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精确性不是科学知识的普遍特性——从传统中国哲学的认识方法谈起 精选

已有 6904 次阅读 2008-5-17 18:24 |个人分类:逻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知识, 精确性, 认识方法

   

“道”是传统中国哲学中各家各派共同使用的普遍范畴,“谋道”乃是传统中国哲学的使命所在。

 

《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是有形事物或事物现象,“道”是有形事物的整体或事物现象的总和——用老子的话来说,“道”是“众妙之门”、“天下母”;用韩非的话来说,“道尽稽万物之理”;用朱熹的话来说,“总天地万物之理谓之太极”。因此,对“道”(“太极”)的认识,就是意味着要穷尽“天地万物之理”。然则,如何才能达到对“道”(“太极”)的认识呢?对此,朱熹曾说:

  

今人务博者却要尽穷天下之理,务约者又谓反身而诚则天下之物无不在我,此皆不是。且如一百件事,理会的五、六十件了,这三、四十件虽未理会,也大概可晓了。”(《语类》卷117

 

这里朱熹提到了关于“道”(“太极”)的三种认识方法:第一种是“务博”——“尽穷天下之理”;第二种是“务约”—— “反身而诚则天下之物无不在我”;第三种是“类推”——“如一百件事,理会的五、六十件了,这三、四十件虽未理会,也大概可晓了”。

 

从理论上说,既然“总天地万物之理谓之太极”,当然必须“尽穷天下之理”,才能达到对“道”(“太极”)的认识,因此,上述三种方法中,只有第一种才是最理想的方法,但是在现实中,谁都不可能做到“尽穷天下之理”,所以它又是最不可行的方法。从传统中国哲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事实上只有“务约”和“类推”两种方法才是真正受到重视的。

 

“务约”的方法起源于老子。老子主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按:这里“母”与“子”分别指“道”与“万物”),认为必须“得道”才能“知物”。这种方法后来被庄子发展为“以无知知”——必须放弃“知物”才能“得道”,这便是庄子所谓的“体道”。嗣后,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荀子又提出“体常尽变”之说,以为“体常”(“体道”)是“尽变”(“知物”)的必要条件,唯其“体常”(“体道”)才能“尽变”(“知物”),显然,这又回到老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的路子上了。也正是受此启发,作为荀子的学生、在思想上“归本于黄老”的韩非遂提出“明君贵独道之容”的政治思想,主张建立“执一统众”的君主集权制度。 

 

“类推”的方法起源于孔子。孔子主张“为仁”当“能近取譬”,也就是“爱人”要推已及人。这种“为仁”之方蕴含视人如己的“人己统一”观,正是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发展出视人视物皆如己的“物我合一”观,所谓“万物皆备于我”者是也。由此观念出发,孟子提出“反身而诚”的主张,认为“尽其心则知其性,知性则知天矣”。这里“心”、“性”、“天”实指“我”、“人”、“万物”,其“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方法实为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类推方法。正是基于孟子的“物我合一”观,北宋理学家张载进一步提出了“民胞物吾”的“天人合一”观,只是张载并未将此观念贯彻于其认识论,在认识论上他提出“德性所知”和“见闻之知”,认为这两类知识分别来自于不同的认识方法——“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这实际上是抛弃了孟子的类推方法。而朱熹则不仅在世界观上继承了张载的“天人合一”观,更在认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类推方法,他所提出的要求认识主体在“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积累”基础上达到“融会贯通”以至于“万理皆通”,最后达到“自明而诚”的“格物穷理”之法,实际上乃是把孟子的类推方法倒置过来,变成了推物及人、推人及己的类推方法了。

 

应该说,以朱熹为代表的“格物穷理”派的认识方法,是比较接近于近现代科学的,其“积累”与“贯通”与科学上基于经验的归纳法有其一致性。近现代的科学归纳法也不是在“尽穷天下之理”之后来进行归纳推理的,其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其情形也不过是如朱熹所说的那样“如一百件事,理会的五、六十件了,这三、四十件虽未理会,也大概可晓了”。

 

既然“尽穷天下之理”不可能最终达到,基于科学归纳法的对于未知事物的认识就只能是属于“大概可晓”的范畴。由此看来,科学知识的“精确”是也只能是相对的,其“精确”的程度乃是取决于客观事物结构的复杂程度及由此决定的它的变化的多样程度。迄今为止堪称“精确”的科学知识,其实只是对那些结构极为简单从而变化极少的客观事物的认识。现代科学界对所谓“精确知识”的普遍崇尚和与之相应的对所谓“形而上学”的“模糊知识”的普遍拒斥,其实不过是要求人们的认识局限在那些结构极其单纯以至于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恒定事物的领域,而反对人们去从事对那些结构复杂、变化多端的客观事物的认识,或者要么就是把复杂多变的事物加以人为的剪裁(抽象),以主观的单一性来取代客观的复杂多变性——后者实际上是要求人们放弃对客观知识的追求,抑或用主观知识来取代客观知识

 

知识之是否科学,不应以是否“精确”为量度,而应以是否“客观”为量度。客观对象的复杂多变程度决定科学知识的精确程度,其复杂多变程度愈高,关于它的科学知识的精确程度就愈低;反之亦然。然而无论其精确度如何,只要与事物的实际相符,其知识便是科学知识。客观知识是科学知识区别于一切非科学知识的根本特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25642.html

上一篇:北川刘汉希望小学幸免于难的奇迹说明了什么?
下一篇:赈灾捐款何必如此“作秀”!
收藏 IP: .*| 热度|

1 陈儒军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