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催化剂载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xiangyun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博文

第一次去美国

已有 9180 次阅读 2008-6-26 23:51 |个人分类:海外观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2004年夏天,我得到科学院一个“高访”计划,自己选择国家。由于我以前做博士后都是在欧洲,所以这次就想去美国看看。经过联系,最后确定去西北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的一个教授那儿。
    5月4日当地时间12点CA985准点抵达旧金山机场,入境一切顺利,未遇到任何行李开箱检查之类的事。于旧金山时间16点UA156起飞,于东部时间22点到达芝加哥。没有遇到接我的人,只好往教授家打电话。由于没有电话卡,也没有硬币,只好到机场服务人员那儿换了一美元。投币电话,试了几次都没有打通。还是换硬币的那个人,用手机帮我打通。他说,他不知道我到达的具体时间,所以不能去机场接。他让我叫个出租车去他家,并告诉了他家的地址。于是打免费电话303(一家出租车公司)叫一辆车,电话里问了我的名字、位置和目的地,让我到G1出口去等。出口处另一美国人告诉我,要到马路那边便道上等,还问我知不知到车号。我说不知道。他说他们应该告诉你一个车号。我说,也许人家告诉我了,但我没有听清楚。他说,可能吧,接你的车号可能是303-7。几分钟之后,有个出租到我们跟前停下了,车顶上标志为“303”。我看见别人都不上前去,就走过去,说出我的名字,问他是不是接我的。他说是。我还有点不放心,又问:我要去Evanston,你知道吗?他说知道,我这才上了他的车。
    出租车大约走了20多分钟,车费23美元,我又给了他一块钱小费,就到了教授家。他妈妈从波兰来,也在他家住着。老太太非常热情,要给我弄饭吃。我说,不吃。他们不相信。我就给他们说,我在飞机上买了一盒晚餐,只吃了一半,你看还在我的包里放着。他们给我端来一杯茶,又问洗不洗澡。我说,不用。打开箱子,把我带给他的一对儿中国花瓶送给他。他们都高兴地不得了,忙着找地方摆放。我们开始聊天。言谈中,他去年7月才结束博士后到西北大学当助教。他妈妈在波兰是一个生物化学教授,也是来西北大学作一个月的访问。他妻子是拉脱维亚人,在这儿做博士后,整天与细胞打交道。我开玩笑地说,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我自己的细胞呢?也没有见过细胞是怎样从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4个、8个,最后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个体。他说,也许他妻子可以让我看到。他的课题组目前有6个人,3个波兰人,2个美国人,1个保加利亚人。再后来,他叫那个保加利亚人(博士后)开车把我送到一个旅馆,说:你坐了那么长的飞机,好好睡觉吧。明天随便什么时候醒来,打电话我们接你去实验室。
    由于时差关系,到了晚上12点钟,正是中国第二天的中午11点,所以反而不瞌睡了,只好吃了两片安定片。
    5月5日,早上7点钟就醒了。照样是那个学生接我去实验室,因为就一个实验室,也没什么可看的,每个人都见过面后,就到另一个办公室看文献了。由于来之前没有准备好,笔记本电脑遇到两个问题。首先,电源插头不配套,不能插到美国的插座里;其次,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能接通宽带网,也就是说不能上网。办公室的电脑没有中文软件,不能浏览中文网站。唉,只怪自己来之前没想周全,以后再慢慢想办法吧。上午还可以,一到下午就犯困。但是,还不能就回去睡觉,因为晚上7点钟,组里还要开一个会讨论工作。我问那个保加利亚人,为什么开会那么晚?保加利亚人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讨论会上,教授一个一个地问学生,有什么结果,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由于我对他们的实验还不了解,再加上早就困得受不了了,所以没有发言。开完会已9点钟了,一个美国学生开车送我回旅馆。
    5月6日,早上旅馆主人,一个74岁的老太太开车顺路送我到实验室。一天都在办公室看文献,由于我带来的笔记本电脑不能上网,就从网上下载了一个中文字库(language pack),安装后就可以用办公室的电脑浏览中文网站,看中文电子邮件了。查看了邮箱后,果然我告诉教授航班的那封信给退回去了,难怪人家没有去机场接我。看来,重要的信件不能只依靠一个电子信箱发送。网络组那帮家伙整天就会吃饭,每到关键时候邮箱就出问题。下午,让学生打印了一张校园地图,然后按图索骥,回到旅馆。
    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住房问题了,旅馆每天50美元虽然不算贵,也挺舒服,可是住一个月总不行。于是打电话给中国驻芝加哥领事馆,但从科学院留学中心得到的电话号码已经变了。幸好,电话公司告诉了新号码,按新号码打过去,还真是领事馆。他们告诉我西北大学学生会主席叫张树明,以及他的电话号码。我把我遇到的住房问题告诉他,他告诉我一个网址,说上面有很多中国学生出租房屋的信息。我联系了一个学生,人家嫌我住的时间太短。保加利亚学生也给了我几个电话,让我联系。我看到有两个是中国学生,就联系了一个。接电话的是一个女的,原来他们想换个房子,可原先租的房子还有两三个月才到期,因此想让别人续租这几个月。我以为没戏了,没想到她非常热心。说等会儿她丈夫回来后商量一下,让他尽快找新房子,那时候可以到她家住。她现在的房子太小了,实在不行的话我可以先到她家挤几天。他丈夫叫贡岳松,也在西北大学作博士后,知道了我的情况后,答应帮忙。他也正准备搬家,联系好后让我住一个房间。我这才有些放心,要不然就准备20天后回去,总不能把钱全花在旅馆里吧。
    5月7日,教授打电话说要跟我谈谈,我也正准备找他呢。由于笔记本电脑的电源插头和美国的插座不配套,所以一直不能用电。昨天晚上在旅馆里,我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把插头的接地线扳倒,台灯的插头不要全插进去,电脑插头和台灯插头露在外面的部分接上,就可以给电池充电,第二天就可以用一个小时电脑处理中文材料,我想足够了。教授谈了他们组的工作,我也谈了我们组关于碳微米管的工作以及我的想法。他觉得挺不错,可是两三个月内可能完不成。他说他有一个短期的工作想法,也许一个月就能完成一篇文章。他说,你熟悉蒙特卡洛方法吧。我说我十年前就开始从事这方面工作了。接着,他就给我就讲了他的想法,原来是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两种分子扩散进一个元胞中,在其中发生反应。我觉得这工作对我来说真是小菜一碟,就问他通过这个工作,想弄明白什么问题?他说,他想得到元胞大小与它的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接着,他讲了生物细胞一般有5微米(举例)大小,为什么它不选择更大或更小的尺寸,一定是这样大小的细胞具有最高的工作效率。之后,我们又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如怎样定义效率,开始时先假定元胞中活性中心是均匀的,然后可以假定元胞中有的地方有活性中心,有的地方无活性中心,等等。经过这么一番讨论,我觉得这个题目确实是一个能快速见成果的题目,而且对我来说也很容易。
    在我给他讲我们工作的时候,我顺便说了我的电源插头不合适,使用电池很慢。他说电压是110伏,跟你们中国不一样。我说,这不成问题,只是插头问题。他说他有一个转换器,可以转换成几乎任何国家的。他找出来,我一看虽然没有三相插口,但两相插口跟我们的差不多,也许真能用。回到旅馆里一试,果然能用,又解决了一个问题。他又问了住房问题,说一个月确实很难找到便宜的房子,但他会帮我找的。
    5月8日,房子仍然没有着落。贡岳松他们看上了一套房子,决定买下来,但7月1号后才能住。他也联系了几处出租房,都不合适。他说,我家的沙发上可以勉强睡人,你要不过来看看行不行。我也想认识认识他,因为这几天只是电话联系,还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道他们夫妻俩是什么样的人。按照他告诉我的地址,我去了他们家一看,确实太小了。厨房、饭厅和卧室都在一起,沙发就挨着他们的床,那肯定不行了。我住到人家家里,自己虽然省了几个钱,可是对人家影响太大了。女的也在这儿上学,怀孕了想找个安静的大一点的房子住。她听说,我住旅馆一天50块钱,觉得太贵了。还说,她开始以为我是个学生,说可以在她家挤几天,后来想到我可能是个教授,就再也不敢提了。当下,催他丈夫打电话联系,还真联系了一家,约好第二天上午去看房子。
    5月9日,10点半。贡岳松两口子开车接上我,一起去看房子。看了房子,还可以,他们两口子和我,可以住得开。但是房东觉得他租两个月太短,害怕这段时间有人长期租,所以不太愿意。没办法,我们只好悻悻地离开了。他俩很着急,我觉得他们真心在帮我,我也不能老麻烦人家。就说,没关系,你们明天还要考试,别再为我费心了,我在旅馆里呆上20来天,早点儿回去就行了。从那儿出来我们又到学校找了几个出租房子的电话,但都没联系成。分手时,他们还觉得没帮成我,满脸的歉意。
下午,我想跟房东老太太谈谈,看住一个月能不能便宜些。因为老太太要卖掉这座房子,星期天下午是别人来看房子的时间,所以来看房的人一批接一批。还没等我跟房东谈,贡岳松两口子就来找我了,说我们上午看的那个房东同意租给他,条件是要有人长期租的话,他就得搬出来,但会提前两星期通知他。贡岳松说,两星期后你就快回去了,所以不会影响你,我们到时候再说。还说,已经为我找到了床等,因为那儿什么也没有。这对我来说,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后,他们俩去签合同。这儿离密歇根湖很近,几天来忙这忙那,根本顾不上去湖边看看。这下由于解决了房子问题,我也有心情去密歇根湖边去散步,欣赏一下美丽的密歇根湖风光。
    从这儿到密歇根湖边只有约300米远,步行用不了10分钟。湖很大,根本看不到边,水也是蓝的,也有很大的沙滩,跟海边没有什么两样,水浪拍打着岸边的细沙,发出阵阵涛声。由于天晚了,所以请人排了张照片就回来了。这儿的天气跟我们在汉堡时差不多,早上我们去看房子的时候天气热的要死。中午,雷声滚滚,下了一阵雨。我去湖边散步时阳光灿烂,回来后不到半小时,又乌云满天下起了雷阵雨。

(二)

上星期五(7号)的时候,巴托斯和我详细讨论了我们在短期内可能完成的工作,最后决定建立一个蒙特卡洛模型,模拟化学物质进入细胞、在细胞中发生化学反应以及产物(或能量)从细胞中传递出来的过程。通过这种模拟,希望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特定功能的细胞都有一个特定的大小?这种尺寸大小是否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因为他知道我以前做蒙特卡洛模拟,所以觉得可能会在短期内取得一些结果。他问我有没有什么困难?我当即回答他:我做蒙特卡洛模拟已经超过10年了,这件工作对我来说不会有什么困难。
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六在实验室碰见他的时候,他又问:你解决了你的困难了吗?我拿不准他问的是不是房子的问题,就问他:什么困难?他说:就是我们谈的那个短期研究计划。我虽然还没有开始仔细考虑那件事,但仍然毫不犹豫地告诉他:那个计划不会遇到什么问题。然后,他又问克瑞斯(克里斯托弗)组里有没有Visual Fortran软件。克瑞斯说,只有Visual BasicVisual C++,没有Fortran,要买。他又问了大约多少钱等。因为我告诉他,我习惯用Visual Fortran
我的笔记本电脑里就有Visual Fortran,所以星期一一上班我就直接到我的办公室开始编程序了。两小时后,程序已经完成,并且可以计算了。虽然还没有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但结果仍在我预料当中。因此,剩下的工作就是对不同的参数进行计算,找到合适的参数。想一想,正式工作第一天就做到这一步,应该对自己感到满意了。后面的时间还很长,看来根本不用担心自己这三个月结束后什么都没干出来,回去不敢对人讲,也不好意思再来西北大学。
511,星期二,也就是巴托斯和我谈工作后的第四天,他又给我打电话说,想跟我谈谈工作。因为这个时候,我已经算出了一些结果,也很想让他知道,就约定下午5点在他办公室谈。放下电话,立刻开始准备。首先,把我建立的蒙特卡洛模型形象化,让他一看就明白。先计算出一定厚度的细胞膜格点,用紫色的“+”号表示,用Origin画出的二维图形是一个紫色圆环。然后,再把细胞中的活性位用绿色“+”表示,把它们画到一起。最后,再用彩色箭头表示分子通过扩散进出细胞。图中圆环内的每一个绿色“+”表示一个能使AB分子发生反应生成C分子的活性位。有了这样一个示意图,我想即使我的英语再不好,他也能明白我要用什么样的模型去解决他想要解决的问题了。
当然,我这两天的工作也不仅仅是有了一个想象中的模型,而且我还取得了一些结果。我也要把我取得的结果告诉他,让他觉得我来美国并不是来游山玩水的。目前,我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当细胞膜(或者壁,这些地方没有反应活性位)很薄的时候,每个活性位产生C分子的效率(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扩散到细胞外的C分子数除以总格点数)随着细胞直径的增加迅速降低;而当细胞膜比较厚时,随着细胞直径增加活性位效率先增加到一个极大值然后才开始迅速下降。而后者正是我们期望得到的结果。虽然数据有些离散,曲线也不光滑,出现效率极大值的位置似乎也不太合理,但这个结果至少表明我们目前的模型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去找巴托斯。见了面,他先客气地问了问能不能习惯这里的生活,房子找到没有。三言两语过后,他就直截了当地说,我们现在谈论科学问题吧,你的工作考虑得怎么样呢?我们昨天晚上又开了一次小组讨论会,开得很晚才结束。我说,因为天下雨,我大概7点钟就回旅馆了。接着,我就打开电脑给他讲我的模型以及取得的结果。
听完我的介绍后,巴托斯对工作进展非常满意。他也谈了他的几个想法,首先能不能把模型建成三维的,三维模型的结果是否会和二维模型不同。我觉得结果可能差不多,但不能完全肯定。其次,他觉得这个模型中粒子数目总是在变化的,能不能利用把它看作一个巨正则系综,计算各个粒子的化学势。最后,能不能比较一个大细胞和几个小细胞的效率,当然了,这几个小细胞的体积之和应该和大细胞相同。我告诉他,建立三维模型很简单,但关于巨正则系综的许多东西早就忘掉了,这方面的工作可能得等一等。至于第三个问题,我觉得几个小细胞的效率肯定会高些。谈到模拟细节的时候,他对粒子由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扩散时我采用的公式有些疑问。这个表达式是我以前用过的,但的确没有什么根据,只是想表示粒子由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扩散时的几率小于1而已。我问他有没有更好的建议,他说目前还没有。
后来,他又问我能不能把AB中的某一个分子固定在细胞内。我告诉他没问题,以前已经做过类似的工作。接着就把我和凯恩发表在《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上的那篇文章找出来,给他看。他一看是我的文章,就在我的计算机上大致浏览了一下图,说给拷我一份吧,我要仔细看看。他又问我,对生物学方面,尤其是有关细胞新陈代谢的文献有没有兴趣。我说,我可是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背景知识,要看的话最好是先看一些科普文章。他说,有一篇文章非常可能对我们非常重要,主要从物理方面讨论生物学问题,你能看懂。说完,也拷了一份给我。
工作基本就谈到这里,后来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天。告辞的时候,他说你以后有什么事直接来找我,不用那么客气地敲门,我们明天开个小组讨论会,5点半怎么样?我说没问题,我现在已经找到住的地方了,虽然远点儿,可是我的朋友有车,我们一起回去!
 
附图:简单的MC模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32-30475.html

上一篇:奥运圣火照耀河东, 想起了久违的母校
下一篇:博士生喜获"中科合成油科研奖"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