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的记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sliu 摄影:拍过中国领袖外国皇帝; 搞文字:几乎走遍中国大地。

博文

似鹅非雁又归来--访美观感之一

已有 3931 次阅读 2007-6-15 14:2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是鹅非雁又归来

                                

 

刘茂胜

 

     小学读过的语文,记住的没有忘掉的多,但那篇写秋景的课文记忆犹深: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

     究其原因, 大概是那时家居齐鲁农村的我,羡慕候鸟大雁能够南来北往,阅尽人间春色;同时还为秋风里它们“一会排成‘一’字,一会排成‘人’字”地离去,怅然若失而深深埋在心底深处

    三次来美国,一下看到那样多与人和谐相处的野生飞禽,甚至“零”距离接触,不仅勾起了儿时对大雁的那份怅惘旧情,作为时常为中国的环境问题“鼓而呼”的科技记者,更有一番关于生态的感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记得去年来美国也是住在芝加哥西北郊。窗外就是一个几亩水面的小湖,时值圣诞前夕,著名的风城芝加哥,夜来朔风呼啸,树摇枝动。小湖四周临岸处结了一圈薄冰。每天你都能看到,晨光熹微中,一群留宿的野鸭和大雁,或在湖心的水中梳理羽毛,或在冰面上静卧,把头埋在翅膀里酣梦未醒。

    等到阳光升起来,野鸭和大雁就在住宅区踱步觅食,人们整天都可以看到,成群的大雁在楼宇间、道路旁的草地上啃食绿草,有时就趴在窗户下。只是楼间和湖边的草坪及水泥路上,满是它们的粪便,无人清扫,晨间锻炼都无法投足。

今年夏天赴美,到我们居住的小区的另一个大湖锻炼身体,看到更多的野鸭和大雁,它们时常成群结队踱到居民房前觅食。野鸭不太远离湖岸,而大雁仗着自己“身大力不亏”,它们旁若无人,敢于傲视行人和汽车,汽车在身边飞驶也处世不惊。笔者就曾经看到它们横穿马路,汽车一辆、二辆、三辆,七、八辆小汽车停下来,司机目送头雁率领一家老小坦然地在车前蹒跚着踱过马路。路边专门设立了黄色警示牌,上面是几个野鸭过路的图画。平时人们在住宅区可以与大雁和平相处,路上相遇,驻足对视,伸手可及,但互不干扰彼此的生活和自由。

    记得前年驱车赴美国东海岸边的大西洋城的途中,看到路边地里有成千上万只身躯象鹅般大小的大雁在冬天的田野里觅食,起初猜想这可能是美国的家鹅养殖场,再往前走,看到它们的同类飞到天上,胡乱地组成了无数个不整齐的“一”字和“人”字,在蓝天上织成网状般的图案,象小儿的涂鸦。大雁那一刻的规模效应使我震惊,不禁由衷感慨:美国的生态真好。

去年冬天在芝加哥,每早几乎都是被窗外大雁和野鸭的叫声唤醒。今年夏天还是到芝加哥的孩子家,看到依然有那样多的野鸭和大雁栖息。一只大雁居然飞到女儿的阳台的栏杆上窥视我们的居室,被孩子隔着窗帘拍了下来(见附图1)。

而今,再和这些飞禽相遇,它们对我的感嘅也许是似曾相似人归来,而我们对它们的感嘅确是似曾相似雁归来。

我也曾想:也许在这里没有被猎杀的威胁,所以这里的大雁飞行时只是胡乱地组成个不整齐的“一”字和“人”字,儿时听到的童话故事里,大雁夜里轮流站岗、放哨,飞行时排成“一”字和“人”字,以防不测,而今再无生命之虞,这些鲜血换来的纪律和经验才被淡化了?在湖边立着的警示牌上,禁止人们向飞禽投食,可能是为了保持它们的天生野性。

     其实美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得好,例子还很多。前年访美住在马里兰州时, 小镇住处一公里外的森林边,就看到几只野鹿出没,而公路边的交通提示牌上,提醒司机注意野鹿安全。到了费城,造访一位上海大学来美多年的朋友,看到他的汽车档风玻璃,前几天晚上回家时被野鹿撞碎。回程路上我们也正好看到几只野鹿在路边的草坪上闲逛;孩子在马里兰的同学晚上开车为躲避路上的野鹿而刮蹭上对面的小车,足见野鹿种群的“人丁”之盛。

在芝加哥和马里兰州每天都能看到许多小松鼠在草坪上蹦蹦跳跳,有时也光顾晒台屋顶,银灰色羽毛,高高翘起的尾巴,惹人喜爱。有的真是胆大,记得我们在华盛顿排队等待参观国会大厦时,一个小松鼠竟然跑来与身着红色圣诞服的黑人门卫嬉戏,门卫拿块薯片逗得小松鼠围着他团团转,最后小松鼠后腿直立站着,等待接受门卫的喂食。当然,也有例外,在芝加哥我们住所的湖边,标语牌则赫然提醒不准向野鸭和大雁投食 ,这大概是为了保持它们的野生天性,以利物种繁衍吧。

今年在旧金山和芝加哥,除了与野鸭和大雁重逢,又看到6只火鸡,78只野兔等新的国际友好“朋友”。

     其实对个子很大的那种飞禽,至今我也没确认它们到底是天鹅还是大雁,论个头它们就像中国的家鹅,而飞到天上也囫囵排成个“人”字和“一”字,我先是权且称之为美洲雁,后来求教别人说是叫加拿大鹅。

我不禁又想起那几句终生不忘的课文: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

这些加拿大鹅就是从北往南飞才来到美国的吗?

南在哪里?是美国大西洋边的宽阔草坪?还是芝加哥旅次的窗外小湖?我想:是,也不是。这里是大雁冬天栖息的南,但是,芝加哥这里的冬天不是也很冷吗?

为何不见大雁继续南飞?

    我似乎明白了,一群大雁往南飞,南似乎不单指的地理方位。

    ――南,应是人们恪守的环保理念;南,就是天、地、生物与人的和谐共处。南,应在你我的心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5-3297.html

上一篇:实事求是的比较与鉴别--访美观感之三
下一篇:为创新性国家提供健康支撑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