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有感于高职教师从事科研 精选

已有 7520 次阅读 2008-7-17 22:15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网上的博主,以高等院校(本科)、科研院所的居多,似乎高职院校教师在此开博的不多,感觉自己仿佛是白菜地里的一棵葱,呵呵!

高职教师是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全国每年录取的大学生,差不多一半进入高职院校,如此算来,从数量上讲,高职院校的教师与本科院校似乎不相上下,但是,从做科研,做学问的角度,影响力就差了很多,不夸张一点说,至少相差10000倍。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有许多方面的局限:

1、对科研工作的要求不同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培养对象不同、目标不同。天下所有高职院校都是教学型的,几乎没有教学科研并重的高职院校。从这个角度讲,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适当从事点科研是可以的,而且重点应该是教研工作,大可不必像本科院校教师那样重视科研。

问题是,全国几乎所有省市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并没有明文规定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降低科研要求。江苏采取了一些变通的做法,比如在职称评定中高职教师与本科教师分开评审,采取适当降低要求的做法,但不敢明说,更不会明文加以规定。

2、高职教师缺乏必要的科研环境

从事科研工作,离不开中国期刊网、万方等数据库,离不开必要的科研经费支持,离不开必要的实验条件,更离不开做科研的学术氛围,而这一切,在高职院校中是相当缺乏的。以江苏省为例,一般高职院校很少有开通中国期刊网、万方等数据库的;科研经费非常缺乏,校级课题一般立项不多,经费一般也就3000元左右,这点钱差不多只能支付版面费,至于调研、参加学术会议那只是到了中层干部后才能享受的特权,普通教师从事科研真是难上加难。至于科研氛围那就更不要说了。

所以在高职院校,客观上造成了这么一种现象,80%的教师、80%的时间不从事科研。即使从事科研的,大量的是低水平的重复,中国至少有500种可以称为垃圾的期刊,就是为这些低层次的研究准备的。

3、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

高职院校一般比较重视教研,如精品教材、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的建设,对科研相对轻视。其实,在一些技能型相关的专业中,科研同样十分重要。

科研除了直接效用以外,它还可以促使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多间接作用。

4、高职教师水平不需要太高

这是不争的事实。按照目前的教学要求,实际上硕士研究生或者高水平的本科生足矣。高职院校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全国高职院校也在评估,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在评估时都符合要求,这是荒唐的,实际双师型和理论双师型相差大了,许多教师拿了某个技能证书,其实并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应付检查(其实,用证书证明自己能力的都是可怜人,这社会逼的)。话又说回头,从企业里面请一个比较会教学的大专以上的师傅,他并不一定有什么证书,但他教学肯定比一般教师水平高多了。

既然高职强调技能人才的培养,那么我从企业引进的技师,他根本就不会写论文,那么你还要他做科研,岂不荒唐! 别忘了,学校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谁贡献大,称职,就应该在职称评定上予以倾斜。一个能干、会教学的教师,就是不会写论文,你硬要他写论文干吗?他不会写论文,也应该给他评职称!可能吗?怎么办?

当然高职院校也有少量从事真正创造性研究的教师,他们人数不多,在不太好的环境下从事着有意义的开拓性工作,他们的水平一点也不比一流研究机构的学者差,但付出的辛苦却不是一流机构的学者所能想象的。

目前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单一化、片面化问题很严重,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各地区相差很大,不可能用一个政策、一套办法来管理一件事情,这样会压抑学校的个性。所谓的检查,大多数效果都很糟,对评估的负面评价太多了,借用扬州的一句方言,叫“乖乖糊乖乖”!,高职院校的评估,就是《皇帝的新装》中皇帝与骗子的关系。评估工作,不是教育学生说谎,而是以实际行动做假给师生看。

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及早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因地制宜加以引导,这个问题拖了这么长时间,是相关部门的失职。

 

                                         俞立平 2008.7.1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34-32536.html

上一篇:从作家与科学家谈开去
下一篇: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课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