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中国有机食品产业的艰难之路 精选

已有 7172 次阅读 2008-8-17 04:15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

 中国有机食品产业的艰难之路
 
蒋高明    2008年8月14日发表于《中外对话》
 
7月初,笔者在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带领学生开展生态循环农业和退化农业生态系统恢复试验研究。正值农民收获西瓜的季节,瓜贩子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定位站所在的村庄。因我们免费为农民提供了可称量数吨重的地磅使用,老乡们为答谢我们,每次称量后就留下一两个西瓜。可是,当我们“享受”这些“战利品”时,吃起来却远没有沙甜的感觉,反而有“肉”感。原来,农民们为让西瓜长的快、长得大、抗病虫害、多座花,西瓜是用葫芦嫁接的,是向城市卖的。在放心食品生产方面,真是“葫芦”(糊弄)你没商量。
 
2007年,中国环境保部开展的环保民生指数调查显示,食品安全成为中国公众最不安的环境问题之一。目前,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希望购买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食品:不用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激素、转基因,这样的食品就是有机食品(欧盟和中国对有机食品的规定比这些标准相对宽松)。
 
遗憾的是,中国发展有机食品的道路非常曲折而漫长。2000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启动,截止2007年底,有机食品产值仅3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2亿多美元,占当年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额的1%;中国境内有机食品仅占食品销售总额的0.02%,与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国内消费总额2%相比,相差达100倍。许多人为因素制约了有机食品这个朝阳产业的发展。试分析如下:
 
第一,造假成本远低于造真成本,市场充斥的有机食品并非有机。由于有机食品生产过程复杂、周期长、动用人工多、产量低,加上消费者大都不认识真正的有机食品,于是,利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便成为众多商家普遍采用的做法。生产商为取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往往在小块地(约30~50亩)上,生产经过严格程序控制的有机食品,一旦获得了认证,有了标签后,就对普通食品进行加工包装,其成本远远低于从源头开始的有机食品生产。据笔者调查,北京郊区某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实际上就是大棚菜,周围根本不具备有机蔬菜生产的生态条件,甚至连最基本的有机肥都不使用。没有有机肥,哪来的有机食品?但是,由于该基地通过了有机认证,有一个合法的“外衣” (标签),其生产的普通蔬菜就以有机蔬菜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了。
 
第二,农民自己吃的是有机的,他们没有心思为市场生产有机食品,生产了也卖不出去。什么样的食品最安全,农民心里最清楚。他们明白大农药、大化肥、除草剂、添加剂、激素、甚至转基因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自己吃的是特别生产的,根本不用上述物质或技术。他们在自留地、家门口、甚至屋顶(平房)小块土地上,生产有机蔬菜;所消费的鸡不是41~45天长成的“肉鸡”,而是在自家庭院里自由生长了150天以上的“柴鸡”。他们心里也清楚所生产的东西含有不健康的成分,但是由于市场作用,不会冒风险生产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成本大、产量低,且卖不上好价钱。笔者去年发动沂蒙山区一户农民,在没有施加任何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的前提下,生产了1.5亩大蒜,尽管风味非常好,但由于大小不均,大蒜贩子看不上眼,只好由笔者买了送人而已。
 
第三,消费者不了解有机食品生产过程,普遍存在以略高于普通食品价格购买有机食品的心理。由于城市居民农业知识匮乏,根本无法区别有机食品和普通食品。他们往往只认标签,至于里面包的是什么,则没有办法判断。再加上真正的有机食品往往外观上反不如普通食品好看,要是价位高,就从心理上无法接受。以蔬菜和水果为例,自然成熟的西红柿“内红外绿”(没有熟透前带略带部分绿色),而乙烯催熟的西红柿“外红内绿”;散养的柴鸡蛋大小颜色不一,且个头小;而笼养鸡所产的蛋则大小颜色基本一致,个头大。但在实际购买时,消费者往往青睐于后者。至于价格,国际上有机食品一般比普通食品高出50%左右;而中国国内则严重不统一,从2倍到10倍不等,甚至日本的天价大米高达50倍之多。我们在山东养殖的肉牛,根本不用激素和添加剂,牛也可生长到510公斤以上。但是,如其价格和农民用激素方法养殖的牛一致,则赢利空间小,企业不愿干,如果高10%以上,则小有赢利,如高于50%就是很好的产业了。这个价位,城市里一些高收入家庭是能够接受的。
 
第四,有机食品生产商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或不具备生产有机食品的实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生产有机食品,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修复严重退化的农田或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只有那些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企业家才具备从从事有机食品产业的基本条件。现实情况不是这样,一些有机食品生产商因实力不够,尚没有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往往惟利是图,多以次充好,或者干脆直接造假牟利。其实,有机食品产业是有很大的赢利空间的,这需要经营商有超前的战略眼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过硬的经济实力。在食品价格方面,中国并没有将普通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价位合理拉开。目前,服装、香烟、茶叶、酒、化妆品甚至消费者收入都可以相差10~100倍,都有大量市场,唯有食品价格没有拉开。可见,在有机食品产业方面,如果“优质能优价”,利润空间肯定很大。但是,培育这个产业需要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企业要有足够的诚信度。
 
第五,政府主管部门仅对形式进行管理,并不能对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监控。尽管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对有机食品生产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他们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有机食品认证这些形式上,而对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缺乏监督,或监督力度不够。另外,自上而下的检查多因走漏风声,生产商有所准备,官方多获得不到真正的信息。有机食品生产涉及生态学、农学、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知识,政府的监督检查需要相关专家的积极配合才能有效。
 
有机食品产业是农业和食品工业的朝阳产业,商业空间很大。要培育这个产业,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资金扶持;科学家要告诉公众一些真相;企业家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城市居民要明智消费;农民为保护自己的产业,应当像给自己生产食物那样生产真正的有机食品,而不能为了蝇头小利,断送了自家的财路。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他提出的“城市植被”概念和“以自然力恢复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等观点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35276.html

上一篇:Organic food at a crossroads
下一篇:必须高度警惕生态危机
收藏 IP: .*| 热度|

1 陈永金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