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紫坪埔到映秀:水上救灾通道如何被打通(转发)

已有 5461 次阅读 2008-5-27 00:23 |个人分类:自言自语

紫坪埔到映秀:水上救灾通道如何被打通(转发)

2008.05.26

昨天《四川日报》特别报道《打通水上生命大通道》讲述了打通从紫坪埔到映秀的水上救灾通道的故事。原来这是现代大禹们立下的又一功劳。

这样看来,紫坪埔水库的修建,在实际中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当初沸沸扬扬的反对意见,看来也应该反思一下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四川日报》5月25日《打通水上生命大通道》报道:
http://www.sichuandaily.com.cn/2008/05/25/20080525717114443946.htm

****************************************************************
打通水上生命大通道(转发)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2008年05月25日 星期日 特别报道(10版)

  汶川地震,公路交通中断,外界通往汶川的救灾通道陷入困境。危急关头,水利部门挺身而出,迅即响应,在紫坪铺水利枢纽向汶川一线———

极限任务


  四川省防汛办值班同志记得很清楚,而且也很难忘记———5月13日晚23时半,省防汛办接到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令,要求紧急组织冲锋舟。厅领导也给防汛办打去电话,要求他们“克服一切困难,按指令到位”。
  这个通知的背后,是一件举国瞩目的大事。
  5月13日,一天前刚刚发生里氏8级地震的汶川灾区的救援工作,因陆路交通阻断而全面告急。在通往汶川的关隘———紫坪铺大坝,集结了大量赶来救援的队伍,但,难越关山。
  震后即连夜赶赴紫坪铺的水利部副部长矫勇、总工程师刘宁及随同专家吴志诚,会同守在紫坪铺的四川省水利厅厅长冷刚、副厅长胡云、总工程师张强言研究决策:迅速从紫坪铺公司调设备打通坝旁公路,在水库建立码头,从水利部门调运冲锋舟,打开紫坪铺到汶川的水上通道!
  “省防汛物资仓库有24艘”,谭小平心里有数。另外,立即从其他各处征调———一艘,两艘,三艘……谁都不打折扣,不讲条件,15艘冲锋舟又有了下落。
  船有了,怎么运过来?此时,大规模的救灾正在紧张进行,这个时候要找装载冲锋舟的车辆,是件异常困难的事情。于是,厅长冷刚拨通一个个电话……终于,得到温江区委、区政府和水务局的全力支援:7台装载车即刻赶赴。
  船有了,车也有了。可24艘新冲锋舟谁来驾驶?
  当晚值班的省防汛办副主任岳雷着急了———操舟手一早就要到位。时间紧不说,主要问题是操舟手没有现成的,因为操舟手都是委托各机动抢险队等专业部门培养的。岳雷不停地往非灾区打电话,先从近的地方找起,结果一直找到了四川最东面的市———达州。凌晨2点多,达州市政府接到了报告……
  早晨,紫坪铺。39艘冲锋舟,到位;15名随船操舟手,到位;27名从各地征调的操舟手,也到位!
  通往临时码头选址的公路,由于塌方量巨大,还在艰难掘进。
  大军集结,车水马龙。陆路进不去的救援人员和部队已经急不可耐,因为汶川的百姓在盼着啊。
  情急之下,这些汉子硬生生把一艘艘冲锋舟从几十米高的坡上抬了下去。
  于是,救援部队、操舟手如虎下山。
  9个小时,水利部门完成了极限任务。
  后来,一位省领导在大坝上对笔者深有感触地说:“水利部和水利厅的同志做了许多工作,其中冲锋舟水路救援和紫坪铺大坝的安全是天大的事。”
  后来,灾区的老百姓在码头上对负责调度的水利部门同志说:“看见船,就知道救星来了!”
  
生命之舟

  船下水了,下一个问题就是协调调度。
  中午,紫坪铺公司全力把路打通。码头上有多少支队伍要进去,谁也数不清。军队、武警、医疗队、抢险队、志愿者……人人都是赤胆忠心,个个都是如箭在弦。
  灾区里面的群众,也已经望眼欲穿。
  可是,欲速则不达。没有人穿针引线,可能会把这张救生网织成一团乱麻。
  吴壬生就是这个时候被授命的。
  码头上,吴壬生总是忙个不停。笔者感到打扰他于心不安,就记住了他的三句话:
  “落实水利厅指示,不辱使命。”
  “水利部门从领导到我们,就一个任务———干实事。”
  “多跑一趟就减少一点伤亡。”
  坚持连名字都不说的他,直到5天后再度与笔者在四川水利抗震救灾指挥部相遇,才被磨开了口。
  军人出身,性格耿直,有正气,忠诚,防汛抢险经验丰富。这就是他留给笔者简单但又足够了的印象。
  他是省防汛办的调研员,码头上人称“吴调”。
  干惯了防汛抢险的吴调,到码头自然干起了协调工作。后来,研究码头成立个协调指挥机构,这是个险活儿,还是吴调挑了这担子,他是真爱干。
  吴调把人员分成了6个组:治安组,负责码头管理,严格维护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由“穿军装的”负责;医疗组,急症救护,轻伤处理,转运伤员,必须是“驻扎码头的医疗单位”负责;水上运输组,水利部门承担,主要是操舟手;物资搬运组,志愿者负责;担架组,部队负责;“下船组”,负责搬运冲锋舟。
  各自为政的队伍逐渐井井有条。
  吴调带着的几个人,防汛办物资处副处长代辉是其中的一个。他脸上脱皮了,是风吹日晒留下的记号。“第一天晚上没得吃,没得住,附近的都江堰是重灾区,什么都没有,司机师傅夜里赶回成都搞了点吃的,30多人吃了这么一点干粮。”他双手比划了个碗口,“第二天晚上才找了一辆车休息,三天三夜没睡觉。”“我是一个公务员,这是本职,没得啥子喽。要说真正感动,看见灾民最感动,看见领导那么干最感动。”他的话川味特浓。
  “没有最苦的事,见到灾民什么都忘了。”吴调偏不叫苦。
  他心里也急,可是得稳着。有一对在上海打工的汶川夫妇,听说地震,一路奔回汶川找女儿,却在码头上被吴调拦住了,急得失声痛哭。
  吴调说起这事儿,神色有些黯然。
  “好在广播了,那个学校的校长说学校没有死亡一个人。”这才令人宽慰。
  截至发稿时,冲锋舟码头“没有死亡一个灾民,没有损坏一条船,没有损失一个士兵,保证了全程顺利,保证了任务的完成。”
  码头上的水利职工刘天冬参加救灾,没想到赶上这样一个任务,“水利成了打通汶川救灾通道的主力军”,他说:“这辈子值了,很光荣。”

生死时速

  “刚到紫坪铺就下水了!”刘承祥说,他是早晨赶到的操舟手之一。
  他所属的成都市防汛机动抢险队,是四川省防汛部门6支专业抢险队之一。
  用专业的角度衡量,刘承祥是“教练级”的。
  紫坪铺冲锋舟码头到映秀镇、汶川县城一线,弯多峡窄,山长水远,水面时有漂浮物,水下隐藏暗礁,何况余震不断,两岸山坡滚石、塌方时有发生,一路十分艰险,对操舟手的技能要求很高。特别是运送灾民,谁也不想让有幸逃生的人们再蹈险境。
  从紫坪铺到离映秀较近的阿坝铝厂临时码头,来回要一个半小时。
  刘承祥第一天跑了5趟。“放下战士就有灾民上来,放下灾民就有战士上来”,接连不断,循环往返。
  这也是令人欣慰的地方。这条水道太珍贵了:救援人员、物资、灾民,几乎全是由这条生命通道进出来往的。若没有这一条通道,汶川的伤痛将更为巨大。
  所以,刘承祥他们,都想和时间赛跑。
  船速不能快,就只能提高效率,争取多跑。
  没有时间表,只有天亮和天黑。一天下来,手臂麻了,手上全是泡。但还恨为什么天要黑。
  “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想赶快送人。看见灾民受伤了,着急。”
  怎能不急。第一趟进去的时候,沿岸基本上都是三两成群的灾民在等船接送,“山上不断有人奔跑呼喊”。后来,灾民越来越多。
  5月15日,笔者随冲锋舟至阿坝铝厂时,这个根本不能称之为码头的河岸聚集着数百人,尽管冲锋舟来回往返,但灾民还是在不断聚集。
  “人多是好事。”这简单的一句话,蕴含了灾区的几多酸楚。
  有人拿着照片找到操舟手们,“爸爸去钓鱼了,现在还没回来……”刘承祥他们留意了许久,还是不忍心说出结果。
  刘承祥每次能运12~14人。每天,他能送进去六七十名救援队员,运出来等同数量的受灾群众。
  受灾群众大多来自汶川县城及周边乡镇,以映秀、漩口、水磨等地居多。家人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情况很多。他们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压不得“最后一根稻草”了,安抚和安全工作都需要操舟手来做。刘承祥每次开船前都会讲解安全乘坐事项,以免引起意外的恐慌或者事故。滚石、余震他都碰上过。
  灾民在岸边等船;到达彼岸后,还是等船———等船把他们的亲人运来。走上临时码头高高的岸坡,在许多灾民急切的眼神里,看得到他们印在一艘艘来船上的企盼。
  冲锋舟是他们灾后的第一个希望。
  短短的几天,冲锋舟已经运出伤员和灾民2万余人,运入救援人员2万人、物资45吨。从开通起,紫坪铺到汶川水路救灾线路被称作“生命大通道”。
  “生命大通道”的开通运行,集中反映了水利部门决策有效、保障有力、调度有序和团结协作的应急机动抢险能力,更是“献身、负责、求实”水利行业精神的现实践行。
  (马加 朱光荣 蒋文 文/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26788.html

上一篇:大禹治水真相?
下一篇:耳闻不如一见:被家长指为豆腐渣工程的教学楼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