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艺术从“稍微”两字开始 精选

已有 6696 次阅读 2010-2-23 08:23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艺术, 托尔斯泰, 稍微, 无限小因素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一生除了给世人留下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许多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外,还给我们留下一部非常有价值的理论著作《艺术论》(又翻译为《什么是艺术》),这部著作在评析许多音乐、绘画和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常简明的关于艺术的见解,说:“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这部书给我们很多艺术的启示,其中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他认为“艺术是从‘稍微’两个字的地方开始的”。
        列夫•托尔斯泰先给我们讲了一个俄国画家的故事,他说:“勃留洛夫替一个学生修改习作的时候,只在几个地方稍微点了几笔,这幅拙劣的而死板的习作立刻就变得生动活泼了。一个学生说:‘看!只不过是稍微点几笔,一切都改变了。’勃留洛夫说:‘艺术就是从这个‘稍微’两个字开始的地方开始的。’他这句话正好说出了艺术的特征。”接着列夫•托尔斯泰从音乐表演的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认为当乐曲中某个音的无限小的中心被抓住时,以及某个音延续得正好像所需要的那么长时,以及当音量不太强、也不太弱,而正好达到所需要的程度时----只有这时候,音乐表演才是艺术。谈到文学,托尔斯泰则说:只有诗人找到那几个唯一正确的安排方式,艺术才开始。他这里对文学的无限小的因素没有展开来说,说得最具体的可能是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他说:“不论作家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满足于‘差不多’,决不要利用蒙混的手法,即使是高明的蒙混的手法……”。
        勃留洛夫、托尔斯泰和莫泊桑这些话,让我们联想起大家耳熟能详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例子,“到”、“过”、“入”、“满”等都不能令王安石满意,他是在走出船舱之后,看见了江南的满眼新绿之后,最后他找到那个“唯一”的“绿”字。他是根据什么找到这唯一的动词的呢?他是在亲眼感觉到绿色之后、摸到了他对江南风景的感情脉络之后,才找到这了形容词来代替这唯一的动词的。王安石改诗给我们的启发是,无限小的因素在感觉中、感情中,而不是在冥想苦思中。
        托尔斯泰的《艺术论》对艺术的给出的原则是:“所有一切艺术都是一样:只要稍微明亮一点,稍微暗淡一点,稍微高一点,低一点,偏右一点,偏左一点(在绘画中);只要稍微减弱一点或加强一点,或者稍微提早一点,稍微延迟一点(在戏剧艺术中);只要稍微说得不够一点,稍微说得过分一点,稍微夸大一点(在诗中),那就没有感染力了。只有当艺术家找到构成艺术作品的无限小的因素时,他才能感染别人,而且感染的程度也要看在何种程度上找到这些因素而定。”
        托尔斯泰的艺术从“稍微”两字开始的理论,已经是古典的理论。我们面临一个如何对待这个古典的艺术原则,是继续遵循它,还是摒弃它?在今天带有浓厚的商业操作的所谓“娱乐至死”的后现代的作品中,已经不配用这些“稍微”论、“唯一”论来评判了。后现代的一个口头禅,就是“怎么都行,怎么都可以”。“差不多”或故意扭曲,漏洞百出或怪怪奇奇,成为后现代艺术家的家常便饭。我们是否应该从托尔斯泰所规定艺术尺度解放出来,不能再用托尔斯泰的艺术尺度去衡量今天的艺术作品?更进一步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调换艺术口味,来适应今天的“娱乐至死”的时代和新潮艺术?社会和艺术的实践的发展,将回答这个问题。 (2010-2-2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96880.html

上一篇:五十年代的人情
下一篇:启功先生一席书法谈及其启示
收藏 IP: .*| 热度|

4 周小洁 卢洪健 唐常杰 左正伟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