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xxiong 浅知愚见,胡言乱语

博文

作者授权发布:李喜先:面临现代社会系统加速变迁的战略选择——我国应超越式地构建知识社会

已有 6417 次阅读 2008-5-9 14:36 |个人分类:社会科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编者按:
    本文坚持科学精神,对长期存在着的重大经典社会学理论提出了质疑,从而提出了现代新的社会学理论,由此推断,知识社会是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社会。因此,我国国家创新战略就应是超越式地构建知识社会。
面临现代社会系统加速变迁的战略选择
——我国应超越式地构建知识社会
 
李喜先
中国科学院
 
 
目录
摘要... 3
1、人类文明的演进... 5
1.1 古代文明的起源... 5
1.2      古典文明中出现第一个极盛时期... 5
1.3 中古文明中出现迟滞时期... 5
1.4 近代文明中出现第二个极盛时期... 6
1.5 现代文明中出现第三个极盛时期... 7
2、社会系统变迁的动力与阻力... 8
2.1 各民族间相互作用导致社会进步... 8
2.2 社会系统超稳结构遏止领先... 8
2.3 靠人类的智慧选择前进方向... 9
2.4 知识加速增长加速社会变迁... 9
3、社会系统变迁的经典理论... 10
3.1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10
3.2 冲突理论... 11
3.3 和谐与冲突并存互补理论... 11
3.3.1 和谐理论表述长期现... 12
3.3.2 冲突理论表述短期现象... 12
4、社会系统变迁的现代理论... 12
4.1 社会系统变迁的中轴转换原理... 13
4.2 社会系统变迁的序参量原理... 14
5、社会变迁的大趋势... 15
5.1 只有知识阶级才能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起知识社会... 16
5.1.1 经典的“生产资料”概念已发生了变化... 18
5.1.2 “知识工作者”将生成、壮大为知识阶级... 18
5.2 知识社会是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社会... 19
5.2.1知识社会的特征... 19
5.2.2知识是形成多种差距的“倍增器”... 20
5.3 中国超越战略就是建立知识社会、智力社会... 20
5.3.1 优化战略抉择... 21
5.3.2 超越式地实现知识社会、智力社会的存在性和优越性... 22
李喜先简介... 23
参考文献... 24
 

 
社会变迁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它包括了一切社会变化,特别是某一特定的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化。人类社会是动态的、有目的性的复杂巨系统。因此,必须从多维度,才能透视社会系统的变迁:从时间维度,易于发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联系,从中洞察社会系统何以围绕着“中轴”或“序参量”*变迁的大趋势,更合理地理解和选择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从空间维度,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扩散、世界各文明中心的形成和变迁,从而可以整体地看到全球变化的大趋势。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出现三次极盛时期,也出现过迟滞时期。在社会系统变迁过程中,必然有其动力和阻力,各个阶级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进步,而社会系统的超稳结构必定成为遏止领先的内在机制,中国在近代时期衰落已成了一个例证。人类掌握了关于社会发展的知识,有了智慧,就可以选择前进的方向,其中知识的增长,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加速增长,为社会发展产生着加速效应。
在解释社会系统变迁中,主要存在着两种宏观和一种微观经典社会学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简称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实际上,功能主义理论或和谐论与冲突论是并存互补的关系。社会变迁的现代理论,即社会系统变迁的中轴转换原理和序参量原理,将更有其合理性。
在解释社会系统变迁中,主要存在着两种宏观和一种微观经典社会学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简称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实际上,功能主义理论或和谐论与冲突论是并存互补的关系。社会变迁的现代理论,即社会系统变迁的中轴转换原理和序参量原理,将更有其合理性。
当前,特别需要从长远的眼光、新的视野,全面地再认识社会系统变迁的大趋势,相应地建立起新理论。在社会变迁理论中,按照系统理论,并采用完全归纳推理,可得出一般社会学理论:在阶级社会中,凡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被统治阶级或被压迫阶级不能推翻统治阶级而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唯有新生成的代表先进生产方式或社会前进方向的第三大阶级,才能以本身的力量,并领导和联合被统治阶级的力量,从而推翻统治阶级而建立起高于原来社会的新社会制度,最后,原有的两大基本对立阶级将同时消亡,并转化为其他新的阶级。
据此推论,无产阶级也推翻不了资产阶级而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唯有新生成的代表先进生产方式或社会前进方向的知识阶级,以先进思想、“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视野”,才有能力领导和聚集无产阶级等的力量,最终战胜资产阶级而建立起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社会,进而上升到智力会。
中国创新战略就是要加速地、超越式地建立知识社会、智力社会。为此,要坚定战略思想,聚集力量,采取战略举措,特别是向全民知识化、智力化方向进行战略性投资,以尽可能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在总体上和单位人均知识、智力水平上都要进入世界前列,中国就必然地成为基于智慧的世界强国。

1、人类文明的演进
按民族学的观点,把人类社会的演进分为野蛮和文明两大阶段。人类祖先原人的起源可追溯到约200万年前,但人类真正形成是发生在文明史之前的10万年间,其中距今约35000年时终于完成了整个进化而转变为“能思维的人类(一些历史学家对‘人类一词’含义的解释)”。人类社会经过了漫长的野蛮时期,在农业革命之前,就占了大部分时间,历史学家估计约占80%,即约28000年。人类以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大约不足6000年。人类经历了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1000年),古典文明(公元前1000-公元500年),中古文明(500-1500年),近代文明(1600年-19世纪末)和现代文明(19世纪末-)。
1.1 古代文明的起源
古代文明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大致相当于现在伊拉克的南部)的苏美尔,这是最早的文明中心。苏美尔人在公元前4000-3500年就开始发明由图形符号组成的楔形文字,用芦苇杆当笔,刻写在泥板上,作为记录,烘干后保存。随后,有埃及、印度和中国等古代文明。
1.2 古典文明中出现第一个极盛时期
在古典文明时期,希腊文明对人类进步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文明中的第一个文明极盛时期。希腊文明长达约8个世纪(公元前800-31年)之久,在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希腊人总是保持着怀疑的精神、批判的眼光,探究一切事物,将所有的问题都搬到理性的审判台前加以考察。这样,他们在几百年间创造了“希腊奇迹”,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1.3 中古文明中出现迟滞时期
在中古文明时期,欧洲称为中世纪文明。这时,欧洲正处在封建制时期,在历史上习惯称为“黑暗时期”,特别是,在西欧受到宗教禁锢和封建束缚,社会发展十分缓慢。这一时期,中国(主体上在唐宋时期)、印度和阿拉伯世界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1.4 近代文明中出现第二个极盛时期
在近代文明时期,人类创造了第二个文明极盛时期,即西欧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在精神文化中开启人类智慧的一场革命运动,它具有伟大的世界历史意义。这场运动从14世纪开始,以意大利为中心,一直延续到17世纪,遍及欧洲其他国家,如英、法、德等国家,创造了近代文明。在实质上,这场革命就是精神文化创新,包括哲学、科学、文学、宗教、伦理、法律、艺术等领域的创新,发掘、光大古希腊文化,树起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大旗,引起了科学革命、宗教改革、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变革,生成了新的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导致了整个欧洲的繁荣。正是这场精神文化创新具有元创新*的性质([1])就能将各种思想的细流汹涌澎湃地汇聚起来形成洪流:导致了欧洲历史转折、思想解放、学术发达、巨人辈出,形成了新的世界观;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探索自然、追求科学知识。在这个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迭起,这正如恩格斯所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2])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在主体上,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从而开创了人文文化,并使之与科学文化结合起来。人文文化以人的价值为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升华人类的精神境界,引导人类社会进步。正是这场使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的精神文化的创新,才使得经受了长达1000年之久的宗教禁锢和封建束缚的人在思想上得到了自由,从而智慧和创造力才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创造出空前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并直接和间接地衍生出了一系列产物:其一,诞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以致引发出三次科学革命,以及在欧洲按意、英、法、德先后次序出现了4次世界科学中心,这大体上也是政治和经济中心;其二,诞生了近代现实主义文艺,如出现了世界著名的诗歌、绘画、雕塑、悲剧、喜剧和历史剧等;其三,诞生了新的哲学思想,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等;其四,诞生了新的法学和教育学等;其五,诞生了空想社会主义等。最终,精神文化创新内化到制度和外化到器物层次上,即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工业化,创造了近代文明。
1.5 现代文明中出现第三个极盛时期
在现代文明时期,形成了资本主义发达时期,出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第三个文明极盛时期。文艺复兴所引起的精神文化创新,不仅导致欧洲的长期繁荣,而且还不断地向全球扩散,特别是通过人口迁移和流动,传播到了美洲和澳洲,其中向北美扩散,形成了新兴的美利坚民族和合众为一的美国。1492年,哥伦布发现的美洲新大陆,可以说,那时在这块土地上很少有人造的物质基础,但是曾几何时,这里出现了全面创新的奇迹。这应称得上元创新最能激发全方位创新的典型例证:按1789年第一届美国联邦政府建立时统计,从欧洲向美国的移民仅达到约392万,其中85%来自英国,大多数的中坚分子是一批反抗旧秩序、旧教会的清教徒,是一批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熏陶的先进人士,是一批不受封建君主专横统治的反叛者。因此,他们表现出了反封建专制思想束缚的自由精神和民主思想、求实精神、开拓进取精神,从而创造出崭新的精神文化。1776年7月9日,美国《独立宣言》向世人宣布,确认天赋人权和政府契约学说,人人生而平等,暴君实不堪做一个自由民族的统治者……它对法国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也有着重大的影响,成为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的范本,并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1787年,按照分权和制衡学说,美国通过了国家宪法,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最终建立。这样,美国仅在200多年的时期内,迅速地崛起:从受压迫的殖民地转化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社会系统变迁的动力与阻力
2.1 各民族间相互作用导致社会进步
从长远时间尺度和全球范围看,人类文明在继承和发展中,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只有那些有机会互相接触并善于从中汲取先进民族创造的知识的民族,才能得到迅速发展的动力,以至后来居上。在中世纪,西欧人比较落后,所以他们准备并渴望学习和适应。最终,中世纪文明转变成了近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该转变的先锋和受益者,以至向全球传播。
2.2 社会系统超稳结构遏止领先
一个国家当处于最适应、最成功、最发达的历史时期,社会制度往往形成了超稳结构,新的变革很难发生或无力改变现状,从而形成“惯性运动”。这时,社会系统处于目的态,表现出“安于现状”的稳定性和终极性。这样,社会系统就产生出了遏制领先的内在机制,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最后必然导致社会衰落,如中国近代衰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世界上,中国封建制度很早就形成了,封建领主制始于公元前11世纪,长达900年之久;而封建地主制从公元前221年至1911年,长达2132年之久。在发达的封建制时期,中国具有高度发达的文化,但这种发达成了抑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张广勇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与之能相竞争的国家和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文明优于其他文明,在其他国家和文明那里没有所需的和值得学习的东西。在近代时期,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中国人却安逸自在、心满意足、自高自大,最终因没有适应这种巨大变革的时代而落伍了。”([3])
2.3 靠人类的智慧选择前进方向
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可以实现从“零和”发展到“非零和”关系的社会。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里,“零和”往往是一方所得,等于对方所失。特别是,表现在对权力、霸权这类稀少“资源’的争夺上,从而引起激烈的争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8400万军人和1300万市民被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杀人数达到1.69亿军人和3.43亿市民。([4]) 在发达的社会里,“非零和”关系应是互助合作、和谐而导致双方、多方获益,即都赢的关系;人类不能满足于自己创造的知识所带来了功利价值,更不能狂妄称霸而导致人类自我毁灭。早在1946年5月,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向公众呼吁:“光有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有理由把对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赞美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5])因此,必须在知识的基础上升华为智慧,进而追求伦理价值、道德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当代,人类正处于又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不断加速变迁的时代里,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我们越来越有智力、适应能力来把握这种变革,选择社会前进的方向,并按照希望塑造理想的社会。
2.4 知识加速增长加速社会变迁
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各个领域进行着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通过科学技术加速创新活动,导致了大量的高质量知识的增长,而知识胜过资本、优于资本,资本又实现信息化,并形成良性反馈,再提高了更新信息的速度,从而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加速效应;这些国家由于拥有高质量的知识,尤其是精致的、优质的前沿基础科学知识,就能从本原上从容不迫地支持前沿技术、尖端技术,从而导致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使得各种技术发明迭起。从根本上说,凡是知识的创造富有成效,就会导致知识越来越富有,犹如知识体量(体积)很大的“球”,就能接触更多的知识,从而扩展知识,出现了知识加速增长的新“马太效应”。这样,就能推动经济等领域的高速发展,以致改变着整个世界的格局,出现了几种类型的国家,如“发达国家”、“创新型国家”等。世界发展的态势表明,一个国家拥有知识的总量,准确地说,应按人均量,能够达到高水平,就能进入先进的国家之列。因此,人类社会变迁的必然趋势是正在迈向知识社会。
3、社会系统变迁的经典理论
综观历史,人类社会总是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加速地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必有其动因,许多社会学家都提出了社会变迁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主要有2种宏观理论和一种微观理论,本文主要论及前者。
3.1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在社会科学中,结构功能主义或功能主义理论有着长期的历史。早期,法国思想家C.H.de圣西门认为,理性和科学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法国社会学家A.孔德认为,人类的智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秩序是一切进步的基础,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归为人类智力的发展规律。后来,H.斯宾塞、.迪尔凯姆、R.K.默顿、T.帕森斯等在其著作中,都先后有不同重点地论及了功能主义观点,指出社会是以系统方式结合为类似人类的机体一样的有机整体,而任何有机体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各个组成部分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有助于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进而强调,社会系统各关联部分都必须要合作、和谐一致、协同行动,为维持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做出一定的贡献,才能使社会机体生存,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3.2 冲突理论
冲突是社会互动的方式,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的现象。早期,K.马克思、M.韦伯、G.齐美尔在经典社会学中建立了冲突理论,形成了与功能主义理论相对立的另一大传统。在社会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阶级与阶级之间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冲突,这归因于权力、财富和声望等的不平等所造成。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学冲突理论集中在阶级冲突和阶级之间经济资源的争夺上,进而强调,阶级斗争会导致社会进步,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并进一步地阐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冲突,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最终前者推翻后者,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摆脱剥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德国社会学家R.达伦多夫则将社会冲突多集中在权力的争夺上。
3.3 和谐与冲突并存互补理论
我认为,从多维视角判断,在所有的社会中,和谐与冲突、秩序与混乱,是永恒地同时存在着的现象,只是在某一特定时期里,和谐显现而冲突隐含,或者相反 。因此,仅仅从一维视角、一种立场和观点建立的功能主义理论与冲突理论,都只能论及复杂社会现象的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因此,它们都是具有局限性的社会学理论。
在人类社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即各个阶级、集团都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只有由互相依赖的各个部分按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则的联系方式所构成社会结构,才能对社会整体产生必要的功能。
3.3.1 和谐理论表述长期现象
人类社会系统在久远的历史时期中,必须建立起合作、和谐一致的社会关系,才能形成生产关系,进而才能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导致社会进步。在一个相对长的历史时期里,如和谐起支配作用的时期,据此建立的长期和谐理论就具有客观的合理存在性。
3.3.2 冲突理论表述短期现象
在相对短的时期里,不同集团间的斗争、阶级冲突,特别是,在各个社会系统中,基本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间的冲突演变到激烈的程度,这时往往是一种社会制度发展到的晚期阶段,即进入社会革命时期,必然引起社会变迁,推动社会进步,据此建立的冲突理论也具有客观的合理的存在性。
概言之,和谐与冲突是同时存在的社会现象,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表现为某一现象,而认识这些现象得出的功能主义理论与冲突理论是相得益彰的、互补的关系。在总体上,必须从长期和短期时间尺度考察社会现象,从而才能得出全面的科学理论。因此,只有坚持和谐与冲突之合力才能共同地推动社会进步的观点,必须在功能主义理论与冲突理论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4、社会系统变迁的现代理论
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划分人类社会形态的标准。K.马克思按照历史唯物史观,以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生产方式为标志,将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依次区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此外,按产业性质不同,可先后区分为农业社会(约从1万年前开始)、工业社会(18世纪60年代开始)和后工业社会。
4.1 社会系统变迁的中轴转换原理
由于社会系统变迁的复杂性,一般都采用概念性的图示分析,其中按照丹尼尔.贝尔提出的“中轴原理”,即以社会某一因素为“中轴”来说明社会系统的结构特征,以建立概念性模型。
1987年,董光璧提出了“社会中轴转换原理”,用以说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形态取决于社会的中轴结构,社会中轴结构的转变使社会从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呈现社会的阶段性发展。如果从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我们可以选择道德、权势、经济和智力作为社会的要素。自形成人类社会以来,正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它们之中的某一因素成为社会结构的中轴,并且这种相互作用也是中轴转换的根源。”([6])由此可见,若某一基本因素起着支配作用,就形成了维系社会的“中轴”,并因各因素相互作用而不断地围绕着中轴转换,从而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变迁:依次以道德为支配力量的原始社会,以权势为支配力量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以经济(金钱)为支配力量的资本主义社会,以知识为支配力量的知识社会。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也论及了武力(权势)、财富(金钱)和知识3要素转移的关系。他认为,权力是一种有目的地支配他人的力量,由暴力、财富和知识3要素构成:在工业革命前的社会,暴力是权力的象征;在工业社会里,财富或金钱是权力的象征,金钱高于一切,暴力升华为法律;在未来的世纪里,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知识的急剧膨胀并迅速地传播,谁拥有大量的知识,谁就能在未来的世界中获胜,知识也可以对强权者构成长期的威胁,而强权者也可利用知识强化自己的权力,“未来的帝国乃是智力的帝国”。
4.2 社会系统变迁的序参量原理
任何系统的存续能力都是有限的,其结构、功能等都在发生变化。社会系统变迁的终极动因在于内部各元素之间、子系统之间、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社会个体之间、集团之间、阶级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和谐与冲突,从而导致社会变迁,即从一种社会形态,即总体社会制度,变为另一种社会形态,不断自觉地趋向于更高级的、合目的性的社会形态。
尽管现实的繁多系统由不同的成分(如物理的、社会的元素等)所组成,但都由相同的原理所支配,而这种一般适用的普遍原理称为一般系统理论,即关于一般系统的理论。因此,一般系统理论也自然地适用于社会系统,其中一般系统理论的一部分协同学则更能有效地应用于复杂的社会系统,特别是序参量原理和支配原理就能阐明社会系统变迁的规律。德国科学家协同学的创始人H.哈肯认为:“协同学的序参量和伺服原理的概念可以应用到未完全数学化的和很可能从来还没有数学化的科学中,例如科学发展理论。”([7])   进而,他指出,在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中,有利于解释宏观变化,某些控制参量的变化可以导致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另一种宏观结构发展的例子是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演变。
在由纷繁众多的元素、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社会系统中,抓住了描述系统宏观有序度或宏观模式的序参量,也就把握住了系统变迁的本质。在社会系统中,有时会存在着少数儿个序参量,各决定一种宏观结构和对应的微观组态,而这些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与竞争,最终导致只有一个驰豫时间很长的慢变量成为主宰系统变迁的序参量。
上述的一些概念,如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中轴中的道德、武力、资本、知识等,都有类似于序参量的意义。但是,在每一个社会系统中,它们都同时存在着,谁能起着序参量的支配作用是通过合作与竞争的结果。如在封建制度社会中,虽然生产方式、经济基础总是存在着的,道德、武力、金钱或资本、知识也同时存在着,但经过竞争,武力将支配一切,有了武力就可以称霸一方,以致能夺取政权,控制着整个社会系统,而有了道德、金钱、知识也无济于事。因此,在这种社会里,只有武力才能起着序参量的作用。由此推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就能起着序参量的作用。在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社会里,金钱取代暴力,知识取代金钱,知识成为权力的主要象征;而且暴力无需多少知识,财富也无需太多的知识,暴力会知识化,财富也必然会知识化,唯有知识才能起着长期地支配社会系统的序参量的作用。暴力对应着低质权力,财富也只能对应着中质权力,而只有知识才象征着高质权力。知识本身成了一种最重要的资本,即符号资本。知识成了财富的源泉,可以替代有形物质的地位,可以替代多种形式的资源,以致成为物质生产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凡一个国家只要拥有大量的高质量的知识,就能在未来的世界中成为先进的强国。
人类社会系统是朝向更高目标变迁的目的系统,从而必然地要向高级阶段变迁。尽管资产阶级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人类史上起了伟大的作用,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必然要灭亡,必然要由更高一级的符合人类目的性的更加合理的社会所代替。1848年,即在16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坚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主张被压迫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现在看来,按照社会变迁的大趋势来推断,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究竟应是什么样合理的社会?究竟谁有力量和智力来推翻资产阶级或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总之,在理论上遇到许多新问题,应该重新思考,应该有再认识,从而才能有真正的继承和创新性的发展。
5.1 只有知识阶级才能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起知识社会
根据系统理论,并采用完全归纳推理,可以得出一般社会学理论:在阶级社会中,凡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被统治阶级或被压迫阶级不可能推翻统治阶级而真正建立起新的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只有新生成的代表先进生产方式和社会前进方向的第三大阶级,才有能力和智慧领导并聚集被统治阶级等的力量,从而推翻统治阶级,建立起高于原有社会的新社会制度,而且,原有的两大对立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都将同时消亡,并分化为其他阶级。
其一,在奴隶制社会里,被压迫的奴隶阶级不能推翻奴隶主阶级而建立起新的封建制度。无论奴隶阶级怎样起义、暴动,还只能是维持其奴隶社会制度。而且,阶级冲突所形成的力量对比仅仅是1:1的关系,以至奴隶阶级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到了奴隶社会的晚期,阶级冲突的形势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时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第三大阶级——地主阶级,也与奴隶主阶级发生矛盾,其阶级冲突力量的对比形成了2:1的关系——(地主阶级+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这表明,只有地主阶级才有能力,并利用奴隶阶级的力量,从而才能推翻奴隶主阶级而建立起新的封建制度。这被称为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新兴地主阶级的社会革命。
其二,在封建制社会里,被压迫的农民阶级也不能推翻地主阶级而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即使是农民阶级起义、暴动,当时虽然在形式上推翻了地主阶级,但随后却当上了新皇帝,成为新的统治者,仍然建立起封建制度,达到改朝换代之目的。唯有第三个新生成的代表先进生产方式和社会前进方向的资产阶级,依靠本身的力量,才有能力,并利用农民阶级等的力量,从而推翻地主阶级而建立起新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阶级矛盾或冲突的关系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来只有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即两方冲突的力量对比,形成1:1的关系,而后来新生的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也发生了矛盾,而且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时冲突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2:1的关系——(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特别是,资本家并不依赖于土地,而资本在新的生产方式中变成了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或序参量,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必然地会形成,从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就必然建立起来。这被称为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
其三,在逻辑上,从完全归纳推理就可以得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被压迫的无产阶级也推翻不了资产阶级而建立起新的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唯有新生成的代表先进生产方式和社会前进方向的知识阶级,以先进的思想、“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才有能力和智慧领导和聚集无产阶级等的力量,从而阶级冲突的力量对比变为2:1的关系——(知识阶级+无产阶级等):资产阶级。最终,战胜资产阶级而建立起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社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强调只要通过阶级斗争,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了生产资料,就能建立起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从而就能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在1848年代,即19世纪中叶,正是西方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阶段,在社会的生产力中,体力密集的劳动成为主要的形式,脑力劳动并未占到重要地位,而知识的巨大力量更未能充分地显现出来。
5.1.1 经典的“生产资料”概念已发生了变化
最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地中海沿岸一带萌芽,但只有在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才标志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尽管在这近400年里,资本主义制度以迅猛的速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向前发展,但马克思和恩格斯仍然揭露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从而形成“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
当今世界,由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的“生产资料”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不仅有物质性的成分,而且也必须含有非物质性的成分,即含有知识外化的成分,而且知识越来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998年,V.艾莉在《知识的进化》一书中认为:“因为在知识社会,知识工作者拥有知识这一生产资料,并能带着他们的知识离开企业。”([8])由此可见,要对“生产资料”进行再认识。
5.1.2 “知识工作者”将生成、壮大为知识阶级
知识工作者主要包括科学家、设计师、工程师、法官、律师、计算机专家、作家、各类管理专家等广大人员。2000年,在美国、法国、加拿大、荷兰等发达国家中,这支生成的新阶层约占总劳动力的70%。知识工作(knowledge work)主要是思考、脑力活动、生成知识。 因此,只有知识(包括技术知识等广泛领域)工作者与凝结了知识这种性质的“知识化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构成先进的巨大的生产力。这样,有形的物质性生产资料可以从资产阶级手中剥夺过来,但知识这种性质的生产资料和与知识不能分离的“知识化生产资料”却无从剥夺。
由此看来,只有正在生成、壮大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前进方向的第三大阶级,即知识阶级,才是资产阶级的真正掘墓人,从而能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这犹如在几百年前资产阶级基于“资本”而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一样,知识阶级也必将进一步地基于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而建立起“知识主义”社会制度或“智力主义”社会制度。
许多思想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都对人类创造的知识进行着思考,包括其含义、性质、生成、演化和价值等。特别是,F.培根(1561-1626)一生不懈地坚持推进人类知识的大志,以知识论作为哲学的中心,并提出了著名的论断:“知识就是力量。”
5.2.1知识社会的特征
今天,在知识时代,全球都在研究知识的巨大意义。1921年,
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就提出,在经济运行中要依靠人类的知识。最早,罗伯特.E.莱茵就采用了“知识社会”这一术语。1959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也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1973年,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中指证,后工业社会在双重意义上直接就是知识社会。1993年,德鲁克又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提出,后资本主义社会既是一个知识社会,也是一个组织社会,这样的社会是以知识为主的社会,其领导者为“知识工作者”,即知识经理人,充当主角的产业所生产的主要都是知识或信息,而不是实物,最根本的资源不再是资本或自然资源,也不再是劳动力,而是知识,而创造财富的核心是知识创新。1994年,尼科.斯特尔在《知识社会》一书中,在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进而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职业日益增大,这一职业阶层在劳动力中增长最快,这种增长和对于专家的越来越多的依赖,必须被作为是现代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某种较深刻的转变的组成部分;知识社会的主要特性是知识价值论,而不是劳动价值论。
5.2.2知识是形成多种差距的“倍增器”
在知识时代,由于知识革命使得世界的富裕国家与贫困国家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在1750时,这种差距只是5倍;而到2000年时,它们之间的“鸿沟”以达到了390倍。一个由于知识革命而引起令人瞩目的数字是:1970年创办的微软公司的市值高达2740亿美元,而巴西作为一个国家,其全部出口贸易额需要3年才能达到这一数字,前者仅有 3.3万名员工,而后者却是1.72亿人口在劳动。世界上,有15个不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只有1066美元;而有15个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则高达2.55万美元。这表明,知识、智力上的差距成了其他一系列差距的“倍增器”。
知识的真正革命性特征还在于具有无限的延伸性,众人均可以同时使用,如对牛顿定律、相对论等的使用,并不像有形物质那样带来损耗,即使是一些应用科学知识与知识产权有关,但也只有一定的期限。特别是,广大弱者和穷人或弱势群体,经过努力也都可以掌握知识、技能,取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开创全新的产业,以致可以产生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因此,只有知识社会才利于解决全球性的重大难题——消除贫困,才可能真正地实现接近公平、公正、合理、和谐的高等社会。
按社会不断地产生垂直分化的原理,在知识社会里,虽然仍有富有知识的阶级和与之对立的缺少知识的阶级之间的冲突,但这种性质的冲突,不像对物质性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所引起的冲突那样,而容易得到化解。在知识社会后,将趋向以更加人性化的情感为支配力量的社会,可能是更理想的高级人类社会。
中国国家超越战略就是要建立知识社会,进而上升到智力社会。为此,要以智慧的眼光,向全民知识化、智力化战略方向投巨资,以尽可能地在不长的历史时期里,在总体上和单位人均知识、智力水平上都要进入世界前列。
5.3.1 优化战略抉择
在近代时期,无论从何种理论解释,中国衰落是历史的客观事实。国人都记得,“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但是,必须从历史的反思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绝不能亦步亦趋、直线式地追赶;必须趁事物发展的不平衡之机,跨越式或超越式地赶上,以至后来必然居上。
很早以前,英国政治家杰明.狄斯雷利就说过:“是知识在影响和均衡着人类的社会状态——所有人都能获取知识,而他们的政治地位、感情和乐趣却各不相同。”
1993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主席梅农在《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地球上目前称为第三世界的一些地区落在后面,除了偶然闪现光辉的科学业绩外,仍然苦于缺乏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
目前,称为第三世界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与西方国家发展时期所面临的完全不同。虽然完全明显的殖民主义已经结束,但这些前殖民地国家又在世界体系中陷入困境,“新殖民主义”又以新的形式在这些国家延续。A.G.弗兰克认为:“许多坚持理论的人都把美国看作是现代新殖民帝国主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认为,美国通过自己的对外援助和军事政策,来极力阻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成熟起来。”⑼ [9]这些所谓“核心国家(core nations)”往往以跨国公司等形式控制着许多“边陲国家(peripheral nations)”和半边陲地区,以为其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以及产品市场。而且,在全球经济系统中再形成国际分工,知识经济国家摆脱物质生产的拖累,向边陲国家提供知识、技能,成为“头脑国家”,而边陲国家进行物质生产就变成“躯干国家”。
2005年12月15日,美国知名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文章认为:“在当今世界,将越来越少提及‘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而是越来越多地提及‘聪明、更聪明、最聪明的国家’;发达国家对付像中国这样的低收入新兴经济体的唯一战略就是‘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越来越便宜地工作。”
在全球知识、智力竞争的态势下,无论中国离知识社会、智力社会还有多远,但在客观上迫使中国必须要迎接挑战,做出优化的战略抉择。
5.3.2 超越式地实现知识社会、智力社会的存在性和优越性
人类文明史一再地表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永远居于世界最前列。在近现代史上,一些国家善于抓住机遇,一跃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中,如落后近一个半世纪的德国,在19世纪下半叶后,在教育上充满活力,是当时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以其他社会从未表示过的那些信心和精力发展科学,以获取大量知识,并
将其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样,仅在约半个世纪里,就实现了超越而在世界上崛起。再者,美国、日本、韩国等,也都在较短的时期里实现了超越发展。
在世界进入知识、智力激烈竞争时代,系统而精深的知识是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雄厚基础。进而,知识可以升华为智慧,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变得更加聪明而有妥善的谋略。因此,要遵循了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人”。历史的机遇格外偏爱有战略思想的民族,中华民族就是要抓住历史机遇期,在国家创新战略的高度上,努力坚持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特别是政治制度创新,以民主政治保障自由思想的生成;发扬自由创新、自主创新精神;开发、聚集智力,形成协同创新;坚持以“能力为本、知识为本”,进而以“智力为本”,千方百计地培养高等智力的广大人才,使国民知识化、智力化。这样,中国就能在高等智力的基础上超越式地实现“知识主义”社会制度和“智力主义”社会制度。据此,可以预计,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也就必然地成为基于高等智力的世界强国。
                     2008年4月18日

 
李喜先,男,1932年生,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原科技政策局)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现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创新战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终身荣誉会员、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留校任教、科研。1980年代后,主要从事空间科学规划、科学系统和技术系统、科技哲学、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先后发表《论交叉科学》、《论元创新》、《论精神文化》等50余篇论文。主著《科学系统论》、《技术系统论》、《工程系统论》等,主编《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等,参与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大众百科》(三卷本)等,共10余部著作。参与组织、研究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攀登计划、海洋高技术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规划和知识创新工程等。
  


*在系统科学中,“序参量”是协同学的核心概念,也是精髓之所在。它阐明,在大量元素组成的复杂巨系统中,只要抓住了长期起支配作用的序参量,就掌握了系统演化的本质。
* “元创新(met-innovation)”——指导如何具体创新的高层次创新,实际上是“创新的二阶微分”,即以创新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认识和掌握创新规律而形成高一层次的创新。


([1])李喜先,论元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刊,第二期,2003年,第135-139页。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载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62页。
([3])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 梁赤民译,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48页。
([4])同上,第531页。
([5])同上,第911页。
([6])董光璧著,传统与后现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页。
([7])(德)哈肯著,高等协同学,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35页。
([8])(美)艾莉著,知识的进化,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9])(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30页。
 
 
 
 
 
word文档下载阅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06-24670.html

上一篇:WHO统计的世界各国自杀率
下一篇:作者授权发布:李喜先:构建知识主义社会(修订版)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