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对发表论文的深层次思考 精选

已有 19745 次阅读 2010-6-25 22:09 |个人分类:科研论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的入门者作科研,总想着如何出文章。在那个阶段,出文章和拿奖学金、毕业、免试保送、申请出国直接挂钩。而熟门熟路以后,也被文章这个指标赶的慌。人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实验点子被别人做掉了,文章被别人抢先发表了,总是害怕自己的文章少。哪怕文章发得再多,都不断地被心魔拿着刀在追赶。记得,博导曾对我说,他不为了文章而文章,文章对他来说只是科研的副产品,科研搞好了,文章自然也出来了。为此,他不是心急火燎地一得到一些结果就报道,而是把问题研究透了,甚至等几篇文章上下左右都吻合了,才一起投出去。如此这般丢开急功近利,反而带来了好的效果:他的文章成为“信得过产品”,投好杂志几乎百发百中,并且被引用近万次,得到很多国际奖项。我逐渐意识到,出文章常常成为评价一个人科研水平的指标,但这里面有很多平衡和矛盾还是要拿捏好。也就是说,并不是文章出得越多就越好、越有用,而是有很多微妙的东西值得思考。

一、出文章和学习新东西的矛盾。让我们想想,一个科研工作者做一个实验室已经有经验积累的熟悉的体系,把这个物质换作那个物质,颠来倒去、依葫芦画瓢地做实验,甚至一篇文章拆成几篇来写,能发很多文章,但是没有学到新的东西。而跳开目前的课题,投入新的课题、学习新的技能(如固态核磁共振、量子化学计算),得花大量时间学习,一下子很难出成果,可是对自己的长期的发展有利。这反映了一种追求短期的快乐和长远的发展的平衡,也体现了一种选择。

二、自己写文章和导师操刀的矛盾。有的导师让学生自己学着写文章,而国外很多导师甚至包办了文章。大家看Nature、Science文章的贡献部分,常常说文章是导师写的。那些文章的导师这么做,一是要得到更多的功劳,二是嫌学生写不好,三是怕学生耗费工资,因为学生放下实验而坐在办公室里写文章,也是耗费工资的。于是,实验室成了文章加工厂,成了生产流水线,学生只管做实验,老师提出点子、写了文章。如次这般,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短期的快乐。是不是会影响长期的发展呢?这种做法的副作用是否会显现出来呢?这么做的人往往拿到了教职,而从头做起的连面试的机会也没有。如何做,还看你自己拿捏好平衡。

三、写综述和发表原创论文的矛盾。有时候老板也会兴冲冲地问你要不要帮他写综述。从利的角度来说:(1)通过写综述,作者能够更好地把握该课题的发展,了解来龙去脉,增加知识,从而把自己的科研放在一个合适的“上下文”中。(2)通过撰写综述,作者能总结自己的科研思路和学术成果,把自己的成果介绍给学术界。(3)一篇好的综述能够带来一定的引用次数。从弊的角度来说:(1)做了这个,就不能做那个了。要是你静下心来写综述,会影响自己的实验,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写成一篇不痛不痒的垃圾文章,写了也没有用。而写成一篇有影响力的好综述,至少损失好几篇原创的实验论文。(2)在出去作报告、将来评职称的时候,别人只关心你做了啥工作,你总不能什么也说不上来,只说:“我写了篇综述”吧。(3)学生替老板写综述,对老板来说是最合算的。因为他拉来了生意,“发包”给你写综述,你写了综述得第一作者,他得了通讯联系人,所有的好评和名气都往他那里吸。同行只是记得通讯联系人写了这篇综述,谁认识你呢?

四、发表文章和作了什么工作的矛盾。国内更看重发表多少篇文章,文章发表在什么杂志上,而国外更看重作了什么工作,在这个领域里有什么主要贡献。如果表面上出了一些文章,但是东打一枪、西放一炮,见什么热,就做什么,那没有用。再比如帮别人跑龙套,虽然也做了很多工作,发了不少第N作者文章,但如果工作不系统,或者说不上来的话,也没有用。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另外,国外更看重开会做口头报告。在报告会上,报告者说“我们”做了这个、“我们”做了那个,虽然没有一个实验是他做的。

五、文章数量和质量的矛盾。数量和质量当然存在着矛盾。那么什么叫作质量呢?影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和质量关联,因为通过了同行评议,但是不同学科缺乏可比性,就算同一个学科,不同方向、不同课题都缺乏可比性。

六、发表文章和学科建设的矛盾。回国任教后,曾有国外大学教授邀请我去做访问教授,许诺将来发文章时也可挂上国内单位的名字。我回答:“哪怕发了文章,对目前单位的学科建设没有贡献。既然回国,我还是要把阵地放在这里。”

七、当教授(或副教授、讲师)不仅仅是发表文章。一只板凳四只脚,缺一只都不行。能否申请到科研经费,能否上好课,是否有学术界和社会影响力,都是重要的。

八、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心中的好导师》
使我很有启发。我了解到,科研(或者发表文章)有两种:一种是短平快,什么东西都不深入,每次都说催化剂的效果其好无比,后续研究正在进展中。发出来的系列文章如《西游记》,每次都是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个独立的故事,每次都说这个催化剂效果好。还有一种科研风格就是抽丝剥茧,或者说象剥洋葱一样,直捣核心。《我心中的好导师》中有篇文章,说学术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而不是一年磨十剑。可是现在的大学里,几年不出成果的混不下去,而混得如鱼得水的都是一年磨十剑。可见这里面有如何平衡、协调的问题。

以上几点,都是我在最近几年悟出的。可以说,发表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和科研能力、个人素质等都有关联的。比如学到了新东西,有助于发表文章。但是不能把科研仅仅归结于发表文章,里面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奥妙。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338820.html

上一篇:研究生写综述,别逞能
下一篇:学会“放下”【发表素材】
收藏 IP: 202.120.224.*| 热度|

64 武夷山 茹永新 赵星 王晓峰 王桂颖 段明 王伟 章成志 余世锋 郭向云 王琛柱 陈儒军 李万峰 李万春 陈绥阳 孙学军 杨远帆 曹聪 张晗 梁建华 曾纪晴 戴小华 王修慧 黄小勇 许浚远 刘立 赵大良 刘强 陈苏华 杨正瓴 吕喆 盖鑫磊 吴健生 王启云 孔晓飞 陈乾 张芳 高建国 许培扬 蓝宏运 刘安金 王有基 吴明火 张少雄 李毅伟 赵亮 王永林 孟永涛 王和兴 马宇飞 黄合来 罗汉江 蒋金和 陈洁 徐祖新 zhenmafudan XY littlejoy xuqingzheng ydliu leili xchen weiguoshu wulidar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