各种形式的对大学评比与分类的游戏,导致大学疲于应付,苦不堪言,在这种无形掌控下,大学以失去灵魂为代价,最终沦落为没有思想的一种扭曲的机械生产线。第三,所谓文化因素,主要是指人才的培养与学术水平的提升。由于行政命令的强行介入,它催生的政绩工程指标必定是脱离实际的好高骛远的宏大叙事。大学的基本职责原本是培养人才、积累知识、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然而,培养人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谓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它符合人才的成长规律以及教育规律,但是不符合政绩工程的欲望,一旦不能满足政治欲望,大学就会被在分类中降级,甚至打入冷宫,从而失去政治、经济因素的支持,因此,当下各个大学都热衷于引进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引进是可以立竿见影的,而培养的结果却是高度不确定的。最后,社会认同因素(舆论)也严重影响大学的自我定位。目前国内大学在政绩欲望以及公众舆论的裹挟下,为了满足两方面的要求,热衷于高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本土诺贝尔奖的豪言壮语。其实,这些目标都是大学的副产品,大学的主业是培养人才,制造知识。一流不一流、以及是否出现个把诺贝尔奖对于当下中国大学的发展来说,真的并不重要,只要遵循大学发展规律,踏踏实实,先从二流大学做起,从小师开始培养,经过积累,假以时日,最终获得国际认可,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一意孤行,很可能适得其反,如今很多人已经开始选择到国外读大学就是对当下中国大学存在状态的一种明确的否定:用脚投票!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大学是被围困的大学。出路在于,首先,消解政治欲望对于大学的过度干预,让大学形成自己的精神风骨。其次,改善大学的预算拨付方式,通过公共财政的方式,使大学真正成为独立的、有思想的培育人才与制造知识的场所,而不是风尘地媚笑着与各种资本沆瀣一气的交易所。只要做到这两点,大学就可以从当前困境中突围。至于大学的文化与社会认同方面,首先要做的不是空洞的去行政化、何时一流、出几个大师的允诺,而是实实在在地履行大学的职责,捍卫大学的尊严与荣耀,大学是神圣的,是应该被整个社会尊重的,也应该是拒绝各种资本杂交化的一只独立的力量。

2010-8-9于南方

说明:本文发表在《文汇报》2010-8-19的文汇教育栏目,这是原稿,是为记!

文中图片来自摄影家三月的博客,没有任何商业用途,仅供欣赏,特此向三月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354336.html

上一篇:那些流水一般的日子
下一篇:课堂观点之一:理性的迷雾
收藏 IP: .*| 热度|

42 周可真 曹俊兴 武夷山 刘洋 杨学祥 李小文 李霞 孟津 文绍 赫英 阎建民 王德华 罗帆 何士刚 俞立平 赵凤光 曹聪 张亮生 杨秀海 许磊 李宁 陈苏华 吉宗祥 杨正瓴 吕喆 王福涛 樊晓英 王启云 苗元华 张天翼 贺天伟 鲍海飞 唐常杰 李孔斋 徐耀 徐耀阳 丛远新 刘广明 黄合来 罗军 王辉辉 xf10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