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与复合的交响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ochun 微生物的纯粹和微生态的奇妙交织成了一首奇妙的交响曲!

博文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已有 5729 次阅读 2008-5-25 12:39 |个人分类:科研生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士基础课程即将结束,政治课的期末作业是要求结合大地震,写一个和大地震有关的问题的讨论。以下是我的文章,其中肯定有一些幼稚和错误的地方   ,请大家多批评提出意见!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举世震惊的四川汶川“5.12”大地震过去已经近半个月了,这次大灾难留给了国人很多方方面面的思考,我今天想谈的是地震大灾难下我们应该思考的中国城市化的一些问题。

    这次受灾比较严重的北川、理县、茂县和汶川等都处于成都平原西部,青藏高原东部的龙门山地震带,历史上就是一个地震的多发地区。这几个受灾的县城应该说城区面积都不太大,人口不不多,而且她们大多在山脚靠水的地方建城,但这次地震灾难使这些地方受灾严重,北川县县城毁于一旦,需要另外选址建城。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进行才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怎样建设才能抵御各种人为的、自然的灾难的冲击?我认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要在探索和实践中走自己的道路,照搬别国经验和放任自行发展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西方工业革命后,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并沦为靠出卖劳力为生的产业工人,西方城市化也随即开始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现在,我认为西方的城市化有其自身的特点,西方的城市化也是在符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慢慢发展的。首先,西方国家城市众多,分布较广,各地域经济发展较为平衡。以美国为例,其东海岸已经形成了一个城市带,各个城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相连;美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虽然在经济上有差距,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很平衡的。其次,西方国家一般来说是地多人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非农产业发达,其社会风俗便于人口迁徙。这些情况对于西方的城市化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可以为了自身的职业需要而随处迁徙,可以不必要住在城市中而居住于郊区,基本上不存在城乡二元格局等等。

    中国的城市化我认为是开始于民国初年。晚清时代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封建时代的城市格局:大城市就是横竖多条街加一圈城墙,县城就是两三条街,乡镇就是一条街,然后就是星罗分布的各个村庄农户。民国后才开始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开始出现各种很详细的社会分工,开始出现产业工人,出现农民向城市的流动(我爷爷就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从重庆的郊区巴县农村来到重庆市区,并作为一个裁缝在城市中生存下来)。改革开放后,可以说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期,但是,但是我认为这进行的是一种过快且不平衡的城市化,在当时条件下这样的城市化也许有一定道理,但是现在是该好好思考并转变的时候了,中国的城市化要走自己的路,要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

    那么,现在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第一,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什么?我认为这个问题是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核心问题,它决定了我们究竟应该选择怎样一条城市化道路。我国现在最大的国情就是:人口巨大,经济落后。中国有13亿多人口,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量,13亿人口的温饱温饱问题经过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和努力在得以基本解决,那么13亿人口的小康和城市化问题该是多么巨大的一个问题啊?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和欲望,这种欲望是不可压制的,所以,13亿人口的小康和城市化是必然的,是我们肯定要走的道路。

    中国还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虽然总量上来看处于世界前列,但是平均下来就少得可怜了,而且贫富差距和地区不平衡也比较明显。中国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不发达,没有城市化的地区,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极度低下的。这部分人口的城市化应该怎样进行也是一个问题。如此巨大的人口和如此落后的经济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必定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化,并且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持续很久时间。

    第二: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有哪些特征?按照我的设想,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应该包括以下的方面

    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城市化的基础。我认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城市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好的基础设施才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城市,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交通、教育、医疗、水电气等。而在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则主要是指交通设施的建设,包括方便的高速公路及国道、公交化的城际列车、低廉方便的航空网络等。

    2,城市定位差异

    由于自古以来封建王权及其权威的需要,我国的城市负担的角色可以说是太多,这样的情况是不适合于中国的城市化的。比如北京,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北方的经济中心,一个城市赋予了太多的功能后导致的后果就是城市不堪重负,缺少发展空间。据说现在北京这张大饼已经摊到了6环了,大有向河北进军的态势,这样的超大城市从生态上来讲就是不稳定的,也是不和谐的。

    近来可喜的看到这种“全能城市”有一定的改观,党中央有意扶持天津取代北京的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其实这样的城市分工在我们国家应该更多更好的进行下去。比如我们西南的两大城市成都和重庆,大家都在为这个西南王争个不休,其实我觉得这两个城市是互补的,两个城市的任务不是要争个你死我活,而是要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带动一批城市带。比如成都可以偏重于服务业和金融业及教育业,并带动成德绵城市带;重庆偏重于重工业和重化工业,并带动川南及库区城市带。但是现实情况呢?成都为了一个千万吨的炼油工程争了多年并最终成功了(地震后不知会怎么样);重庆也提出要做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这些其实都没有必要,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可以了。这点我觉得香港做得很好,她就是远东的经济中心,自由港,是外国企业进入中国的跳板,其城市定位相当明确。长三角和珠三角也应该是同样的情况,在半径为500公里的城市群范围内,我认为要做好这些城市的定位的分工,不要为了面子,为了政绩而好大喜功建设全能城市,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今天,全能城市必然会导致像北京那样的超级大城市的出现,这样是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的。

    3,加大力度发展和扶持中小城市

    这里所谓的中小城市应该是指除了省会及部分副省级大城市外的市级和县级城市,我认为这是中国城市化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中国中小城市我认为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对于大多数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有种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除非在省会城市找不到工作了,他们一般是不会考虑去中小城市的。这里面固然有面子的因素,但是更多的可能应该是中小城市本事发展水平决定的。四川的第二大城市是绵阳,但是把绵阳和成都对比一下,其发展的差距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我认为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至少要有两个发展相当的大城市,若干个中小城市,就如浙江的杭州和宁波,广东的广州和深圳一样。

    其实中小城市应该是民间资本最活跃,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大城市应该作为为民间资本和民营经济服务的地方,而真正承载民营经济的应该是中小城市。这一点我比较推崇长三角的经验。我到过一些浙江的二级城市,如舟山、金华、嘉兴等,在那里我真正感到了一种民营经济的活力,企业很多,做到了真正的藏富于民。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上海的郊区:松江、嘉定、青浦、闵行等地方。这些地方我都去过,说实话,虽然在上海的市中区读了四年大学,看多了高楼大厦和霓虹繁华,但是我真正喜欢的确是上海的郊区,那是一种真正充满活力的感觉,感觉自己的事业就在这片热土上,城市和自然在这里比较好的融合了。四川我觉得也应该在中小城市大力发展这种民营经济。四川有一批基础很好的中小城市,北部的德阳、绵阳和广元;东边的遂宁、南充;南边的宜宾、泸州和内江等,都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中等城市,这些城市的发展可以带动大片的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小城市是很有必要的。

    4,加大力度发展和扶持小城镇

    这里所谓的小城镇应该是指乡镇一级的城市。我认为这个层次的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环节,也是现在最被忽视的环节。最开始我就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人口多而经济落后,在这样的一个国情下,承载中国城市化最初的、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就是乡镇。现在中国的一个情况基本上是农村的向县城迁徙,县城的向市里面迁徙,市里面的向省会城市迁徙,省会城市的向北京上海广州迁徙,这样的一个迁徙链条中独独缺少了乡镇这么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在乡镇上生活,这其实有很多的原因:基础设施的缺乏,医疗教育水平低下,工作岗位的稀缺等等。现在四川地区,一般的乡镇格局就是在公路两边有一些两三层高的楼房,一楼是门面做点小生意,二楼以上住家。乡镇的功能也很简单,基本上就是一个附近农户卖出农产品,买入一些生活日用品的地方。其实这是把乡镇的功能弱化了,乡镇没有为中国的城市化出力,是中国城市化中迷失的环节。

    那么,乡镇在中国城市化中应该担负起怎么样的一个角色和功能呢?我认为乡镇应该是接纳农村城市化移民的排头兵、农业现代化的桥头堡、民营经济及资本的发源地。可以鼓励一些生活在艰苦地区且基本单独生活的一些农户移民到乡镇,利用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鼓励村组农户移民到乡镇,乡镇的人口多了,才有发展的动力和机会。当然,光是人多也不能解决问题,可以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发展现代农业及其附属的农产品加工业,有条件的乡镇可以考虑发展一些小的民营工业,积极培育民营资本。乡镇的城市化和现代农业、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基于我国国情,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乡镇在城市化中巨大的作用,积极推进乡镇的城市化。

    5,科学规划

    这里的科学规划我觉得也有两个层次:一是国家层面上基于自然历史环境的城市规划;二是一个城市内的合理规划。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个地方的地理和历史条件复杂,这就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应该作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比如在这次大地震发生的龙门山断裂带就不宜规划中等以上的城市,在这种地理条件下首先应该是鼓励移民,鼓励大家离开这个断裂带。其次是规划一些几千到数万人的乡镇和县城,并且做好抗震措施,发展特色产业(将东方汽轮机厂建在这么一个地震带边缘就很不明智)。同样,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或者需要进行自然保护的地区首先应该鼓励移民,可以制订各种优惠政策逐步分批将这些地方的人迁移出来并使之成为城市公民。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所以这种自然移民应该把握一种自愿的原则,在优惠政策下鼓励移民,切不可强制移民。在各个层面上都要做好城市布局及功能的规划,国家、省、市、县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好相应的规划并适时适度慎重修改。

    城市内的规划也是十分重要的。以前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基本上没有科学的规划,在现在城市的快速扩张过程中,规划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它还有一些制度建设也需要加强,比如我个人就不赞成户籍制度的取消。户籍制度到现在看来还是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虽然不人道),对抑制人口的过度集中流动和抑制个别城市的过度扩张是有功劳的。比如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如果完全放开户籍制度,允许人口自由迁入这些城市,那么完全可以想象这些城市将急剧膨胀,其房价伴随飞涨,这样对社会稳定是不利的。当然,户籍制度也许不是最好的制度,将来也许有更好的制度来取代户籍制度,但是我觉得任何政策的制订都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及其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后果。

    6,人口教育和生活习俗的改变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样,造就了很多文化奇观,但是其中一些文化传统是不适合城市化的(并不是说这些文化不好,只是其不利于城市化)。比如人们的故土情结,虽然是对其生养的土地的一种眷恋,但是过度的眷恋不利于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的移民,改变这种观念需要很长的时间,也许是几代人,但是相信随着交通的逐渐发达和经济的增长,这种情况要好很多。当然,对待这种文化传统,我们的态度应该是疏导,而不是压抑。

    第三:城市化的未来

    世界在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后,社会又将走向何方呢?在我看来,现在西方的生活方式是很不科学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贪欲是无限的,如果我们在很短的几代人间就把地球的资源用完,那么人类衰亡的日子也不远了。有人说科学的发展能使我们摆脱很多困境,我觉得也许是吧!但是从现在看来,科学的发展速度根本赶不上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也许以后会出现这么一个“真空”时期,资源消耗殆尽,但是科学技术又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这样的一个时期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很难受和痛苦的时期。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觉得首先一个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控制人口。也许有人说我这种说法极度不人道,极大的侵犯了人权,但是我觉得我们人类只有这么做,别无选择。自从人类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后,人类走到了生态金字塔的顶端,似乎人类没有什么天敌了,但是伴随着这个过程,自然的平衡其实已经被破坏了。对于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其中任何一环都有抑制其发展,控制其规模的因素,但是人类强大的能力打破了这种平衡,消除了很多这样的因素,那么,谁来控制我们自己呢?也只有我们人类自己控制自己了!

    其次,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种自然和谐化的的社会,与自然友好,生态和谐。如今的城市化其实是利用人的力量改变了特定区域的生态平衡,使之形成另外一种平衡,现在看来,这种平衡还是得到了较好的维持,但是今后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展开和推进,其平衡是否会破坏还不得而知。所以,我认为在城市化后,人类社会可能会进入一个追求生态自然平衡的生活方式。不利用或者少利用人类的力量,使我们的生活和自然发展得到一种有机的平衡,这样的人类和这样的生活才是可循环的可持久的人类社会组织形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91-26589.html

上一篇:成都地震见闻
下一篇:彪悍的成都新闻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