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科学时报要闻: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已有 4464 次阅读 2010-5-21 00:56 |个人分类:环保呐喊|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可持续发展, 保护与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 环境变化

 
□蒋高明
 
我们今天生活的地球,面临来自人类的严重挑战。工业革命后,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大气臭氧层消失等生态灾难,制约了人类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减少。目前,全球人口已急剧增长到超过67亿,最新增长的10亿人口仅仅用了12年,伴随的严重问题是自然生态破坏和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食物、水和健康的重要保障。人类是动物大家族的一员,动物都不能自己制造食物,需要绿色植物提供。在全球30万种植物中,人类经常利用的农作物不到200种,加上药用植物,所开发利用的也不到1000种。我们都知道,小麦、水稻、玉米提供了全人类主要淀粉来源,大豆、花生是主要的脂肪来源。水循环是怎样形成的呢?植被通过蒸腾作用将土壤中的水输送到大气,然后参加大气水循环;地球如果没有绿色植被覆盖,水循环就绝对不是今天的样子。再看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的呵护:我们都知道,在化学制药没有发明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天然动植物成分来充当药物的,至今生物制药的主要成分依然是各种动植物;另外,最关键的是,我们呼吸的氧气也是植物制造的。光合作用、生物固氮作用是地球上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两个生物化学反应。更难得的是,这两个反应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没有任何环境污染、没有任何成本的最完美的化学反应,它们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水、氧气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这是无法用化学合成产品取代的。生物多样性还具有保持能量合理流动、改良土壤、净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多方面的功能。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为全球生态系统第一大国、生物多样性第三大国。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占世界总种数的10%和14%。中国生物物种不仅数量多,而且特有程度高,生物区系起源古老,成分复杂,并拥有大量的珍稀孑遗物种。中国广阔的国土、多样化的气候以及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类型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海洋与海岸自然生态系统,还有多种多样的农田生态系统,这些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中国有7000年的农业历史,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为适应形形色色的耕作制度和自然条件,形成了异常丰富的农作物和驯养动物遗传资源。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很少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原始森林由于长期受到滥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影响,已基本不存在;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万平方公里,目前约90%的草地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之中。中国十大陆地生态系统无一例外地出现退化,就连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也不能幸免。以红树林为例,中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福建沿岸以南,历史上最大面积曾达25万公顷,上世纪50年代约剩5万公顷,而现在仅剩1.5万公顷,仅为历史最高时期的6%! 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25%。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到中国的生存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的农业大国,70%左右的人口住在农村,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近年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口对环境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恶化的态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迅猛增长的人口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忽视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外来生物入侵,环境污染严重,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重点是保护物种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是最好的办法,这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自然保护区中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阻碍了其保护作用的充分发挥,应通过政府部门、科学家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进行平等对话予以解决。而要实现这一切,让更多的公众加入到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加强公众教育是当务之急。
 
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地球生命的物质基础,包括人类生存的基础。除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如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等。许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的价值现在还不清楚,如果这些物种遭到破坏,后代人就不再有机会利用。因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才能使自然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时报》 (2010-5-21 A1 要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326866.html

上一篇:弘毅生态农场研究团队为地方政府农业开发做培训
下一篇:一线研究人员为什么不愿意做科普?
收藏 IP: .*| 热度|

6 孟津 王桂颖 杨秀海 金小伟 蔣勁松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