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胜利的编辑之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sl Email: silei10@sina.com

博文

我国科技期刊的参考文献和被引用情况统计分析 精选

已有 8017 次阅读 2008-5-15 16:07 |个人分类:博主论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随着文献计量学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广泛运用, 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论文的被引频次日益受到广大科研人员和期刊编辑的关注. 然而, 我国科技期刊在国内外检索系统中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均十分不尽人意. 由于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是通过对期刊中参考文献的统计和计算求取的, 因而特定检索系统所收录的相关期刊数量对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 在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检索系统中, 由于我国的科技期刊被收录较少, 且具相对低的学术影响和显示度, 因而可能导致其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普遍不高的现象, 但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DIC)的检索系统中, 所收录的均为中国科技期刊, 二者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仍然普遍较低, 这就不免令人思索其中的原因.
参考文献统计分析
1998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1286种期刊的引文统计表明, 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为6.58, 其中被引用的中文文献的平均次数为2.79, 中文期刊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只有1.63, 与1997年国际知名期刊Nature所刊发表的879篇论文的平均参考文献数27.84相差甚远.
由于期刊的影响因子实际上是通过对参考文献的统计和计算求得的, 因而论文中的平均引文数与相关期刊的影响因子有着直接的联系. 1998年度我国部分学科论文的平均引用文献数与平均被引率同样表明, 二者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可见, 引文数的提高是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普遍提高的前提.
参考文献中所含外文引文率的计算表明, 外文参考文献已在我国部分学科的期刊中占据主导地位, 如1998年基础医学类论文的外文引文率高达76%, 生物学、化学、临床医学和电子通讯类论文的外文引文率均在65%以上. 这表明外文文献在我国的科研活动中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外文文献的转引问题在我国部分科技论文中比较突出. 外文文献的转引一方面表现为作者阅读的是中文论文, 但引用的却是其中的外文参考文献, 如笔者在论文的加工过程中有时需要与作者核实文献时, 就多次遇到过作者找不到有关文献或如实说明是转引自某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情况; 外文文献转引的另一方面表现为作者阅读的是中译本, 引用的却是原著.
被引用情况统计分析
        利用1998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光盘版)统计的5个学科综合性刊物的被引情况表明, 1998年这些刊物的被引频次高峰值多出现在1995-1996年(即刊物出版后的2-3年), 比欧美国家科技期刊的被引高峰期大约滞后1年, 这可能是我国科技论文出版时滞相对较长的直接后果. 这也表明, 目前各检索系统所采用的影响因子计算方法(假定论文在出版后的1-2年达到被引用高峰)可能部分地掩盖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数学学报、物理学报、化学学报、地质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的自引统计发现, 作者自引和刊物自引在上述5种期刊的被频次中均占有很高的比例, 且具以下二个较明显的特点:
        (1) 刊物的出版年代愈近, 作者自引率和刊物自引率愈高, 反映出刊物影响的辐射速度较慢;
        (2) 作者自引与刊物被引频次具显著的正相关, 由此所计算的作者自引对相应刊物1998年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 数学学报: 82.6%、物理学报: 70.7%、化学学报: 43.8%、地质学报: 43.2%、生化学报: 61.3%. 反映出刊物的影响因子主要由作者自引所贡献.
        对ISI期刊库中9种泌尿学方面期刊的引证统计分析表明, 这些刊物的平均自引率为11.2%; 通过统计56位澳大利亚作者的16400余次的被引频次后发现, 其中作者平均自引率为11.1%. 显然, 本次所统计5种期刊的作者自引率和刊物自引率都明显偏高.
讨论与结论
        可以认为, 中文科技期刊的平均被引率偏低是我国科技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普遍较低的根本原因. 已有的资料表明, 70年代初ISI索引库中所有论文的平均引文数为12, 而我国1998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所统计的中文期刊的平均被引用次数只有1.63, 这可能是二种检索库中期刊的影响因子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所在.
        我国科技期刊的中文引文率普遍偏低、且作者自引率偏高的直接原因主要有:
        (1) 作者的引证行为失妥. 这一方面表现为作者不恰当地转引外文文献, 另一方面表现为作者只侧重引用自己的成果;
(2) 部分科技期刊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常出于篇幅考虑要求作者删减参考文献, 有的甚至在征稿简则中明确限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目;
(3)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和显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规范作者的引证行为, 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 本文认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应加强以下工作:
        (1) 不人为限制参考文献数目, 鼓励作者的合理引证. ISI创始人Garfield博士在一篇题为"如何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的论文中甚至提出, 提高影响因子的办法是坚持让作者引用所有相关的参考文献, 编辑应避免人为地限制参考文献数目, 只要其(引证)没有明显的个人目的;
        (2) 杜绝转引文献. 一个可行的方法是要求作者在寄送修改稿时提供被引文献(尤其是英文版参考文献)的首页, 以示其确实被认真研读过;
        (3) 在同行评议过程中提请评审人注意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规范、是否必要或有遗漏.
 相关论文: 任胜利, 李家林, 金碧辉, 等. 我国部分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和被引用情况统计分析. 编辑学报, 2001, 13(5): 261-263 
全文阅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899-25345.html

上一篇: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与Nature载文的统计比较分析
下一篇:Nature载文和引文统计分析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