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科学是动词

已有 5808 次阅读 2008-7-30 19:59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在行进中

 

黎在珣

 

何谓科学?国内外定义众多。我在这里把它理解为:通过实验或观测来验证假设的方法,以及被实验或观测验证过为正确的假设(通常称之为科学理论),因此,科学可以说是一个行进中的动词。

说科学是动词,是因为“方法”赖以存在的实验或观测永远是现在进行时。我们都知道,用来验证的实验或观测都是在特定条件下或者说一定时空中进行的,因此,被实验或观测的只能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些片段的特征,或者是被验证对象连续发展过程中某些相对具体阶段的状况。正是因为我们不可能在实验或观测的观测过程中穷尽对象的一切方面和特性,所以,用来验证假设的实验或观测具有不可避免的时空局限性。也正是有了这种时空局限性,才有了科学悠久的历史和绵延不止的未来。

说科学是动词,是因为被验证的结果往往有局限性,需要不断地完善。用来验证假设的实验或观测的时空局限性或者说先天不足注定了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无法实现对整个宇宙的所有机制的全面完整的认识,也很难精确地预测将要到来的下一刻(尽管可以预测)。不管是多么伟大的科学理论都只能逼近对世界本原的描述,只能是对自然接近真实的认识。同时,也正是因为那些看似完美无缺的科学理论常常只是自然某种情境下的真实,而这种被验证的真实只能加强某种理论(或者说假设)的可信性而无法证明它的正确性,所以,就有了我们不断的完善(以前的理论),就有了科学的生生不息。

说科学是动词,还因为被验证的假设领域在不断拓展。在这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新兴科学的不断涌现。

科学作为一个动词,至少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置身其中的科学家尤其是学官要对其他科学家或科学有一种敬畏之心;

置身其外的人们要对具体的科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应用不迷信;

作为政策决策者应该认识到,“ 任何认知都有局限性,任何信息都具有不完全性,因而任何决定都是一次赌博。未来是不确定的,面对一个已知的情形,我们通常不能肯定地预告将要发生的事情,我们最多能列出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事实上,正在实现的事情就是这些可能之一,它被我们从那些可能发生的事情中‘选’中”。(词语的圈套,http://tieba.baidu.com/f?kz=106018307

 

 

附:

 

[] 字,《说文解字》释“科”为:“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 “科”由“禾”、“斗”两字而成。“禾”表示时间的中线,《说文解字》释“禾”为:“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按古历法计算,农历十一月为一年之始,十月为终,禾一年一熟,生长时间于一年之中,“得时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是禾学,是植物学,是时间学。“斗”表示空间度量的容器,由“禾”而来的“谷”或“米”,其计量单位是,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一合等于十勺,一勺等于十撮。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是斗学,是量学,是器学,是空间学。所以,时空观是科学的大前提,时空观就是世界观:世为时间,界为空间;时空观就是存在观:存为时间,在为空间;时空观就是宇宙观:宇为空间,宙为时间;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

与“科”一样读音kē为阴平声的字,有柯、轲、珂、疴、苛、坷、牁、砢、颗、稞、窠、髁、颏、磕、嗑、榼、瞌、蝌。前八个字的符号鲜活地显示出:有男“丁”与女“口”的世界里,只要有水有草就“可”以存活了,也就可以结“果”了。“可”是一男丁和一女口,是人口问题,是阴阳问题,两者磕磕碰碰,总是难于分清的问题,正如时空问题,也难于区分,“盍”,就是在“皿”的空间里时间“去”了,还是没有“去”,这都是科学的基本问题。蝌蚪暂时无法分清雌雄,但很快就可以分辨出来。

[] 字,包涵着“子”、“冖”、“习”、“爻”、“攵”等部件。繁体的“學”字,《说文解字》释“学”为:“觉悟也,从教从冖。冖,尚矇也,臼声。”“学”篆文为“斆”。“學”字至少包含有五个层次以上的意思:一是学习的时间。“子”是时间的开始,子月乃一年的开始,子时乃一天的开始。“子”字也说明,孩子一来到人世间就得学吃奶乳才能成长,学认字才能发展,“字者,乳也。”“字”的本意是孳乳,后来才引伸为“文字”。二是学习的场所。“冖”字原意为覆盖,引伸为“冪”,冪和帐相通,孔子“设帐而教”,这“冖”也就是学校。“冖,尚矇也”:天地之始,朦胧之初;人孩之时,矇眬之际,不以学习,无以明白事理。三是学习的费用。“羽”毛古代曾作货币,要学习到真正的知识,是要付出学费代价的。小孩犹同小鸟,通过学习,长成羽毛,才能展翅高飞,“羽毛未丰,不可高飞”。四是学习的内容。“爻”就是中华民族用它来把握天地人变化规律的初始符号,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也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更是中国国学的源头。学“爻”,首先要懂得什么是爻,爻是指阳爻和阴爻;其次还要懂得阳爻和阴爻是互相交错不断变化的;最后更要懂得这“爻”交错变化的规律。中国的《周易》就是用爻号来把握天、地、人的变化规律。“学”的异体字“斈”,就是将“爻”号在“臼”里演化为“文”字。但不管学什么内容,“孝”(爻、子)则是孩子学习和父母教育的人生第一课。五是学习的方法。篆文的“学”为“斆”字和“教”字都有这个偏旁“攵”,“攵”:“小击也。从又卜声。”学校里无论是“学”还是“教”,其方法在古代都相同,就是仿效、效法、校对、校正。极为有趣的是,中国文字里把学的时间与教的时间、学的内容与教的内容、学的方法与教的方法辩证统一在笔划上,不能不令人叹服。

与“学”同样读音xué为入声的字,有穴、茓、踅、噱、嶨、鷽。“穴”,无论是进洞穴,还是挖洞穴;也无论是搭巢穴,还是摸人体的穴位,都得好好学习。茓子,就是踅子,是用高粱秆、芦苇等的篠乱编成爻号般的粗席子,用于围囤粮食。至于发噱,摆噱,弄些滑稽之事,不学无以成。而嶨、鷽二字,上部取其形似繁体的“學”字的上部,山有爻形之山,鸟懂爻号之鸟,传说能知未来之事的鸟。

丘立才科学发展观解读》

 http://www.xslx.com/htm/sxgc/sxhh/2008-06-25-22902.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17-33754.html

上一篇:转帖:50年后人类将断子绝孙?男人精子问题严重
下一篇:晬语无题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