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关注12月2-4日强潮汐组合:冷空气继续东移

已有 2992 次阅读 2009-12-2 08:26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潮汐组合, 冷空气活动

关注12月2-4日强潮汐组合:冷空气继续东移
[ 2009/12/2 8:12:00 | By: 杨学祥 ]
 
0

冷空气继续东移 中东部地区大雾将逐渐消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2日07:42  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持续的大雾天气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交通影响的同时,也使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受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今日(2日)开始,中东部地区大雾将逐渐消散。【点击此处查询72小时天气】

  华北江淮等地大部今明将降温4-6℃

  昨日,随着冷空气东移南下,西北地区14时气温较11月30日14时出现了明显下降,四川、甘肃、宁夏以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都出现了3-5℃降温,甘肃天水市、四川马尔康县等地还出现了7℃降温。

  目前冷空气的前锋已经移动到了华北地区,预计冷空气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其影响,受冷空气影响,未来两天,青海东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东部等地将出现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大部、华北、东北等地将有4-6级风,新疆山口地区风力可达 7-8级;冷空气过后,上述地区气温将下降4-6℃。

  此外,从3日开始,受另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将有4-6级偏北或偏南风,冷空气过后,上述地区气温将下降4-8℃,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12℃,内蒙古东北部、东北等地有降雪,其中,东北的部分地区有大雪或暴雪。

  今晨北方能见度明显改善

  今天05时,我国中东部地区仍有大雾天气,其中天津、南京等城市还出现了能见度不足100米的浓雾。不过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地区西部的大雾明显消散,能见度明显提高。

  11月22日以来,持续的大雾天气不仅给中东部地区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同时出现的空气污染状况也对大气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因为大雾天气气层稳定,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致使空气流通不顺畅,污染物积聚,特别是烟尘等大量堆积,可吸入颗粒物指数居高不下,成为污染天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据了解,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是指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扬尘、工业企业排放的烟尘以及汽车尾气等,该污染物因容易被人吸入体内而对人体存在威胁,尤其是对呼吸系统影响较大,可能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发作等疾病。

  今天此次冷空气所经过的西北、华北、东北和黄淮等地,大雾将逐渐被驱散,空气质量也将有明显提高,当地居民可以走出家门,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当然,若冷空气也将带来降温,外出的人们务必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09/1202/49340.html
                         2009年12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由于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时间间隔不超过3天,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和2010年7月至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逐渐加强,可激发冬季和早春的寒潮,使流感爆发达到高潮。

由于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时间间隔超过3天,2010年4月至6月为弱潮汐时期。春季中后期冷空气活动较弱,变暖和干旱的可能性大,需提前做好准备。2009年12月的潮汐组合如下:

潮汐组合A:2009年12月2日为日月大潮,3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5.77235度,4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叠加,为本月最强潮汐时段,潮汐南北振荡最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激发寒潮的可能性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181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5478.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现象将持续至明年第一季度(转载及评论)
下一篇:全球增温平台与增暖协议捉迷藏:拉马德雷周期
收藏 IP: .*| 热度|

1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