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最近与刘钢老师和吕乃基老师会面了

已有 6286 次阅读 2010-4-16 23:32 |个人分类:散文.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吕乃基, 刘钢

         刘钢老师和吕乃基老师都是科学网上的科技哲学专家,与李侠老师、蒋劲松老师同行,在大哲学概念上,我和他们都是同行,所以在科学网的虚拟世界里结识后,特想在现实世界中也结识他们。当然,刘钢老师本是我的师兄,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比我高一届的博士研究生,曾经同校两年,读博时曾经见过他,但交往不多,因为他那时正忙着写毕业论文呢,我不想去打扰师兄。上次到北京,很想见一见蒋劲松老师的,但未能如愿。倒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北师大哲学系系庆时意外地遇见了田松老师,一个具有艺术家气质的科学哲学专家,在开会的时候坐在一起聊了几句,但限于当时会议环境,无法多谈,散会后他作为主人之一又忙他的事情去了,后来也没有再碰头。李侠老师从中南大学调到上海交通大学,离我很近,但至今未有机缘会面,我想我们的会面是很快就会到来的。

        刘钢老师是前不久到苏州来参加会议,他事先通知我他要来苏州,后来我到他下榻的宾馆会面,并且由我开车一起到苏州工业园区金鳮湖李公堤的一家餐厅,边吃边聊了好几个小时,十分愉快。那天开车返回时正好碰到交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酒后开车,查到我时,我对交警说:“呵呵,不好意思,我们今天以茶代酒了,不知道您能否闻到我的茶气啊?”刘钢比我大四岁,是河北唐山人。他的英语特好,1980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任翻译;1982年至1994年任《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编辑等职,其间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翻译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部分翻译工作,还曾出版译著《驯服偶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199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是《信息化的哲学基础》,毕业后留在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工作,现任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信息网络与科学基础研究会副会长、科普研究编委。曾在《世界哲学》、《哲学动态》、《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前沿》(英文版)、《自然辩证法研究》以及《自然辩证通讯》等国内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并有《信息哲学探源》(北京金城出版社,2007年)等专著。

        吕乃基老师是我今天见到的。他从南京赶到苏州高教区来讲学,也是他事先通知我他今天要来苏州,所以我就开车到火车站去接他,然后一起到他讲学的所在(就在我们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附近),在他办理完入住手续后,我们就到附近的庭院阁餐厅,也是边吃边聊,只因我要开车,无法喝酒,吕老师自己又不爱喝酒,所以大家就以白开水当酒了,但聊得也很开心,可惜开吃时已经比较晚了,店家又似乎急着要收摊关门,所以只聊了个把小时,就送他到宾馆,然后就分手了。吕老师是上海人,他60年代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78年成为复旦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的研究生,主攻化学和化学史中的哲学问题。后来到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工作后,从化学史扩展到整个科学技术史,著有《科技知识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还有《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和《科学与文化的足迹》(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7年),其中《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是全国高校素质教育教材研究编审委员会审定的教材。

        我是喜欢交友的,特别是看了顾炎武《广师篇》等文章以后,更自觉意识到广交学友是博学于文的重要补充,顾炎武称“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我在写顾炎武年谱的近十年中恰恰就是久处一方而独学无友的孤陋学者,所以当我写完年谱时,我感觉到再这样独学下去是不行了,就考博士考到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环境中,我结识了一大批比我小十多岁的青年精英,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因为他们的专业各不相同,仅就我做班长的人文科学班,就有16个不同学科的专业,还有其他两个班,一个是法学类,一个是经济学类的,我和这三个班的多数同学都有交往,在一起时,经常讨论一些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学术问题或现实问题,使我对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学习与研究方式以及思维方法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的思维方式也因此有所改变,学术眼界更为之大开。我博士毕业回到自己的学校后,与我关系特好的前辈学者也感到我这三年的变化比较大,说我的博士“真没有白读”,有的朋友说我的博士读得“很合算”,我自己也是这么看的。

        在科学网的三四年里,我又交到了一大批学术界的精英,虽然绝大多数是至今未曾谋面,但从他们的文章,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思想、感情,特别是治学态度、研究方法与思维方法,以及行文风格。尽管我在这里所写的文章,在多数自然科学工作者看来,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与“科学”有些格格不入,但我自己却感受到自己这些年多少是有些变化,我周围与我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事也感受到我的思想和知识眼界发生了某些变化,而且我这一二年再读本专业领域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哲学类文章,已经感觉到有些文章看不怪了,觉得它们太空了,这种感觉是我过去从未有过的,我想,这就是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网自然科学家们的影响,我相信,有了这种感觉,我今后自己再写哲学类的文章,就多少会自觉地去追求“实”而尽量避免“空”,应该说,这是我到科学网这些年最大的学术收获。但是,要真正有大的学术收获,可能还得与自然科学家们直接打交道,感性地体验他们的研究和工作情况,所以,不只是要在网上交友,更要在现实中交友。上次到北京,见到了李小文先生、武夷山先生等一批学术精英,可惜时间太短,交谈未能深入,希望今后有更多直接交流的机会。我也希望科学网上有更多的博主来苏州一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312847.html

上一篇:历史不可假设——答亚辉
下一篇:“正”“奇”结合才有望把专业学问做到最好
收藏 IP: .*| 热度|

31 杨艳明 李侠 武夷山 王晓明 黎在珣 孟津 鲍得海 刘建彬 艾云灿 阎建民 刘锋 梁进 陈儒军 罗帆 赵凤光 周春雷 刘立 刘钢 吕喆 刘畅 苗元华 张天翼 孔晓飞 李志俊 李学宽 侯成亚 李泳 武京治 丛远新 王永林 焦宏远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