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智利地震的余震范围:不止在智利周围

已有 4466 次阅读 2010-3-1 22:28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地震, 地震波, 余震

               智利地震的余震范围:不止在智利周围

                           杨学祥

 

中国地震局专家最近指出,智利地震将引发大量强余震。也有专家预言,东太平洋沿岸将发生7级地震。余震只发生在智利周围吗?

美国地震学家分析了近20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地震中余震的数据后,得出地震波可激发地震这一结论:地震会发生连锁反应,一场地震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另一场地震的原因。他们的研究可能改变了关于以前余震发生原因的预测。

根据相关研究,这些沿着地表或地球内部界面游走的地震波被称为面波,经过遥远的距离后,其能量也未缩小的原因在于地球表面是球面:在震中同一半球传播时是扩散,在另一半球是集中。地震波到达震中的对称点,激发余震的能量最大。这就可以解释地震东西对称,南北呼应的特征。

 

参考文献: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8588

附件:

一场地震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另一场地震的原因

                              杨冬红

 

地震会发生连锁反应,一场地震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另一场地震的原因。美国地震学家分析了近20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地震中余震的数据后,得出地震波可激发地震这一结论。他们的研究可能改变了关于以前余震发生原因的预测[1]

美国地质学家发现,1990年以来,157级以上的大地震中,12个产生表面波(即地震波沿地表或地球内部界面迅速向远方传递),在其他大洲的断层系统上引发了较小型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专家帕森斯解释说,科学家早就知道强震的表面波会迅速向远方传递,不过他们此前认为这些所谓的表面波移动引发地震只是特例,但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地震一直在发生。

这些沿着地表或地球内部界面游走的地震波被称为面波,经过遥远的距离后也未缩小的原因在于地球表面是球面:在震中同一半球传播时是扩散,在另一半球是集中。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密度变化,与单位时间扩散的大圆周长C成反比。设地震的总能量为Q,能量密度为δ,穿过的面积为S=Cl = 2πRlsinφl为单位弧长,R为地球半径,则有

δ= Q/S = Q/ (Cl) = Q/ (2πRlsinφ)                               (1)

其中,圆心角φ为震中和地心连线与大圆上任一点和地心连线的夹角。同样,在球壳中点源喷射造成的球面对流,也会有扩散、集中、返回的震荡过程(见图1和图2)。

由(1)式可知,在φ= 0φ= π时,能量密度δ为无穷大,在φ= π/2时,即经过地表最大圆时,能量密度δ最小。这就是说,假定地震波能量在传播中无损耗,震中的地心对称点处的能量密度最大。该公式表明,能量密度δ在震中同一半球中,随震中与地心连线的长度增加而减少;在震中的另一半球,能量密度δ随震中与地心连线延长线的长度增加而增加。

举例来说,200412月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外海的强震,就在遥远的阿拉斯加、加州与厄瓜多尔引发了地震。厄瓜多尔(西经80,南纬0)恰恰就是印尼苏门答腊(东经100,南纬0)的地心对称点。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点源激发在球面上的震荡和对流对余震和强降水都存在激发作用(见图1和图2)。

1  点源激发震荡在球面上的能量密度变化(杨冬红,2009)

20032322时左右,“重庆井喷”发生。井喷事故压井方案的实施时间从26日上午推迟到27日上午10时。整个井喷事件历时84小时,大约17.521百万立方米石油天然气喷入大气中,其环境效应不仅仅是硫化氢中毒。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消息,2004925日,川东北地区的达州、南充、巴中等市普降暴雨,多数地方降雨量超过100毫米,这次降雨是今年以来四川境内雨量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其中,达州市渠县累计降雨量已超过360毫米,是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开县受灾最为严重——惨遭20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灾,部分地区为500年一遇。 由此看来,20031223重庆开县井喷、200492-7日重庆开县又遭受暴雨洪水的袭击、2006年重庆大旱高温和2008年四川强震可能有因果关系(见图2)。

2  点源喷发在球壳中的对流(杨冬红,2009)

潮汐震荡的特点是,在地球和月亮的中心连线上,面对月亮的地球球面上的点及其地心对称点的潮汐最大,与点源激发在球面上的震荡特征相同。这是潮汐易于激发地震活动的一个原因。本文在这里只是提出问题,并不是严格的论证。证据在于更多资料的积累[2]

 

参考文献

 

1.  Naomi Lubick (柯江华/,曾少立,杨光/). 埋藏的地震锁链[J]. 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 Chinese Edition). 2003, (5):10-11.

2.  杨学祥,杨冬红. 面波在球面上传播时的能量密度变化:由逐渐变小到逐渐变大. 发表于2008-6-19 20:44:5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687

 

 

中国地震局:智利地震将引发大量强余震

 

http://www.sina.com.cn  2010030120:1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1 (记者 孙自法)中国地震局1日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其完成的《智利8.8级地震灾害应急遥感灾害评估结果》称,根据初步掌握的地震震情、灾情资料和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结果,判断智利此次地震虽然震级大,但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将远比2010年海地地震小。

 

  预期智利8.8级地震将引发大量的强余震。根据初步掌握的遥感影像数据和其他资料,本次地震将造成严重灾害损失。

 

  智利8.8级强烈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智利地震灾害应急遥感灾害评估,包括确定工作方案、收集获取灾区遥感数据、分析和评估地震灾害损失,经过两天的工作,得到《智利8.8级地震灾害应急遥感灾害评估结果》。

 

  这份结果的内容还包括: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的智利地震烈度分布图重新绘制,本次地震在智利陆地上的地震烈度最高为Ⅷ度,且面积较大,表明本次地震的高烈度区范围较大,灾区地震破坏程度达到中等破坏。

 

  智利沿岸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大地震,1973年以来有137级以上地震发生。

 

  卫星遥感照片显示,智利此次强震灾区(Ⅵ度及以上地区)主要位于山区和海岸地带,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城市房屋主要为多层砌体、框架结构房屋和1-3层的一般住宅房屋,大多数房屋建筑物总体表现良好,抗震性能比较好。

 

  中国地震局根据震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供的信息,以及对灾区地震震情、灾情等的初步分析判断,采用宏观地震损失快速评估方法对智利8.8级地震灾害损失进行了评估,评估所依据的地震烈度区依据USGS所做的结果,地震易损性依据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工作所统计的结果。计算结果为死亡人数950-4400人,直接损失为113亿美元。考虑到估计模型、数据等的不确定性,预计实际死亡人数为数百至数千人,直接经济损失为100亿至300亿美元。()

http://news.sina.com.cn/w/2010-03-01/201317146954s.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8801.html

上一篇:低温和潮汐组合对比
下一篇:责任感:迟发海啸预警和高估海啸威胁都有错
收藏 IP: .*| 热度|

2 钟炳 毛克彪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