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汶川地震应更名为北川地震

已有 6409 次阅读 2008-5-23 13:00 |个人分类:地震

下面是王红旗先生贴到潜科学论坛上的文章,我支持。张学文080523 

地震仪测出的震中不等于震灾中心,汶川地震应更名为北川地震

作者:王红旗

  地震仪测出的震中不等于震灾中心,汶川地震应更名为北川地震
  国家地震局对汶川境内发生地震的报告是: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震级为里氏7.8震级(后修正为8级),震中位置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查地图可知,该处位于汶川境内南部的映秀一带,距离汶川县城公路里程55公里,行政属于汶川县管辖。
  在百度上检索“震中”,得到如下解释:震中也称震中位置,是震源在地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用经、纬度表示。实际上震中并非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震中也有一定范围,称为震中区,一般来说震中区是地震破坏最强的地区。确定震中位置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地震仪测定的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称微观震中;二是震后调查,将破坏最厉害的地方定为震中,称宏观震中。由于震源区的物理状态和地震区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地面上破坏力最大的地点不一定正好位于震源的正上方,因而宏观震中不一定与微观震中重合。
  也就是说,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不一定重合,地震仪测定的震中与地震重灾区也不一定重合,这是地震学者和地震管理部门官员都知道或者应该知道的常识。但是,对于其它政府部门官员和民众来说,并不知道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的区别,而是被误导相信地震仪测定的震中就是地震灾害的中心区。
  由于国家地震局称此次四川盆地西部大地震为“汶川地震”,而且没有及时提供宏观震中的位置,从而使中央政府和广大民众完全相信汶川县城乃是地震灾害最重的地方,结果导致抗震救灾主攻方向的失误。事实上,汶川地震发生后,总理亲临地震前线指挥抗震救灾,当时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打通都江堰到汶川县城的道路。结果费了巨大努力,调去大批救援力量、救援机械和救援物资,用去最宝贵的72小时最佳救援期,等到进入汶川县城、建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时,才发现这里震灾远比想象的要轻的多,只有20-30%建筑物倒塌,县政府机关大楼完好无损,甚至连玻璃都没有碎几块。
  对比之下,实际地震重灾区在北川县城、青川县城和汶川县映秀镇的连线上(亦即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以及该断裂带的东侧(江油、安县、绵竹、什邡、彭州)和该断裂带的延伸线上(陕西省的略阳、甘肃省的文县、四川雅安的汉源),而真正的震中(宏观震中)乃是北川县城。事实上,北川县城正是是地震伤亡最惨重的地方,也是512大地震前不断发生有感地震的地方,以致北川中学师生已经多少有些习以为常(地震部门到那里去了?)。
  抗震救灾与打仗一样兵贵神速,但是令人痛心的是,由于国家地震局工作的诸多失误,造成512大地震初期抗震救灾主攻方向出现偏差,以致延误战机,真正的地震重灾区反而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足够的救援,许多鲜活的生命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凋谢。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国家地震局不仅要及时修正此次四川盆地西部大地震的震级,而且要及时修正震中和震名;并且在日后再报告地震发生时,还要同时预报出该地震破坏力最大的具体位置。具体来说,此次大地震应当命名为北川地震(或者北川-青川-汶川映秀地震,亦可简称为三川地震),宏观震中为北川县城。为此,有关部门应在北川县城原址建立北川地震纪念碑,以便尊重事实,给历史留下真实的记录。
  与此同时,这也是在给国家抗震救灾指挥工作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地震仪测定的震中不等于就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方,它实际上只是地震首先发生的地方。地震破坏力,也有类似“雹打一条线”、“台风眼”的“震害一条线”和“地震眼”(震中反而受灾较轻)情况。这是因为,许多地震往往是在一条断裂带上同时发生的断裂,或者是先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断裂。
  对于此次北川地震来说,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即地震断裂带的东侧(四川盆地边缘)和西侧(青藏高原边缘)的地震破坏力有着明显的差异,即青藏高原一侧(汶川县城和茂县县城)破坏力小,而四川盆地一侧(江油、安县、绵竹、什邡、彭州)破坏力大。这里面的深层原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估计与青藏高原的庞大体积及其重力有关。
  
  王红旗(重构)电话010-51843850 信箱
jdtdshj@163.com
  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重构文集080523ZL69-1800
  本文收入《重构中国发展战略》电子版一书,
  欲下载该书,可电子信联络,或者登录博客打开“下载服务”标签,
  博客地址(帝禹山河图个人主页):
http://blog.scol.com.cn/dysht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26423.html

上一篇:地震余思之五:我国科技界的“N个凡是”
下一篇:为建筑物研制智能自检设备(地震余思之六:)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