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foss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vingfossil

博文

古植物学的故事(66):岌岌可危的中国古植物学将走向何方?

已有 4822 次阅读 2010-8-17 10:48 |个人分类: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古植物学, 学科命运

古植物学的故事(66):走近古植物学
岌岌可危的中国古植物学将走向何方?
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ies (No.66): Where is the dwindling Chinese palaeobotany going? (by Qigao Sun) (in Chinese)
关键词:中国古植物学;学科命运
 
        孙启高
2010816日完稿于美国康州
 
古植物学是传统学科,垂而不死----它冷观植物界亿年之沧桑,笑看学术界百年之兴衰。岌岌可危的中国古植物学将走向何方?是自生自灭?还是全面崛起?本期《古植物学的故事》以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状况为参照对象,探讨维系古植物学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模式以及中国古植物学所面临的整体性落后与未来发展命运等问题。
 
一、古植物学是冷门中的冷门
 
通过对社会实际生活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都是离不开现代植物的,而化石植物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较远。千姿百态的现代植物构成绚烂多彩的植物景观。每逢春天,盛开在江南田野的油菜花一望无际,构成一幅幅令人震撼的春天油画。如果您走近朴实无华的油菜花,您会感受到一种诱人的清香。与此同时,还有一种俗名叫“映山红”的杜鹃花漫山遍野地绽放,让人如醉如痴,浮想联翩。这种美丽的花儿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首经典红歌《映山红》---感人的歌声留给我们的记忆是长远的……
 
可是,埋藏于地层中的化石植物与多姿多彩的现代植物形成鲜明的对照。化石植物通常是支离破碎的,给社会公众的感觉往往是冷冰冰的。化石植物很难像月光下的凤尾竹那样富有诗情画意,也远不及博物馆里的恐龙特别吸引公众的眼球。
 
古植物学给公众的印象似乎永远散发出各种“冷”的气息。在传统学科中,古植物学是冷门中的冷门,它好像是自然历史研究中的“冷美人”。古植物学的研究材料是“冷冰冰”的,从事古植物学研究基本上是“坐冷板凳”。如果没有强烈的好奇心、没有浓厚的研究兴趣而误入古植物学之研究领域,那是生活中的不幸或阴差阳错。
 
二、冷门学科的一面镜子---现代植物分类学
 
尽管许多传统学科(如植物分类学)有辉煌灿烂的历史,但是目前的发展现状低迷而不景气,这是国际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现象,只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其低迷程度有所不同。任何学科在总体上都可能有一个历史的兴衰过程,也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某一学科在某一时期、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兴衰与国家需求、社会需要、经济状况、经费投入等宏观因素是分不开的。
 
在学科发展历史上,古植物学与植物分类学有着内在(或天然)的联系。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或“将今论古”,现简要介绍世界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的现状。
 
1. 世界植物分类学的鼎盛时期与中国植物分类学的辉煌成就
 
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很漫长的历史。从世界范围来看,18世纪中期的林耐时代(Carl von Linne, 1707--1778)至19世纪后期的胡克时代(此处指“约瑟夫.道尔顿.胡克”,Joseph Dalton Hooker,1817--1911)是现代植物分类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在这辉煌的一个多世纪里,现代植物的绝大多数科(family)、属(genus)和种(species)都已经被发现了。
 
中国现代植物分类学兴起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编纂《中国植物志》之大型科研项目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现代植物分类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经过几代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长期坐冷板凳,中国已经完成了80卷126册《中国植物志》(中文版)全部出版。该巨著属于中国宏观生物学领域令世人瞩目的重大学术成就,反映了中国现代植物分类科学研究的国家体系已基本确立,体现了中国现代植物标本积累及自主研究的综合实力。与中国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情形十分相似的是,20世纪中国动物分类学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2. 中国植物分类学的急剧萎缩
 
近日,“科学网”(www.sciencenet.cn)转发了《中国青年报》的一篇署名文章(作者:林衍),该文报道了“中国分类学急剧萎缩、后继乏人”的真实现状。文章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565-1.shtm
 
文章开门见山地援引了网络上流传的一段充满悲情的文字:“读研敢于选择分类学专业的是‘猛士’,读完研敢于选择这个专业做职业的是‘勇士’,选择在科研圈内为分类学奋斗,固执不与科研圈内游戏规则妥协的人更是‘壮士’,然后死不悔改被淘汰的人遂成‘烈士’。”文中的“中国分类学”主要指属于传统学科的现代生物分类学,如植物分类学和动物分类学等学科。
 
有位网友的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现抄录如下:“于(注:原文如此,为笔误)此对应的还有古生物学分类,岩石矿物学分类,都是繁琐的细活,需要极强的实践功底,现在没有多少年轻人能做好。[留言时间:2010-8-4 12:35:23,匿名 IP地址:略]”
 
从留言内容看,我猜想这位网友可能是地质学领域的专家。事实上,古生物的分类(如:古植物学)比现代植物分类学还要岌岌可危。如果我们将现代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冷清比作为初冬穿草鞋的人,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将古植物学研究的困境比作是深冬没鞋穿的人!
 
三、国际古植物学的发展概况和维系模式
 
古植物学的兴起和发展与现代地质学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尤其与地层古生物学、煤田地质学等学科的发展甚为密切。自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煤炭、油气等地质勘探事业的迫切需要,地层中微体古植物学(尤其是古孢粉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当然,古植物学的发展与现代植物学的发展也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从学科发展历史看,由于种种原因世界古植物学的发展过程是渐进而曲折的,并没有像现代植物分类学那样出现过很明显的、长达一个多世纪的鼎盛时期。
 
从各地区的发展实践看,世界古植物学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与现状也是极不平衡的。从世界范围来看,古植物学似乎是一个永远的冷门行当,比现代植物分类学更“冷”、更“边缘化”。从总体上看,各国古植物学的发展都面临工作职位少、项目申请难等很实际的老问题,其形势要比现代植物分类学更严峻。但是,欧美古植物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已逐渐形成了符合古植物学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体制和维系模式。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德国柏林和法兰克福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瑞典斯德哥尔摩自然历史博物馆等都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收藏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标本,同时也是古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美国古植物学的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高水平的、研究型博物馆,如: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史密松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一些大学的古植物学研究也“博物馆化”,即在大学所属博物馆进行,如:耶鲁大学Peabody自然历史博物馆、佛罗里达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等,从而构成了美国古植物学研究的国家体系或研究平台。
 
尽管古植物学是一个冷门传统学科,普遍不景气,但是欧美古植物学拥有相对稳固的研究平台和相对稳定的学术体制,为维系古植物学之学科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现实性的可能。1982年,古植物学家Leo Hickey到耶鲁大学Peabody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后来他主持该馆古植物部工作,至今已有28年之久。1987年古植物学家Else Marie Friis被任命为瑞典斯德哥尔摩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部主任,至今有23年之久 [Else Marie Friis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欧美古植物学的历史经验和维系模式值得中国有关学术机构和广大同仁认真考虑和学习。
 
四、中国古植物学的整体性落后与岌岌可危的严峻形势
 
中国古植物学的兴起于20世纪初,发展缓慢。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中国古植物学(及古孢粉学)获得了较为蓬勃的发展,其主要动因是在国家层面上的经济建设发展之迫切需求,当然离不开日益进步的国际古植物学(及古孢粉学)的引领推动,也离不开古植物学、古孢粉学等相关学科在中国本土化的历史进程中的实际需求。1983年5月下旬,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专业委员会(现称“古植物学分会”)在西安正式成立,会议人气较旺。
 
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古植物学的发展规模日趋萎缩,学科发展形势日趋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国家需求问题、学术体制问题、评价体系问题、人才培养问题、经费投入问题等。有些因素是深层次原因,直接关乎中国古植物学研究国家体系的建设,进而影响眼前和长远发展。中国古植物学的落后是整体性的,在这个领域里我们不要指望50年内实现“赶英超美”之梦想。中国古植物学要进入国际古植物学研究的学术大国和学术强国之列,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显然,这条道路是不平坦的,也是很悲壮的,至少需要若干代人坚持不懈、连续坐100年至200年的冷板凳!
 
若以中国现代植物分类学的现状为参照,中国古植物学更是岌岌可危,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的言辞。在化石植物多样性和现代植物多样性之间,社会公众和科学政策决定者一般从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首先关心后者,而不是前者,因为后者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存及发展。植物分类学对于植物多样性调查和利用是不可或缺的。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植物经典分类倾斜项目”,着力扶持植物分类学。然而,古植物学的作用和困境还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大声疾呼,积极利用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杂志以及国内主流传媒反映植物分类学的困境,试图拯救这门传统学科。然而,也许古植物学家们看惯了地质时期植物与环境的亿年沧桑,对其从事的学科发展之兴衰似乎比较淡定自若。
 
套用上文中那段充满悲情的文字,我们也可以这样生动而真实地概括中国古植物学界的现状和危机:“读研敢于选择古植物学专业的是‘猛士’,读完研敢于选择这个专业做职业的是‘勇士’,选择在科研圈内为古植物学奋斗,固执不与科研圈内游戏规则妥协的人更是‘壮士’,然后死不悔改被淘汰的人遂成‘烈士’。”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已进入和平发展全面崛起的历史新时期。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的综合研究型博物馆和高等院校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植物学如何服务于新时期的国家需求?如何在国家层面建设中国古植物学研究的国家体系?如何提升中国古植物学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如何拓展它的社会服务功能?如何使古植物学研究在中国全面崛起?
 
关于中国古植物学的未来发展,我们不得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
 
-------------------------
相关阅读资料:
 
Li Jiao,Taxonomy: China Searches for an 11th-Hour Lifesaver for a Dying Discipline,Science, 2009, Vol.325, No.5936, p.31(原载2009年7月3日美国《科学》杂志,第325卷,第5936期,第31页)
Science 3 July 2009:
Vol. 325. no. 5936, p. 31
Taxonomy: China Searches for an 11th-Hour Lifesaver for a Dying Discipline
Li Jiao*
Taxonomy is in decline around the world. But although the situation is just as grim in China, the country's dwindling band of taxonomists has one of their own in a powerful position: President Chen Yiyu of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a taxonomist who majored in systematics and biogeography. In 2002, NSFC, the country's basic research grants agency, set up a classic taxonomy fund, which has thrown a $500,000-a-year lifeline to established taxonomists. But that's not enough, Chen acknowledges. To prevent Chinese taxonomy from slipping into oblivion, NSFC has invited applications for a pair of 4-year initiatives, to be launched in 2010, that aim to better integrate the field with molecular biology.
 
李娇,分类学:中国试图拯救尚在死亡线边缘挣扎的学科(2009年12月2日刊载于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文章来源:美国《科学》杂志)
 
李娇,分类学研究岌岌可危--中国策划大规模项目拯救濒危学科(2010年1月17日刊载科学网www.sciencenet.cn,英文资料来源:美国SCIENCE--《科学》杂志)
 
张劲硕,不该遗忘的中国分类学大师胡先骕(原载2009年11月13日《科学时报》)
 
雷宇,王妍妍,四代科学家50年冷板凳坐出《中国植物志》(原文刊载于2010年1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林衍,中国分类学:前有古人 后无来者(原载2010年8月4日《中国青年报》)
林衍,中国分类学急剧萎缩--后继乏人成专家心病(科学网www.science.net2010年8月4日转载)
 
英文维基百科对术语“palaeobotany”(古植物学)的解释
 
孙启高,古植物学有什么用? (《古植物学的故事》第26期)(原载2010年1月17日科学网www.sciencenet.cn)
 
[En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353788.html

上一篇:《古植物学的故事》资料补充与更正(第2次)
下一篇:古植物学的故事(68):加拿大古植物学概况
收藏 IP: .*| 热度|

2 武夷山 cdutwml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