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bro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bbro

博文

引用文献一定要读原文

已有 7571 次阅读 2010-3-28 12:56 |个人分类:学术观点|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最近苏文辉研究组、池顺良和嵇少承等先生在有关石英-柯石英转化的讨论中都提到了我们研究组几年前的一些工作。这本来是好事,但我发现有些人或多或少都有道听途说的影子,至少没有完全阅读和理解我发表的相关论文。

做研究和讨论学术问题,参考和引用文献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要阅读和引用原文,而且要准确理解原作者的论点、论据、和结论。

为了便于讨论柯石英的形成条件,有必要就相关问题做一介绍。

1.我介入差应力条件下石英-柯石英转化实验的背景

早在1999年,我在阅读相关文献时发现,含柯石英榴辉岩中的主要矿物都存在同变质的剪切变形,这说明这些超高压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处于差应力环境。那么这种差应力对变质作用是不是有影响?为了验证这一问题,在差应力条件下研究石英-柯石英转化温度压力条件就是有效途径之一。

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后,我就找从柏林先生讨论。从先生认为差应力对柯石英的形成压力影响的可能性很小,但鼓励我进行实验尝试。为此,我提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基金,在写申请的时候,先生给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并且在公开场合支持我做该项工作,对此,我非常感谢从先生。

为了开展这项工作,我设计了新的高压容器,但由于新容器在第一次加压时就压裂了,我不得不再次设计新容器。在此期间,在2002年,在阅读文献中,我突然发现了Hirth and Tullis1994)有关在变形条件下石英-柯石英转化的结果,并且发现Hobbs1968)、Green1972)已经讨论过这一问题。这对我而言,又兴奋有沮丧。

我以他们已经发表的实验数据为基础,写了一篇讨论性的论文,发表在《地震地质》(2003),也就是苏文辉研究组、池顺良和嵇少承等先生多次提到的那篇论文。

2002年,我在意大利参加岩石变形国际会议时,遇到了HirthTullisGreen,分别与他们讨论了柯石英的形成条件。

2.差应力条件下石英-柯石英转化实验初步结果

我和研究生宋娟一起花了近2年时间,做了60多次实验,开展了在差应力条件下石英-柯石英转化实验,结果发表在《科学通报》,2005 506), 565570,也就是嵇老师提到的那篇文章。而与此相关的石英脆塑性转化实验结果,发表在《高压物理学报》。

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的论文,给出如下认识:

在固体介质三轴实验系统中采用石英岩进行了石英-柯石英转化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围压1.3GPa,温度950-1000℃,差应力1.5-1.67GPa,应变75%-81%的条件下,在塑性变形的实验样品石英岩接近端部的区域,经拉曼光谱分析证实出现了细粒柯石英,显然,在差应力条件下出现柯石英的压力远小于静压条件下柯石英稳定存在的压力,这表明柯石英的形成条件不是唯一的。在差应力条件下石英-柯石英相变边界向低压方向迁移受最大主应力和差应力的控制,最大主应力形成了相对较高的应力环境,差应力导致了样品的变形。本实验柯石英出现在塑性变形的样品中,而前人报道柯石英既出现在半脆性变形的样品中,也出现在塑性变形的样品中。

在我们的论文中,我强调了最大主应力和差应力的作用. 

3. 根据高温高压实验估计大陆俯冲带的流变强度

嵇老师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就是实验结果如何外推到岩石圈环境中,因为毕竟实验条件(温度、应变速率(时间)等)与自然界有极大的差别。对这一问题我也与钟大赉院士进行了长时间讨论。

我们利用相关矿物和岩石的流变实验结果,根据稳态流变方程,估计了大陆俯冲带的流变强度。计算使用的流变数据有:榴辉岩(Jin(金振民院士) et al,2001)、单斜辉石(Bystricky et al ,2001),还有我们给出的辉长岩。计算采用温度600-900℃(岩石学研究表明(王清晨等,1996;刘景波等,1996),柯石英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温度为700930℃,石英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温度为600810℃)。计算采用的应变速率1.6×1014s-1--1.6×1013s-1计算得到的大陆俯冲带平均流变强度为550950Mpa。这可以看作是柯石英榴辉岩能够承受的最大差应力。

这一部分结果发表在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4,Vol.15, No.2, 167-17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171-306840.html

上一篇:世人都知道山西煤老板贼有钱,不知道山西的官员也贼有钱
下一篇:频繁发生自杀与报复杀人是教育观念落后和社会价值观扭曲的必然结果
收藏 IP: .*| 热度|

6 王季陶 武夷山 杨学祥 朱志敏 许文婕 majorite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