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龙珠 阅读,思考,体验宁静

博文

我国实验性地震预警系统建设进展如何?

已有 4071 次阅读 2010-5-10 22:40 |个人分类:防灾减灾|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地震预警系统, 临震预警系统, 建筑抗震能力, 民众地震应急能力

     这个月初,本博曾初步分析了地震预警系统对强震震中及其邻近区域预警减灾作用的局限性。这一预警系统,在震中距大于一定数值之后,预警时间将随着震中距的增大而增长,但与之相应的是:这些地区即将遭受的地震烈度也随之降低,而且只要建筑抗震设防得当、工程质量良好,则此时从有效减灾效益上来看,地震预警意义不能显现。

    然而,在一定的时间内,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的大量既有民宅抗震能力还不能很快地得到提高。在震中距较大地区,当受到上述非高强烈度地震作用时,这类抗震能力欠佳的建筑或许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并导致人员伤亡。对此,我国若能建立这种地震预警系统,还是可望具有一定的减灾效果的。

    因此,从普通民宅地震应急防护实际情况出发,本博仍然期望我国能够早日着手建立起临震预警系统,并同时期待我国在建筑抗震和民众地震应急能力提高等方面,都能不断地取得进展!

    去年这时于汶川地震1周年前夕,国新办曾宣布(转载如下)我国将启动建设实验性地震预警系统,也不知道现在的具体进展如何了?

    汶川地震灾害2周年和我国第2个防灾减灾日临近了,衷心祝愿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杜玮在国新办2009年5月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上透露,组织了大批的专家集中开展攻关工作,有望在近些年内就启动建设一个能够覆盖地震多发地区的实验性的地震预警系统。
        杜玮说,汶川地震以后,国务院也非常重视地震的预防,包括地震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杜玮介绍,所谓的实验性,主要是指这种预警系统建立起来以后,可能还不能马上做到对于每一次地震都提供出有效果的、对公众的避震和紧急防范都起到直接作用的预警信息,可能要有一个运行、实验、调整、完善的过程,但是有关方面的建设已经在酝酿之中。
  杜玮说,至于预警时间长短的问题,有赖于这个预警系统所针对的地震发生的目标,据了解,在海洋当中发生的地震,对大陆陆上人口比较密集城市和地区的影响的预警,可以做到预警时间相对长一些,能做到分钟级的,两三分钟甚至一两分钟的样子,如果陆地发生的地震,对震中地区的影响的预警,可以提供预警的时间可能只是以秒来计的,十几秒、几秒的时间。
  杜玮表示,尽管可以期望获取预警的时间可能是非常短暂的,但是,这种预警系统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损失是非常有意义的,会不遗余力地推进这方面技术的发展,促进它在中国多地震地区能够得到应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70-322493.html

上一篇:Trigger会是谁呢?
下一篇:这位加拿大华人正教授真能预报中国强震吗?
收藏 IP: .*| 热度|

4 刘玉平 逄焕东 金小伟 李学宽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