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foss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vingfossil

博文

古植物学的故事(6):看看中国与美国古植物学综合实力的巨大差 精选

已有 7499 次阅读 2009-8-31 13:14 |个人分类: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中国, 美国, 差距, 古植物学, 综合实力

古植物学的故事(6)
残酷的现实与严峻的挑战:看看中国与美国古植物学综合实力的巨大差距
发表于 2009-8-31 13:14:47
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ies (No.6): Chinese palaeobotany lags behind far from American counterpart (by Qigao Sun) [IN CHINESE]
 

关键词:古植物学;综合实力;差距;中国;美国

        孙启高
2009年8月20日完稿,8月30日晚修改于美国康州)
 
古植物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采集标本并建立一个探讨植物进化及环境变化的客观事实体系。标本积累不仅构成客观事实体系的核心内容,而且体现学科进步与学术诚信的最重要的科学积累。对古植物学来说,标本就是基础,标本就是家底;标本就是实力,标本就是信用。因此,它理所当然是衡量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的一个“铁”标准。现以植物化石标本的收藏量简要比较中国与美国在古植物学研究领域的实力,让事实和数字说话。本报告主要讨论植物大化石的情况。
 
(一)中国古植物学的基础极其薄弱
 
中国古植物学兴起于20世纪初,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虽在本土化、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研究基础、研究体制、研究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古植物学的研究人员(包括标本采集人员)主要分布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高等院校、博物馆诸多部门。但是,中科院一直是中国古植物学研究的“国家队”,对中国古植物学研究国家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地区,植物化石馆藏数量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该馆收藏植物化石约5万块,另有待研标本约2万块。中科院植物所有一个(中国)古植物馆,该馆收藏有编号的入柜标本不过15,000块。若将那些没有入柜的标本算在一起,(中国)古植物馆的化石标本不会超过35,000块!中国是一个大国,拥有丰富的植物化石资源。然而,以上数字表明中国化石植物的标本数量实在是少得可怜,中国在种子与果实化石等方面的科学积累几乎是零!这些数字足以客观地反映中国古植物学的研究基础是极其薄弱的,与中国地大物博、植物化石资源丰富是极不相称的。
 
(二)美国古植物学的雄厚实力
 
美国古植物学的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高水平的、研究型博物馆。美国一些大学的古植物学研究也“博物馆化”,即在大学所属博物馆进行。美国古植物学的实际研究基本上与美国科学院没有关系。
 
(1)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史密松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Smithsonian Institutio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古生物部收藏量多达4,000万份,其中包括大量植物化石标本, 著名古植物学家Scott Wing负责古植物学研究。
 
(2)佛罗里达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植物化石标本30多万,有两位著名古植物学家(David Dilcher和Steven Manchester)。David Dilcher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3)位于芝加哥的Field博物馆拥有植物化石标本约8万份。著名古植物学家Peter Crane曾在该馆工作多年。Peter Crane现在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Foreign Associate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http://www.fieldmuseum.org/research_collections/geology/plants_col.htm
 
(4)耶鲁大学Peabody自然历史博物馆是培养杰出古植物学家的摇篮。该馆收藏植物化石标本20万份,著名古植物学家Leo Hickey负责该馆的古植学研究。[2009年9月Peter Crane将就任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院长。]
 
(5)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拥有植物化石标本35万之多,它曾是美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古植物学教学与科研基地。代表人物是已故著名古植物学家R. W. Chaney,他是20世纪世界古植物学的领袖人物之一,曾3次到中国大陆进行科学考察。他与我国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合作研究了著名的山东山旺中新世植物群。
(6)伊利诺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收藏煤核(coal balls)标本约4万份。这是世界上关于煤核化石标本的最大收藏,代表着80个不同的煤层(coal seams),记录了跨越1200万年间的植物发展历史。古植物学家、退休教授Thomas L. Phillips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7)美国还有其它若干个从事古植物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不能不提及的杰出的美国古植物学家还有:俄亥俄大学的Gar W. Rothwell教授(Ohio University, http://www.plantbio.ohiou.edu/epb/faculty/faculty/gwr.htm)Rothwell教授现任国际古植物学协会主席(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Palaeobotany, 2008--2012)。参见http://www.palaeobotany.org/ http://www.palaeobotany.org/iop/about/6/
哈佛大学的Andrew H. Knoll教授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古植物学家,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参见http://www.eps.harvard.edu/people/faculty/knoll/  
堪萨斯大学古植物学家Tom Taylor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他领导的古植物学研究组在国际古植物学界比较著名。该研究组的化石植物标本及文献数据库很丰富,也很有特色。必须提及的是,Tom Taylor和其同事编写的古植物学教科书《古植物学----化石植物演化生物学》(Paleobotany: The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Fossil Plants)是目前学界公认的最受欢迎的古植物学教科书。
Natural History Museum and Bio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University of Kansas.
我认为,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先进发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大学的教科书通常很厚重、很严谨、很优秀。国内的大学教科书在总体上还很落后。这虽是题外话,但也不算多余。
 
(三)一个值得大家深思、需要认真对待的比较问题
如果将中国化石植物的标本积累与欧美老牌博物馆相比较,这似乎很不公平,因为有人会说它们的研究历史非常悠久。可是,中科院植物所(中国)古植物馆的标本积累历史可以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部(即:古植物学家David Dilcher实验室)进行比较。前者的古植物学研究室创建于1959年,与David Dilcher实验室的发展历史十分相近。前者的发展规模一度门类齐全、轰轰烈烈,人员(包括研究生)曾有20多人。而David Dilcher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一直很少,但少而精。目前,佛罗里达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部收藏标本约有30万份http://www.flmnh.ufl.edu/paleobotany/,比(中国)古植物馆多出很多倍,而且有专业人员--古植物学博士任Collection Manager,专门负责标本管理。这30万份标本主要是由David Dilcher教授(1936--)和他的同事们、学生们近50年的野外采集成果。
非常重要的是,几十年来David Dilcher实验室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古植物学家,如:杰出的古植物学家Peter Crane曾经跟随David Dilcher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学术界,有人将博士后戏称为“academic scion”,这很有趣。关于中国古植物学的人才培养问题,另文探讨。
 
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我们不仅要努力在中国大地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且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博物馆、标本馆等等,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在人类探讨自然历史的进程中,古植物学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对探讨植物进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中国疆域辽阔,是古植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地理与地质区域。我们期望广大中国同行(包括科学政策制定者、决策者和管理者)认真对待这个可资比较分析的典型个案,希望引领中国古植物学未来发展的有关学术机构要直面中国与美国古植物学的巨大差距,从国家层面逐步提升中国古植物学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为创建一流大学、一流科研院所、一流博物馆或一流标本馆做些实实在在的贡献。
 
[以上资料摘自《夯实基础+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逐步提升中国古植物学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252455.html

上一篇:“校车,你好!”----写在新学年开学之际
下一篇:古植物学的故事(7):中国与美国古植物学的交流与合作历史(简
收藏 IP: 204.213.244.*| 热度|

6 孟津 赵爱华 戴小华 苗元华 王力 zhaowanfu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