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南京:十年夏天未遇如此低温(转载)

已有 3774 次阅读 2009-7-29 08:42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厄尔尼诺, 低温, 暴雨

昨晨20.3℃!十年夏天未遇如此低温
来源:现代快报 | 发布日期:2009-07-29 06:19:12 | 进入论坛  我要评论
昨天,南京城上空乌云滚滚,天气凉爽如秋 快报记者辛一摄

  昨天最低20.3℃,最高26.3℃,还伴有凉飕飕的东北风,这本该是秋天的气温,却出现在一年里最热的中伏,日最低气温也创十年来7月的最低。昨天下午到夜间,全省的降雨天气告一段落,南京等地仍然不会出现高温天气。今年七月天气之古怪,注定要在南京的气象史上留名了。

  近来天气有点怪:热夜过后又遇“秋凉”

  7月20日和21日,南京早晨最低气温分别达到了29.4℃、30℃,这是近50年来,南京最强的连续“热夜”天气。就在人们以为今年苦夏难熬后,疑似倒黄梅的天气,在全省筑起一个庞大的雨区,在雨水和冷空气持续打压下,南京意外掉入了“秋凉”,昨天更是达到了极致,早晨最低气温只有20.3℃,全天最高气温也不过26.3℃,早晨出门,人还觉得有点凉,有“一场雨一场寒”的感觉。

  省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进入中伏以来,江苏大部的最高气温都没有超过30℃,昨天全省最高气温仅有24—28℃。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南京昨天的气温更是创下了十年同期最低,之前是1999年7月14日,出现过20℃的低温。不仅如此,昨天南京的最高气温为26.3℃,也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夏天气温,2003年7月6日出现过25.5℃的日最高气温,而7月下旬出现如此之低的最高气温,则是16年未见了。

  南京七月雨量已超常年两倍

  前天,南京天空阴沉,酝酿了一天的降雨终于在17时左右“爆发”,给下班的市民增添了些许不便。这样的强降雨对于江苏来说本不足为奇,但是累计雨量之多,则有点让人惊讶了。进入7月以来,江苏频频降雨,7月1日5时-7月28日5时,江苏全省累计雨量109.9(吴江)-470.3(溧水)毫米,雨量中心在沿江苏南西部,全省有6个基本站累计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

  与常年同期相比,沿江苏南及江淮之间东南部地区降水偏多,其中沿江苏南西部地区偏多1倍以上,溧水偏多2.2倍,南京的雨量则超标两倍多。

  气象专家告诉记者,进入21世纪以来,几乎是一年至少一次大暴雨,而今年7月南京遭遇了历史第二大的暴雨,江宁则遭遇了史上最大降雨,今年的雨水在气象史上显得特别有名。

  新型厄尔尼诺捣蛋?

  我国专家曾表示,6月份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了明显的厄尔尼诺特征,预计未来3-6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将持续较常年同期异常偏暖0.5℃以上。由此,可以认为今年6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据气象历史资料显示,在75%的厄尔尼诺年内,我国夏季雨带位置常在江淮流域。受厄尔尼诺影响,我国长江以南的降雨带会比常年偏多;而随之带来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南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

  国外的专家则发现了新型厄尔尼诺现象。普通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在东太平洋,在其形成的年份里,大西洋上形成的飓风一般少于正常年份。而这种新型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在太平洋中部赤道海域,在其形成的年份里,北大西洋上形成的飓风比正常年份多。也许就是这种新的厄尔尼诺现象让天气频频生病?气象专家表示,厄尔尼诺是一个大尺度的气候概念,对于局部地区肯定有影响,但是否就是直接引发南京七月天气之怪异的原因还不能确定。

  明后天还有雨

  江苏省气象台预计,昨天下午到夜里,全省的降水天气先后停止,但29日夜里~30日淮河以南地区还将有较明显降水,气温也将稳定。不过专家表示,不能因为近期的凉爽天气就判定热天快结束了。此外,现在离8月7日立秋还有十天时间,根据往年的情况,立秋后南京还会热上一段时间。

  今天多云,21~30℃;

  明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

  22~30℃;

  后天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

  22~29℃。

责任编辑:陈海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6207.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现象再作祟 未来几年恶劣天气将频现(转载)
下一篇:冻害和流感预测得到证实
收藏 IP: .*| 热度|

2 钟炳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