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韩国汉江整治:让城市留住自然

已有 7119 次阅读 2010-6-21 00:02 |个人分类:海外见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韩国, 首尔, 汉江整治, 城市中的自然


蒋高明

本文于2010年6月19日发表于《新京报》,有删节

        最近,应韩国行政安全部邀请,笔者与清华大学、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专家学者一道,在京畿道水原市,出席中韩两国联合举办的“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研讨会后,会议主办方联系首尔市政府,特别为中方代表安排汉江整治工程参观活动。

        汉江全长497公里,仅次于鸭绿江、图们江及洛东江,是朝鲜半岛的第四大江。汉江由南汉江及北汉江汇流而成,其中南汉江长394公里,发源于江原道三陟市大德山,北汉江长325公里,发源于金刚山。整个汉江流域约2.6万平方公里,约占韩国总面积的27%。韩国首都首尔就沿汉江而建。

        然而,汉江洪水也曾危害两岸居民,给首尔(汉城)居民带来灾难。为了防止水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政府将汉江流经城市河段全部硬化,并加固河堤;除满足通航外,还在河堤上开辟公路以疏导交通。这样的做法,在上世纪的美国等地也十分流行。然而,这一做法并没有考虑到生物多样性,没有考虑到居民在亲水方面的自然需求。

        汉江流域孕育着生生不息的各种生灵,是无数动植物物种的家园。汉江两岸分布有580种高等植物,数百种昆虫在这里生活,每年冬天还有35种候鸟会来到汉江安家落户,其中包括绿头鸭、斑嘴鸭、白尾雕、鸳鸯、天鹅及红隼等珍贵稀有鸟类。然而,由于汉江河道被硬化,水生植被无法生存,许多生灵失去家园。上世纪末,有识之士呼吁要对汉江整治,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留住自然。

        韩国国会采纳了这一建议。自 2007起,到2030年结束,首尔市计划投资5431亿韩元(约 489亿美元)对汉江首尔段进行治理,重点目标是增加生物多样性。拆除硬化的河道,增加居民亲水空间,同时兼顾防洪防灾;在汉江首尔段,建立33个“生态岛”,以满足生物栖息和人类亲水需求;自然河岸的比例从14%提高到87%,实现生态,文化,环境,历史体验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这个庞大的计划被称为“汉江复兴计划”,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河道恢复工程之一。

        在考察中,笔者了解到,他们使用的植物材料均来自本地,拒绝引进外来种,尤其入侵物种;水质控制与环保部门密切结合,确保进入汉江的水是干净的。在多部门密切配合下,汉江整体水质为:上游水质一级,中游二级,下游即流经首尔的河段为三级,总体水质很好。我们乘船体验汉江时,一点都闻不出异味;两岸的生态岛植被覆盖明显增加,岸边绿色植被取代了单调的水泥堤坝。要知道,我们是在城市中心乘船游览的。可见,只要人类努力,是既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又能保护环境,还能留住生物多样性的。

        汉江整治有严格的规划,有充足的经费保证项目的延续性。进入本项目的民间资本是经过严格审查和控制的,以政府公益资金为主,不以盈利为目的。汉江整治是几届政府的行为,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要保证项目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下去。首尔人明白,市民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首尔的国际竞争力也得到提高。

        “汉江复兴计划”有专门的实施工程部,市长亲自挂帅。他们决策透明,科学家和市民的合理建议可顺利上达。

        汉江整治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目前,当发达国家纷纷开始拆除硬化河道,恢复自然河道的时候,我们的大中城市乃至乡镇却在硬化河道,连北京也不例外。更有甚者,河道管理部门在河道整治中,将自然弯曲的河道“截弯取直”,不仅将河岸用水泥或石头砌起来,连底泥和沙子也挖出来,用水泥和塑料膜封存河底。这就使得河流丧失了净化功能,更谈不上生物多样性保护;许多地区在河流中间拦腰建立无数的橡皮坝,流经城市的局部区域水面增大了,但是水的蒸发也加大了,水改道向“天”流失,这在干旱区尤其明显。河道之水不能自由流淌到江、河、湖、泊、海,这种短视的河道治理做法应当果断叫停。

        在环境保护方面,“先污染、后治理”已经让国人吃尽了苦头;河道整理一定不能继续重复走西方人的老路,硬化河道将使原本生活在两岸的生物丧失家园。城市河流改造切忌急功近利,要多为不会说话的生物物种考虑,将自然留在城市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337328.html

上一篇:中药材“掺杂使假”何时休?
下一篇:经济参考报:沿海诸省为GDP过度填海造地恐迎来报复性恶果
收藏 IP: 222.132.181.*| 热度|

6 武夷山 丁甜 徐耀阳 罗汉江 pkuzeal zengfeng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