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隐形“利益链”扰乱食品安全

已有 3719 次阅读 2009-10-29 15:45 |个人分类:环保呐喊|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食品安全, 利益链, 瘦肉精, 食物链, 小料

蒋高明

本文2009年10月29日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有删节

  为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我们引领农民用秸秆养牛,但售牛时却出了怪事:买牛客户到农场后,先问喂“小料”了没有?看到我们养的牛肚子很大(牛是食草动物啊),就给你压价,以14.8元/公斤收购;而喂了“小料”的,牛肚子小,脂肪少,瘦肉多,屠宰后利润空间大,牛贩子给出15.6元/公斤的高价。笔者带领农民养殖了130多头牛,仅仅因为诚信就损失4~5万元。吃了亏的养牛户向我抱怨,说不该听教授的。
  
  那么,“小料”是何许物也?这是地下交易的、饲料贩子们对臭名昭著的“瘦肉精”的昵称。上海、广州出现“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后,国家严厉打击 “瘦肉精”制售,一些不法商人转而将人用盐酸克伦特罗(也称咳喘素)直接售给养殖户。原来是用来喂猪,现在用到了肉牛身上。这在养殖区,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
  
  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兴奋剂,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增加瘦肉率。而要达到“增瘦减肥”效果,必须将用量提高到人用药剂量的10倍以上。因用量大、使用时间长、代谢慢,在动物体内积累,残留的药物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使人体中毒。
  
  既然国家明令禁止“瘦肉精”使用,为什么市场上依然流行呢?利益使然。让我们来剖析一下这条隐形的“利益链”。  

        黑市上销售的“小料”最初来自盐酸克伦特罗工业原粉,是在地下生产的。原粉售价每公斤高达7200元!生产原粉无疑就存在巨大的利益空间,因为市场紧缺,不愁销售,原粉供应的初级链是不会断的。由于将原粉销售给养殖户风险大,就有下一环节的药贩子将原粉做成片剂,含量是每片40微克,每袋可出售850元。这是“小料”利益链条的最初1-2节。

        经过乔装打扮的“小料”经药贩子(牲畜贩子也知道这个渠道)提价后,销售给养殖户,利益链继续延长。添加“小料”后,动物们生长加快,瘦肉率提高,毛色红润光亮;屠宰后,肉色鲜红,脂肪层极薄,这样的肉市场看好。以生猪为例,吃“小料”的毛猪单价每斤涨0.2元,一头猪200斤的猪,养殖户就能多赚40元,但成本只有十几元钱。生猪贩子在交易市场,每头还可再多赚数十元。这便是利益链上的第3-4节。

        进入屠宰场后,有些不法屠户还要对那些含有“瘦肉精”的可怜动物进行注水、或添加其它成分处理,然后再批发给肉贩销售。笔者在某地农贸市场随机调查牛肉价格,肉贩子先问我:是要注水的还是不注水的?我当时感到一愣。肉贩子嘲笑我不了解行情,他说“注水”和添“小料”是非常普遍的,客户愿意要这样的肉。消费者挑选瘦肉多、新鲜的肉,他们对肉处理是为消费者而准备的。在这种处理下,水也卖上了肉的价格。这是“小料”利益链上的第5-6节。

        含有“小料”和人工注水的所谓瘦肉最终进入了千家万户,消费者多支付的钱通过前6个“利益链”进入不同人的口袋。城市消费者是最终受害者,实际上也是“小料”利益链条的拉动者。城市消费者喜欢光鲜瘦肉。殊不知动物的生长规律,就是肥瘦相间;一块肉没有肥肉,只有瘦肉,或瘦多肥少,都是有问题的,是在养殖环节中做了手脚的。然而,我们的消费者不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消费目标,造成了自己多花了钱,买来了身体受害。

        “小料”或“瘦肉精”通过脂肪转化可达到为猪或牛“减肥”功效,但长期食用可使人体产生肌肉震颤、心慌、战栗、头疼、恶心、呕吐,甚至死亡。2006年,瘦肉精在上海曾引发了几百人中毒,两百余人住院治疗;2009年,广州市有关部门累计接到23宗疑似“瘦肉精”病例报告,70人发病,检测出63头问题生猪;而在台湾,由于从美国进口的猪肉里含有“瘦肉精”,几乎挑起一场政治争端。

        质量检查部门能否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理论上能,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应当说,我国政府针对“瘦肉精”采取的措施是很严厉的,“瘦肉精”在中国是明令禁止的。而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瘦肉精”这类物质竟然是合法使用的。但是,“瘦肉精”检查起来难度很大,只能对屠宰前的牲口初步检验,并不能全检,这个比例一般是5%左右。检验猪体内的“瘦肉精”费用在150元左右一头,因费用高,只能是抽检;对牛这样的大型动物检查费用更高。因此,只有吃出问题来,有关部门才会重视。否则,质检部门只能例行公事。消费者更没有能力进行这样的检查。

        针对“利益链”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强烈呼吁:国家继续加大食品安全检查力度,检查改在屠宰厂抽查,到养殖户活畜抽查,从源头震慑非法添加“瘦肉精”行为;消费者要正确识别健康食品,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生长出来的动植物食物如果没有造假,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不要拿自己的健康来满足“虚荣心”;养殖户要提高警惕,不要为一点蝇头小利,损人利己,最终害己;要加大对非法食物或饲料添加剂的打击力度,还老百姓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265955.html

上一篇:在绿牛农庄赶“洋集”
下一篇:中国生态学家何时停止超英赶美?
收藏 IP: .*| 热度|

1 陈永金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