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饶毅      

博文

话音刚落:冷箭来也

已有 12946 次阅读 2009-10-5 18:17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北大, 饶毅, 生科院

 
正常的批评,有理有据的批评,负责任的批评,应该受到欢迎。即使被批评者不同意某些具体观点,也应该尊重批评者的权利。
 
成年后在中国工作过的人都知道,黑枪、冷箭、棍棒是中国社会的常事。
 
年轻人就不一定知道,而以为我和其他一些人工作太顺利了,不能相信不断有黑枪、冷箭、闷棍伺候我们。
 
有些年轻人,还成为其他人的枪手、箭将、棍子。
 
这不仅是文革时代的过去时,也是常常发生的现代进行时。年轻人最容易上当的是传所谓“内幕”。如果听到接近事件的人、或者是以前的老师、或者是家长的朋友说什么,就以为是“内幕”。其实,这些人里面,有些有利益冲突故意要造谣,有些是习惯于贬人而说风凉话,有些是妒忌而无事生非。
 
有目的之谣言,是击落做事的人,长期慢性造谣,使做事的人失去支持;有时有些造谣传谣者贬低人是为了显得自己更有“德行”。
 
无目的之谣言,有时是习惯于不负责任地非议做事的人。
 
年轻人如果不经过思考,就容易中有目的造谣者之计,或从无目的造谣者那里承接中国文化中的不负责任中伤做事者的糟粕。
 
君不见,我刚于2009年9月30日发表的“回国:全身归属和全心参与”一文中提到回国者要注意“出现莫名的黑枪…有人射出了各种冷箭…”,(http://159.226.26.14/m/user_content.aspx?id=258825)
 
没料到,话音刚落,我就被告知:有位北大毕业生10月2日贴出博客,并转到北大。
 
这篇博客列了七条,哪怕有一条是我做错的也算是讲点道理,可惜一条都没有,通篇谣言。我不准备逐条反驳,因为那样抬举了谣言。如果学生发表前向我求证,我可以每一条都回答。有些说法毫无事实基础,有些事情和我毫无关系。相比起来,这些谣言虽然不大,不很严重,可累积起来就可能有效果。不严重的谣言也给更黑心的谣言提供了基础,因为它们看起来好像互为印证。其实不过是黑枪、冷箭、闷棍相互运作而推波助澜。
 
我部分时间参与中国十二年,全时回国两年,常不避矛盾。因此,想置我于困境的人,不时出现。如果真像这篇“内参”报道的一样做事,我早就没有余地了。
 
我将这篇博客附在此,奢望多少年后,提供这类“内幕”者有机会反省自己:编排出这么多事情损人,何苦?相煎是否太急了?
 
对于道听途说者,也可以知道即使是北大校友出国说的北大“内幕”,也可以全然不是事实。
 
对于做事的人,如果碰到类似被造谣而不开心时,可以知道你们有很多同志。
 
我希望几年内,这位北大毕业留学海外的学子,学会查找资料。有些谣言,很难求证。被诬陷者也有口难辩。有些谣言很容易验证。至少将很公开的途径可以找到资料的事情,搞清楚,先查证一些事实,用来间接检验提供“内幕”者的可靠性。如果不验证公开事实,那就缺乏客观态度,而甘愿成为流言蜚语的传播者。如果要调查,可以给我email,我可以回答每一个问题。公开发表直接指责人和事的文章,却不求证当事人,这不仅不公平,而且降低了北大学子的基本标准。
 
年轻人不能给人当枪手、箭将、棍子而浑然不知。
 
等你长大后做事的时候,人家或给你分心、或釜底抽薪,逐渐使你失去基础和支持,你感觉如何?
 
这样的谣言,虽然不是最严重的,但也构成不良风气的一部分,成为落后文化的一部分。
 
年轻人,都二十一世纪了,都到西方留学了,不妨吸收些好的风气和文化,对人对己,于国于民,可能更好。
 
 
附:
 
10月2日
 
北大昏话:饶这北大两年
 
这几天回北大,在未名湖边上睡着了,梦里得到神人启示,醒来后特以记之。所以看客也就不必问是谁或谁们说的了,纯属梦里所得。此文谢绝转至北大未名以及新语丝以及各杂咬网站。
 
饶两年来,没有开过一次院务会,所以现在也不知道他到底想怎么着整体改革本科生教育。
 
砍植物动物的时候,都是自己直接跟另一饶之类说的,也就谈不上院教务会同意了(可能是怕有阻力),另外砍的报告书里写的精减理由为与Univ. of Colorado接轨。
 
饶现在和虫虫一样有自主招生(就像国际生物学奥赛那样)的权利了,于是今年招了一个在英国高中毕业的小孩,但具体特招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希望在校同志们提供消息以满足好奇心。
 
今年(09级)生科院录取分数线为全校第三,于光华和经院之后。
 
07年末,生科院把后小楼腾出来并装修一楼计划为自习室,并为此购置桌椅若干。饶上任后令人将桌椅搬至新楼一楼大厅,此为后来传颂的饶院自习室。
 
bio2K讲课的都是坐商务舱来的(其实这很正常),但每张票都要6-7w(这就奇异了,按说纽约到北京来回要是找代理4w足够了,难道是头等?)
 
饶签名售书前,专门找校宣传口的开了个记者发布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37-259885.html

上一篇:《复兴之路》的缺陷
下一篇:今年诺贝尔奖得主Jack Szostak回忆导师吴瑞的文章
收藏 IP: .*| 热度|

21 杨玲 孟津 郭胜锋 任胜利 曹聪 杨秀海 曹天德 李宁 唐小卿 刘继顺 迟菲 张涛 杨芳 贺天伟 刘晓瑭 叶剑 曹世雄 gzyang yinglu xu1987125 cnman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