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饶毅      

博文

回国:全身归属和全心参与 精选

已有 18423 次阅读 2009-9-30 09:04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饶毅
 
出国二十二年后回国,对我来说,两个原因最重要。
 
首先,回国落实了归属,与自己内心认同的国度和人民共度酸甜苦辣的生活,我也希望后代与中华民族同呼吸。
 
其次,回国参与中国的发展,将自己的工作融入祖国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使人生有高于个人的意义,和祖国共命运。
 
归属:与中华民族同呼吸是个人的幸福
 
在国外,难有完整的归属。在仍然存在或明或暗的种族藩篱的现实世界,并没有“世界公民”,归属感与国家民族紧密相关。
 
归属感不仅对于出国留学的人重要,对于后代也很重要。没有归属感的人生,即使成功,也不幸福、或不健全。至少我希望我的子孙能避免这样的问题。
 
我有个偏见,即使儿子在外国做得再好,但和中国无关,我会觉得很有缺憾。带他一道回国,让他在一般学校读书、而不是英文学校学习和成长,更好地融入中国。也带他到我小时候待过的农村,希望他更多了解中国。不少人认为国内教育对后代不好,我认为,回国对孩子是好事:国内教育种种问题无一大于失去健全的归属之问题。
 
参与:与祖国共命运是个人的愿望
 
我一直希望对中国有所贡献,无论大小。但在国外期间,很难全心参与中国的发展。
 
我在留美十年后想好:不准备退休后回国,而要在事业活跃时期,对中国有所贡献,不回国时就可以做些事情,如果回国会在50岁以前。其后十几年,我和一些朋友用部分时间在中国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事情即使很小,也希望起到良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国内工作的经历,最终体会到若想做的更好,应该全时回国,否则会成为中国和正在发生的历史剧变的旁观者。
 
作为科学和教育工作者,在中年回国,我希望自己国内的研究好于在国外阶段的。我将继续的科学生涯会积极探讨问题、摸索道路,不追求一时的观瞻,即使几十年做不出自己满意的工作,也至少知道自己切实地努力试过有趣、重要的工作。
 
我也将尽力推动良性变化,发现其他人的潜力,发挥其他人的作用。动态的中国需要很多人发挥作用,在指数增长曲线的前期做好一些铺垫工作,能为中国以后发展提供基础。
 
发展中国科学和教育,需要很多人努力。每个人不必依赖行政职位一样可以有影响,所谓“匹夫有责”:一个人回国,即使只做研究,也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方式,建设中国学术的微环境;提建议、咨询,写文章、发言,也可能起一定作用;不仅自己做事,也还在道义上和实质上支持其他人做事,让不良风气逐渐后退,促进更多的进步。
 
回国工作:坚持原则是基本要求
 
中国的环境仍需改进,体制尚需改革。
 
回国后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
 
要珍惜国家和很多人对归国人员的支持。这些支持,比以前多少代国内和回国的人都好很多。这些支持,需要克服阻力、承担责任。
 
学术上,应该和大家努力迈向根本的目标:重要的发明、重要的发现、重要的贡献。要突破肤浅的标准,要不怕有些人看不到他们所崇拜的短期结果而给沉下心来做学术的人喝倒彩。
 
令人不快的事情肯定会有,但是也比以前有改进。条件落实不够快,但是比西南联大时期没有条件要好多了;出现莫名的黑枪,但是比六十年前倒在真枪下的遭遇要好多了;有人射出了各种冷箭,但是比五十年前反右批斗要好多了;友人误伤或因一时情绪而不顾相同理念闹意气,比四十年前文革中家庭揭发好多了…。
 
时下遇到很多问题,我们需要坚持原则。要批判性地建设而不能简单地抱怨;要忍辱负重而不能和坏事同流合污;要发展具体的局部但不能小集体土围子主义;要有正义感为下级利益说话但不能为了掌声而迁就;要有脊梁但不是单纯对抗上级;要做实事但不能为了讨好外行;要联合理念相同的人但不能因为个人情绪造成内耗…
 
我相信,不同时期归国的学者和国内学者团结起来,建立有良好规范的学术群体,以事业为导向,各尽所能,一定能在本世纪内使中国的学术和教育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而且能推动人类的进步。
 
《光明日报》2009年10月1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37-258825.html

上一篇:放松点,好玩
下一篇:《复兴之路》的缺陷
收藏 IP: .*| 热度|

30 张海权 武夷山 储诚进 郭崇慧 王芳 艾云灿 王应宽 刘进平 赵明 王德华 罗帆 马中良 吴电明 张亮生 杨秀海 杨海涛 李宁 唐小卿 张丽娜 王力 马光文 杜向军 周家喜 吴锦宇 刘晓瑭 李毅伟 张林 gzyang yongmengjing xu1987125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