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清教授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qyang 看博客、写博客,快乐每一天! 上海交大杨汝清

博文

雷电的故事 精选

已有 8843 次阅读 2008-6-25 07:41 |个人分类:岁月掠影|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Google /图   青水洋 / 文

      夏天来了,雷电灾害也开始频发,我讲两个关于雷电的小故事,希望能加强大家的防雷意识。

      去年夏天的一天下午6点多,突然狂风大雨,电闪雷鸣。我赶忙拔掉计算机和电视机的电源,准备吃饭。刚坐下,一想电视机有线电缆和计算机网线也应该拔掉,就起身前往。刚刚拔完不到一分钟,一个霹雳落地雷惊心动魄,只见一道火光直冲我家厨房,然后沿着外墙右转弯奔我家阳台;同时一道小白光直进厨房冲向客厅,左拐弯也去阳台会师。只听“啪”的一声,阳台上一团火球,顿时我家电灯全灭。我一面说:“完了,停电了!”一面叫我大姐马上关掉煤气和水龙头,坐在沙发上别动。外面大雨、大风、闪电、雷鸣一刻不停,足足等了一个小时,风平浪静后出门一看,别人家全有电!一检查,家里的开关被雷电影响跳闸了,重新启动合闸后,屋里恢复了光明,家里电器都完好无损。这次雷电除击垮远处的一个高压线和我们小区旁的一组交通信号灯外,雷电大概在我家厨房外篮球场的引导下只光顾了我家,与我开了个玩笑!
      与雷电“亲密接触”这可不是第一次。那是1951年9月初,我刚上小学二年级。
      当时解放不久,小学就设在一个叫“吉祥庵”的大厅里,厅外几米处有一对20多米高的白果树(银杏树),前几年雄的一棵被雷劈了,只剩下一截主枯干。那天下午,我们正要放学,突然一阵大雨,雷电交加。我们只觉得眼前一团火花,接着一声巨响,那颗雌的白果树被雷电从上到下一劈成二,哗哗啦啦的白果掉了一地。我们一个个耳朵里嗡嗡作响,好像里面还在冒火花。我们吓得大哭,年轻的女老师把我们搂着怀里,等着家长的到来。
      突然老师放开我们,冲出厅外。原来还有一个我堂哥正倒在树下,昏迷不醒。老师和我们一起把他拖到屋内,左右摇晃(那时还都不懂人工呼吸的事),没想他醒来后一点事也没有,以后生儿育女啥也没耽误。

      其实,大部分雷击事件并没有这么幸运。
      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5月23日下午,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遭受雷击,导致了7名学生死亡39人受伤的悲剧。
      1969年与我一起在部队农场锻炼的一位北京大学生,因大雨天在稻田里扛着铁锹巡视稻田水位情况,被雷电击中死亡。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又是一种自然灾害,联合国将其列为全世界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据网上资料,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800万次闪电,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均在数十亿美元以上。我国每年因雷电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几十亿元人民币,因雷电伤亡人数达万人以上,其中死亡者3000人左右。
      俗话说,水火无情,其实雷电也无情,大家应该认真防范。
      根据网上资料和我的体会,我归纳了一些打雷时须注意的事项,供大家参考。
● 打雷的天气,尽量不要外出,并关闭门窗;
● 出现雷雨时,关闭音响、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和各种电缆线;
● 不要打手机和使用带有金属杆的雨伞;
● 不要使用淋浴器,并关闭煤气和水龙头;
● 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 雷雨下不要骑自行车、游泳或进行其他水上活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不要高举铁锹、钓鱼竿、羽毛球拍等金属物品;
● 不要站在大树下或潮湿墙、岩壁躲雨,远离高压线、桅杆、烟囱等建筑;
● 如果在外无处躲避,应急措施是迅速蹲下,身体的位置越低越好,人体与地面接触越小越好;
● 在选购住房时,应看看商品房防雷装备设施的证明,以免给以后居住埋下隐患。


      当然,雷电也有好的一面,雷电能制造大量氮肥,雷电多的地方庄稼容易丰收。
      另外,电闪雷鸣中蕴藏着巨大的能源,如果能安全利用,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能源危机,不会有石油战争,世界的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如果我国首先掌握了这种技术,那么中国不当世界的领头羊也难。年轻人努力把!
      ——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73-30257.html

上一篇:乌龟真通人性吗?
下一篇:“〇”字是不是汉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