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风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ccashq 一个湘里人的梦,便是风的自由舞步. 言所盼,非盼急出。

博文

甬道行之三 也谈高层次或项目人才

已有 4260 次阅读 2010-6-28 22:01 |个人分类:甬道行|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施一公, 甬道行

上周四和朋友又去了一趟高能物理所,除了和合作者继续谈加速器用陶瓷材料以外,还特意拜访了另一个研究团队。这个团队在2008年报道了散射中子源(CSNS)用的环射频铁氧体同轴谐振腔,其中使用的核心材料是高品质因数的铁氧体材料。文章对比了国内久远公司和国外Ferroxcube公司所提供的铁氧体材料的性能参数,结果发现Ferroxcube公司材料的功率密度要优于国内公司的产品。我去她们实验室的时候已经在在线测试第一台谐振腔的性能,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例核心材料被国外公司掌控的事例。在和项目负责人交流中都谈到这个问题,就是中国缺乏对知识和技术储备的意识。比如这个铁氧体材料,基本上是市场上已经做的没有利润空间的磁性材料,但还是需要从国外进口。国内客户,包括大科研院所,需要使用某些特殊性能要求的产品时却无法在国产商品中找到供货商。当然我们也不是没有能力研制这种材料,完全有能力,然而‘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怎么能在自主创新和研发紧迫性上权衡呢?只能依照惯性定理继续引进别人已经很成熟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产品用量的局限性,国内也很难找到厂家花大力气去生产500公分以上的大样品,这里面需要高吨位干压机和等静压设备,以及大腔体高温烧结炉,投入和产出并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再考虑到成品率和市场容量,我们几乎不假思索地就把这个核心材料放弃了。

周五到向长舒博士所在的有色金属研究院参观,可以说他们的重大设备建设和材料创新震撼了我。仅多孔金属重点试验研制出的金属纤维产品和扩展出来的诸多应用真正体现了材料创新的理念。很多大型的设备完全具备上面所说大尺寸铁氧体材料的生产条件,问题是我们是不是真正想去做这个‘知识和技术’储备的事情。其实在同一个实验室里,有一台退役的谐振腔装备。据黄博士所说,这是用原北京798厂烧制出来的铁氧体环片,但是‘配方和手艺’已经丢失了。起码可以说明一点,我们要做还是能做的。相反,向博士介绍说他们粉末冶金所用金属纤维材料制备的过滤器件却已经被国外著名公司用在煤液化装置上,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个世界我们不能把任何事情都做好,需要分工,但是在依赖别人产品的同时也要别人依赖我们的成果,这样才会互相牵制,起码不会吃亏。

正因为此,我并不认为施一公绕过‘项目人才’而谈‘高层次人才’有什么可取之处。我们谈论了很长时间的创新,但都是谈论某些具体‘点’上的创新,但对于发展链条上的创新却缺乏思考。就材料科学和应用来说,我们应该重视什么方面的创新?是原料制备的创新还是材料制备工艺的创新?是材料物性的创新还是在器件集成上的创新?是器件模块上的创新还是产品应用上的创新?我们都在为自己的阵地强调创新的必要性,但是忘了作为最终的服役产品却需要我们将整个链条窜起来,任何一个节点的脱节都将使具体研究丧失或弱化价值。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缺乏的不是天才,而是项目策划管理人才。一个项目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套流程。一个产品不是简单的组装,而是用创新的纽带形成的价值链。项目工程师或者项目科学家不应该是‘匠’,应该也是具有大师的头脑。施一公举了例子,很多有志青年进入公司都成为项目人才,这不是一个好例子,因为公司需要人在具体工艺上安排专家。即便是工艺专家也需要配合其他工艺节点的变动。至于有人觉得在某一岗位上觉得枯燥单调了也不能怪公司,毕竟公司有独特的管理和保密制度。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项目害了青年人,反而应该说并不是所有的青年人都有幸得到项目全程管理的机会,在美国或是日本,中国人几率大吗?

当然,如果说高层次人才包括了高层次项目人才我也是不反对的,但千万不要误导青年人以为做项目就是做工匠,没有创新性科研。其实我觉得科学网上的韩健同志倒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中国要多引进一些这样的项目人才进来。另外也要多给青年人一些机遇,不要官僚主义害了一部分回国人员的心。今年初某位科学网大牛酒后说:海龟青年大都是‘处女心态’,他们会很珍惜第一次登台亮相的。所以在当前的大唐鼎盛前夜,人材倒是过江之鲫,而如何使用和管理经费,建立好的体制和环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服务水平,这都是人材转化为人才的软硬条件。条件逐步完善了,中国才能把内杠力转化了核心竞争力,这点我是有信心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17-339649.html

上一篇:惊爆 南非世界杯为中国足球转播做出妥协
下一篇:甬道行之四 向89年前的一群青年致敬
收藏 IP: .*| 热度|

16 武夷山 王晓明 徐磊 王伟 陈龙珠 郭向云 陈儒军 陈绥阳 朱志敏 曹聪 吕喆 盖鑫磊 杨芳 苗元华 张天翼 李红周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