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科学的良心应该检讨认错:警钟为谁而鸣?

已有 4004 次阅读 2010-3-28 11:13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拉尼娜, 厄尔尼诺, 灾害, 事后诸葛

                       科学的良心应该检讨认错:警钟为谁而鸣?

        2009年4月4日,根据当时拉尼娜现象减弱和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出现的趋势分析,发表了《厄尔尼诺事件的警报已经拉响》的博文:我们特别强调,做好拉尼娜事件中的防灾准备:旱涝不均、低温冷害、台风暴雨和生物灾害值得关注。

        事实上:2009年6月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世卫组织宣布世界流感爆发;2010年1-3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2010年2月27日智利爆发8.8级地震;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中国西南地区爆发罕见干旱.......

        主流科学家手足无措,管理者闭目塞听:警钟为谁而鸣?

        为什么权威学者都变成灾后的心理理学家:正常变化,无需恐慌?这就能抚平灾民的伤口吗?

        现在主流科学家大谈厄尔尼诺对灾害的影响,事后的解释为时已晚,科学的良心应该检讨认错。

附件: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4-4 7:04:58


厄尔尼诺事件的警报已经拉响

        杨学祥

我们在《拉尼娜呈减弱趋势:3月16日和26日海温异常比较》一文中指出,每年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2,3]。

目前处于1月25日-4月7日(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的后期,拉尼娜现象开始减弱,并可能在4月7-9日发生逆转,符合拉尼娜现象持续到春季的大多数预测。4月9日-7月28日(110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2,3]。

拉尼娜现象消失快于预期,近期美洲中强地震值得关注。伴随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可能加剧[4,5]。

我们在2008年1月7日指出,根据厄尔尼诺事件和潮汐的11年和22年周期,2008年的11年周期系列为:1997(强厄尔尼诺年,1998年为强厄尔尼诺转强拉尼娜年)、1986年(厄尔尼诺年)、1975年(拉尼娜年,1976年为厄尔尼诺年)、1964年(拉尼娜年,1965年为厄尔尼诺年)、1953年(厄尔尼诺年,1954年为拉尼娜年)、1942年(厄尔尼诺转拉尼娜年)、1931年(厄尔尼诺年)、1920年、1909年(强拉尼娜年)、1898年(拉尼娜年,1899年为拉尼娜转强厄尔尼诺年)、1887年(拉尼娜年)。2008年有极高的发生拉尼娜或厄尔尼诺的概率[6]。

林振山等人发现,极地和高纬地区的日食与厄尔尼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连续3-6次发生的高纬地区日食可以减弱赤道信风,诱发厄尔尼诺现象;一年内在赤道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日食,则当年必发生拉尼娜事件。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为10就可以引发一次厄尔尼诺事件,2008年的厄尔尼诺系数为12,他们预测2008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6]。

我们发现,太平洋海温的准两年震荡是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与厄尔尼诺之间存在12-24个月位相差的原因,厄尔尼诺一定发生在太平洋海温暖年,拉尼娜一定发生在海温冷年。从1951年到2003年,这种对应关系无一例外,是预测厄尔尼诺的最有效指标,也是决定厄尔尼诺发生的主因。2004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较大值8.5可能使厄尔尼诺发生在当年或2006年的暖年,2008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大值12可能使厄尔尼诺发生在当年(暖年),2007年海温冷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强潮汐起激发作用[6]。

我们的计算表明,当日月在赤道,日月大潮在赤道处形成最大潮汐高潮区,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扁率变大,自转变慢,由于速度增量比不同,大气圈最慢,水圈其次,固体地球第三,所以,大气和海洋相对固体地球向西运动,加强赤道信风和赤道暖流,使太平洋海面东低西高,有利于拉尼娜事件形成;反之,月亮在南北纬28.6度和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情况正好相反,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这为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提供了新的能源动力,也是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在圣诞节(12月25日为圣诞节,太阳在12月21-23日冬至时直射南回归线,1月3日或4日为地球近日点,太阳潮最强)附近发生的原因。日长幅值变化的极小值通常位于1和7月,原因就在于夏至(6月21日或22日)和冬至(12月21-23日)时太阳在南北回归线,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6]。

2008年1-3月为弱潮汐时期,4-7月为强潮汐时期,8-9月为弱潮汐时期,2008年10月-2009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我们在2007年10月5日指出,拉尼娜可能在2008年4月前结束,2008年的厄尔尼诺可能在4月以后出现早期症状,在10月形成[6]。

事实上,2007年8月发生的拉尼娜事件在2008年5月结束,早于预计时间一个月。

我们在2008年1月7日还指出,如果拉尼娜强度增大,持续一年半以上的拉尼娜事件或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延续冷年或暖年的持续时间,例如,1998-2000年的强拉尼娜事件历时两年,使本应在2000年发生的强厄尔尼诺事件后延到2002年发生。因此,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时间可能延后到2008年10月或者更长,视拉尼娜强度而定[6]。

我们在2009年1月10日指出,2008年11月18日-2009年1月23日(66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并没有改变7月30日-11月6日(109天)地球季节性自转减速阶段所造成的中东太平洋海温下降趋势,表明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拉尼娜事件的能量还未完全释放,并可能在1月25日-4月7日(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形成拉尼娜事件。我们在2008年年初就指出拉尼娜增强厄尔尼诺后延的可能性。2000年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拉尼娜增强的原因[7]。

我们特别强调,做好拉尼娜事件中的防灾准备:旱涝不均、低温冷害、台风暴雨和生物灾害值得关注[7]。

目前处于1月25日-4月7日(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的后期,拉尼娜现象提前开始减弱,表明其能量释放受到抑制,厄尔尼诺的能量释放提前到来,2008年被推迟的厄尔尼诺逐渐显现出其能量的规模,一次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就要到来。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8]!

厄尔尼诺事件的警钟已经敲响!

参考文献 

1.  李磊。澳大利亚气象局称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厄尔尼诺天气。中国农业信息网。日期:2009-04-03 13:43 李磊工作室。http://www.agri.gov.cn/gjdt/t20090403_1248737.htm

2.  杨学祥,杨冬红. 拉尼娜呈减弱趋势:3月16日和26日海温异常比较. 发表于 2009-3-27 5:55:57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2731

3.  杨学祥,杨冬红.拉尼娜将迅速减弱:2009年3月23日和30日海温异常比较. 发表于 2009-3-31 6:05:5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3498

4.  杨学祥. 拉尼娜现象消失快于预期. 发表于 2009-4-3 4:14:5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089

5.  杨学祥. 澳大利亚气象局称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厄尔尼诺天气(点评). 发表于 2009-4-4 5:29:24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276

6.  杨学祥.2008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刊发时间: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7.  杨学祥. 2009年上半年拉尼娜现象将持续:做好防灾准备. 发表于 2009-1-10 4:44:06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9437

8.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28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6813.html

上一篇:西南旱灾根本缓解要到5月下旬和4-6月弱潮汐组合
下一篇:新疆阿克苏地区再次爆发沙尘暴:关注3月28-30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 热度|

6 蒋永华 钟炳 陈国文 杨正瓴 蔣勁松 鲍海飞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