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宇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xyeco 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政策,环境经济政策

博文

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

已有 6143 次阅读 2009-8-15 06:44 |个人分类:交通电力环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环境, 生态, 公路

一、对区域自然生境的影响

1)局部地貌破坏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主要是指高速公路建设对于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对于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是公路路面占用土地的影响,公路路面、护坡、公路服务区、施工场地、弃渣场、取土场等都会占用当地的土地,路面、护坡等永久性占用土地,会导致农田、林地等农林用地面积的绝对数量的减少;其它为临时占用土地,在高速公路工程竣工后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基本恢复到施工以前的土地利用类型,对于当地的土地利用的绝对数量上不会减少。

2)自然生境碎化

高速公路建设将加剧区域自然生境的破碎化程度。以生态系统类型和系统保持再生能力的分区面积大小分4个等级,即110km210100km21001 000 km21 00010 000 km2进行生物多样性评价。

3)生境阻隔

高速公路建设可能在现有生境半阻隔的地区,进一步加剧对自然生境的阻隔效应。公路经过山间谷地、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等,由于公路建设带来的污染和隔离,穿越整体性较好的自然生境带,将对生境产生明显影响。

二、对植物群落及环境的影响

由于受地形限制,高速公路大多沿较宽阔的沟谷边坡布线,并注意避开或避免靠近沿途自然保护区。但在工程施工和公路营运过程中,对区域内的植被将产生不利影响,如植被损失、生境隔离、改变自然群落演替方向、个别珍稀濒危植物受损、外来种和林业病虫害侵入等。

1)植物群落的演替

施工过程中的山体切削和道路在林中穿越,将砍伐部分森林。而大量的人流和车流的进入,对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破坏尤为明显,使局部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层次缺失和群落垂直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乔木层由于缺乏下木(under-wood)及灌木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对环境的抵抗能力下降,易感染病害和遭受风折,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降低,群落的稳定性下降,并可能导致群落演替的停止甚至逆行演替。而森林的砍伐将使森林群落直接退化成灌丛或裸地。公路建设中的林地征用和建筑用地,将在沿公路两侧形成林间空地,林内的常绿及耐荫植物将会从群落内消失,喜阳植物的种类将在公路两侧的林缘地带迅速生长,逐渐形成相当于“林窗”(forest gap)结构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别是对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群落,由于喜光树种的大量进入,会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使其停留甚至演替成为落叶阔叶林。在公路永久征地范围内,零星分布的珍稀和濒危植物个体可能在施工中受损。

2)森林病虫害及外来物种的影响

外来物种的侵扰是生物学界关注的生态问题之一,新建公路沿线形成的裸地可能成为外来物种的入侵通道,应加以注意。

3)森林生态功能的变化

公路建设永久性占用林地将使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和固定CO2、释放O2的能力降低。

 

三、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植被破坏、通道阻隔、施工噪声和营运灯光等。

高速公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表

不同时期及影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兽类

 

施工期

施工及人类活动

使其逃亡

噪声、废气使其逃离

噪声、废气使其迁移

噪声、废气、废水等使其迁移

人类捕食

造成蛙类等成为残存物种

蛇类种群减少,鼠类增加

种群数量减少

种群数量减少

生境破坏

使蛙类等消失

蛇类减少,但蜥蜴类可能增加

种群迁移

种群迁移

 

运营期

噪声、灯光等

引起动物迁移

灯光使蛾类等增多,并使蜥蜴类增加

使其繁殖率降低

大型鸟类迁移,小型鸟类增多

公路阻隔

短期影响较大,长期较小

造成种群隔离,对其生存不利

影响较小

影响大型动物的觅食,使其减少甚至消失

 

四、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和风蚀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及结构物工程的施工引发大量的土石方开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及地质结构稳定性问题。表土裸露使自然土壤结构受到破坏,抵抗侵蚀能力减弱,甚至诱发水土流失和加剧边坡的不稳定性。

高速公路建设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主要是指对于土壤的构型、土壤肥力、土壤的理化性质等的影响。施工期间,土壤的开挖,施工机械的碾压等将对土壤构型、理化性质、肥力水平等产生影响,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公路土壤由于工程机械的开挖、回填及碾压等导致土壤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土壤之间的孔隙度减少;②降低土壤持水能力,通气性减少;③减少土壤水的流动性和土壤空气的污染;④土壤的层次性消失;⑤机械组成发生较大的变化,组成发生不均匀的变化;⑥土壤的硬度增加;⑦土壤的养分下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3-249421.html

上一篇:有关农业政策的调研座谈记录二
下一篇:湘江流域污染:战略定位及重大意义
收藏 IP: 118.249.167.*| 热度|

2 苗元华 柳东阳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