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和谐型有机农业大有作为

已有 5105 次阅读 2009-9-18 07:05 |个人分类:环保呐喊|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和谐社会, 有机农业, 有机农场, 人与自然和谐

蒋高明
 
最近,经法国朋友介绍,我认识了北京绿牛农庄的陈女士,并应她之邀驱车前去看了位于顺义区的有机农庄,感觉不虚此行。从外表看,这个农庄似乎很土气,但内涵却很丰富,很有文化味。陈女士和她的丈夫曾长期在美国居住,在北京发展有机农庄和有机西餐馆有五六年历史,如今已经小有规模了。
 
农庄占地80亩。用自然传统的办法经营农场,种植玉米、花生、枣等作物和果树;并有部分大棚蔬菜(因会员需要冬季蔬菜,也采用有机种植模式);养殖5头奶牛(牛的饲料来自作物秸秆)、200多只鸡、4头猪。奶牛和猪用电围栏圈着,没有厚厚的围墙,感觉人、动物、庄稼、果树、树木等非常和谐。
 
我们去参观的时候,农场里正在收花生。花生籽粒比较饱满,但因为没有出垅,刨花生比较费劲,产量不如使用农药化肥的高。再加上是刚停止化肥使用,地力没有恢复,没有踩上去“海绵”的感觉。如果地力彻底恢复了,产量将会接近常规。
 
有机农场里的农产品明显质量高,自然价位就上来了。他们采取“会员制做法”:每个会员年会费,仅提供有机蔬菜1项,3口之家就需交1.6万元。会员多为白领层,以老外为主。现在已经发展了17户常年会员。农庄每周固定送货上门,蔬菜为农场产的时令菜,严格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添加剂、转基因。
 
有机农场还给会员提供周末休憩,体验农事的机会,同时增加了会员之间的交流。许多艺人在这里展示他们的手艺,如画家、摄影家、作家在这里创造他们的作品,有些直接在农场展示。农场里的厕所很有特色,是一个美国老科学家设计的旱厕,经过蚯蚓等转化成无臭味的肥料,尿液经过生物作用后也变得无臭味,直接成为庄稼和蔬菜的肥料。会员们还可将家里的“厨余”带来让蚯蚓转化,变成农场里的肥料。
 
除了农场,陈女士还经营一个西餐馆、一个食品加工厂,用的原料来自农场。80多亩地除提供10个农民、3个厨师、2个司机常年就业外,陈女士还可赚几十万元。每年给农业工人发工资就花出去20多万元,显然,钱是那些会员和城市消费者带来的。消费者口袋里的钱通过有机农庄和西餐厅这样的平台,分配到了比较贫寒的农民那里,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在这种模式下,城里有钱人通过消费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同时修复了受污染的农田生态系统;动物、植物免受添加剂、农药、除草剂之苦。环境改善了,食物链重新建立起来,生物多样性大大提高了。
 
有机农业因为没有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添加剂,全国生产这些“有害”物质就少了。长期下去,耕地将变黑、变肥。因用量大幅度减少,许多严重污染环境的农药厂、化肥厂可“关停并转”,环境将得到改善,温室气体排放将减少。如果中国30%~50%的农业实现了有机种植,那么,中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将得到质的飞跃。
 
也许有人认为在这样的模式下,中国农田里生产的东西养不活14亿人。其实不然,不是生产得少了,而是增多了。其秘诀在于,原来被烧掉的秸秆,变成了牛肉、牛奶、牛粪、天然气(沼气),整体能够用作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蛋白质增加了。全国有7亿吨秸秆,如果充分利用起来,按照我们的前期试验,相当于得到1亿吨活牛重,以54%的出肉率计算,等于5400万吨纯牛肉,或2.7亿吨粮食(1斤肉相当于5斤粮的营养和热量),扣除育肥过程中消耗的1亿吨粮(玉米),净增粮食1.7亿吨。
 
再来看60亿亩草原恢复生产力带来的粮食节约。我们作过这样的“极端”试验:如果草原自由散养柴鸡,即使没有任何饲料补充,1亩草原上的草籽、草叶、昆虫等也能够满足至少1只鸡生存,且对草原基本没有破坏。这样再算下账来,全国还可以增加31.5亿公斤纯有机鸡肉,相当于0.158亿吨粮食。有机鸡将卖上很好的价钱,城市消费者的消费将带动草原保护。
 
上述两项“增加”的粮食之和为1.858亿吨,等于全国粮食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7%。没有任何一项常规农业技术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增产效果。有了这些增加的“大粮食”,中国人不仅能够吃饱,还能够吃好。因此,中国未来农业是要向秸秆要粮,向草原要粮,向农民的勤劳要粮,即“畜南下、禽北上”。在生产过程中带动亿万农民就业;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用自己口袋里的钱恢复我们日益退化的生态环境;消费者多花的钱换回了健康。
 
最关键的是,有机农业增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和谐。因为有机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力,收入增大调动了农民的种地积极性;城市消费者理智消费保护并修复了中国退化的生态环境,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农民也成为一种固定的职业,社会将实现最大的和谐;财富通过有机产品实现再次分配。这样的模式,在我们这样以农业为主的大国推广非常有必要。
 
《科学时报》 (2009-9-18 A3 周末评论)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256313.html

上一篇:体验京郊有机农场---绿牛农庄
下一篇:福建南靖土楼群纪游(图)
收藏 IP: .*| 热度|

7 武夷山 李万峰 杨秀海 陈国文 刘畅 柳东阳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