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像保护产品品牌一样保护期刊品牌 精选

已有 5809 次阅读 2009-7-27 06:20 |个人分类:旧文重温|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像保护产品品牌一样保护期刊品牌

(一则心得笔记,写于1997年)

武夷山

 

如果国人都不买国货,国产品牌就保不住。如果中国优秀科学家都不肯向自己的刊物投稿,则国产期刊也无法生存。

我国日用化学行业在出现“合资热”后,很多本土日化产品品牌都丢掉了,令人痛心。期刊界应引以为戒。

保护期刊品牌的可能做法:

1、呼吁本土科学家向自己的期刊投稿;

2、刊物要全面改进质量,包括加快出版周期、建立网络投稿渠道,等等;

3、刊物整合,做大。尤其是,争取出一种科技周刊。

4、向全世界著名大学的图书馆寄赠自己的刊物,可称之为“扩大影响”工程。

 

博主:十二年前的这些想法,卑之无甚高论,只是思考得较早而已。有些建议,如数字化投稿平台,对于很多期刊已经成了现实。2005年,我国终于出现了第一种科技周刊――中华医学杂志。但是,科学家向本土期刊的供稿状况仍不容乐观。我国很多学术期刊在如何扩大自己的影响方面,脑筋动得还不够。总之,期刊品牌的塑造与维护,仍需大家共同努力。

 

附:《中华医学杂志》周刊问世后,《科学时报》记者李芸采写了一篇报道,其中包含了我对科技周刊的一些看法。

中国的科技杂志需要周刊吗?

http://www.sci-ei.com/new/new34.html

200515,《中华医学杂志》第85卷第1期正式出版,实现了由半月刊向周刊的跨越式发展,也从此结束了我国至今医学学术期刊尚无周刊的历史。不仅如此,从更广的范围来说,在我国的学术类科技期刊中,它的出现也算得上是周刊的零的突破。
  使期刊更有生命力
   追求高质量信息的快速传播,是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为了让当前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以最快的速度与读者见面,周刊现象已成为国际科技期刊界的一种潮流。
   而出版周期过长,很长时间成为中国科技期刊的一大硬伤。近年来,中国的科技期刊发展到有近5000种,但周刊却称得上是凤毛麟角。有一种揶揄的说法是,向国内期刊投稿,等你忘了的时候,大概就快印出来了。《中国期刊年鉴2003/2004》在出版周期上有这样的统计,2003SCI收录的全世界6073 种期刊中,月刊占到了29.4%;周刊占0.9%,共55种。而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2004年的源期刊中,季刊达到了32.0%,月刊却只占17.5%,周刊一本也没有。国际上期刊的时滞(从收稿到刊发),一般是3~6个月,中国科技期刊的月刊平均时滞为一年左右。有编辑称,有的论文从收稿到刊登两年时间的并不算奇怪!但试想,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承载着传播最新的科研成果与信息的科技期刊将一项先进的成果雪藏了两年之后再公之于众,又有何价值可言?于是,国内科研人员将其最新成果投往国外的刊物,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当然,国内优秀稿件外流的原因不仅于此)。在这种情形下,《中华医学杂志》周刊的出现当然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好事。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说,《中华医学杂志》周刊的出现让他特别的兴奋,并将此喻为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的事件。武夷山认为,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虽然称不上科技强国),若没有足够多的自己的高水平科技刊物,缺乏周刊、半月刊之类的短周期科技期刊,显然是不能适应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的。而早在10年以前,他就呼吁办学术类的科技周刊。
   武夷山认为,科技期刊对时效性的要求是由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决定的。首先,科技期刊是科研人员交流的主要渠道。对于从事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的科研人员来说,在期刊上发表文章甚至比出版专著更重要、也更有影响力。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审稿过程中必须经过同行评议,三审五定,这一过程起到了一定的质量保障作用。因此,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中国,科技期刊历来是学术界进行先进科技成果交流的主要渠道。其二,在科技期刊上发表文章是科学发现优先权的依据。很多时候,全世界有不同的科研人员关注同一个问题。谁最先做出突破,先取得成果,不能靠新闻发布会或通过其他不规范的方式发布;科学界一致认可的方式是,谁的论文经过同行评议认可后,首先在科技期刊上登出来,优先权就在谁。(也有人认为是根据期刊编辑部论文的收稿日期来定。)武夷山当年在驻美使馆科技处工作期间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在美国读博士的女生,其导师编一本有关生物学的百科全书时,未提及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当女博士告诉导师时,导师却要求看依据。只有当武夷山将当年发表此论文的中国科技期刊复印件寄给他时,他才在书里给中国添上一笔。由此可见,期刊的时效性对于优先权的意义。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李瑞旭也认为,科技期刊作为显示科研成果的窗口,担负着同行交流和促进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科技期刊的时效性是期刊富有生命力的体现,是应该强调的。
   办周刊是需要勇气
   2001年,《中华医学杂志》由月刊改为半月刊,那时其总编辑巴德年院士就提出四五年后要办《中华医学杂志》的周刊。2005年,在创刊90周年之际,《中华医学杂志》终于又向周刊迈进了一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王德在谈到这一变革时却显得并不轻松,他说,办周刊是需要勇气的
   的确,自此杂志全年将出版49期(除春节、五一和十一外),较之过去,工作量近乎倍增,这对编辑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改周刊旨在提高期刊的快速反应能力,杂志定下的目标并不简单,争取多数稿件在收稿后120天内刊出,国际领先水平论文在收稿后50天内刊出,国际首报论文收稿后20天内刊出。如果说时效性还只是一个硬性指标的话,更大的挑战来自杂志的质量。周刊的发稿量是半月刊的两倍,一旦稿源不充分,过去的优中选优难免会出现以次充好,杂志的质量势必下降、品格必将降低。
   当然,办周刊并非杂志社一时兴起,是经过了众多编委深思熟虑的。虽然一切变革都被看成是在摸索中前进,他们的准备仍很充分。《中华医学杂志》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中华医学会的会刊,有着人力、物力、财力的坚强后盾,这是办周刊极大的优势。在稿源上,《中华医学杂志》每年收稿4000篇,今年希望通过编辑的组稿、重新设置栏目向读者公开征稿以及发挥专家作用特别是吸引国外专家投稿,使稿子达到5000篇左右(国际上的周刊收稿量是5000~6000篇),尽量提高稿子的质量,保证杂志的可读性。在记者采访的当天,编辑部也正在进行电子编辑平台的演示,即希望通过网络,实现投稿、审稿、修稿的快速运行,缩短审稿流程。
   王德说,出版周期的缩短和报道空间的扩展,将使杂志有能力为广大读者、作者提供更快捷、更多元化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服务。他也坚信,办周刊是为品牌的锻造注入新活力的尝试,是增强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尝试;只要加强策划,转变观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中华医学杂志》的前景肯定是美好的。
   周刊会成为发展的趋势吗
   专家们对《中华医学杂志》周刊的诞生表示了极大的赞同,但零的突破后,科技期刊的周刊是否会接二连三地出现,中国是否到了该办周刊的时候,专家们却认为应该慎重地对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期刊处处长李建臣认为,科技期刊是展示科技成果的窗口,是科技成果传播的重要方式,科技期刊要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服务。科技期刊刊期的长短应该考虑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既不能因为刊期过长而影响科技的发展,也不能为了追求期刊的而降低学术品位和质量。李建臣还说,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刊期变更方面并不存在政策上的障碍。
   李瑞旭也认为应该理性地对待办周刊。周刊无疑比旬刊、月刊、季刊有时效性的优势,但现实条件下,中国有能力办周刊的科技期刊并不多。其一,我国的科技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世界上并不居前列,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是最大的缺失。创新成果、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研究极少也极难,这会造成周刊的原料不够。其二要分析学科领域的差异。譬如,《中华医学杂志》办周刊有它独特的优势。在期刊界冠以中华的都是品牌,这些中华号多是国内一流的科技期刊,有一支成熟的作者、读者和专家队伍。而医学本身涵盖的内容很广,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领域,出成果的可能性更大。其三,中国的科技期刊所处环境并不乐观。就SCIENCE而言,它的读者和作者及审稿全是国际化的,投稿的人是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累计有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并建立了达10000人以上的审稿人队伍。另外一份世界顶尖级的杂志NATURE,在过去的40余年中,曾发表了3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1200多篇论文,读者遍及220个国家与地区,并且拥有一个由数千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网络,随时为该刊审稿。而中国有一种导向性的错误:譬如,科研机构在奖励论文发表时,在国外知名杂志和国内杂志(即使是一流杂志)上发表的奖励额相差可达到数十倍。评职称更是如此。中国优秀稿件的大量外流。而中国的科技期刊,很少有国外作者投稿!这种情况下,中国科技期刊办周刊的可能性有多大?
   此时如果不顾质量,一味地求快,当然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游苏宁说,办期刊重要的职责是为读者服务,为作者服务;不能只注重了作者的利益,而忽视读者的利益。他还提出,在现实条件下可以依靠新形式——网络,提高期刊的时效性。譬如2003SARS期间,《中华内科杂志》有关于“SARS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与医疗用血安全性的专家共识的最新研究,杂志就先将内容提要在网上公开,并注明即将在杂志发表的具体期号、页码。这种方式得到了读者和专家的好评。
   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科技期刊办周刊的障碍不仅是自身条件的不成熟,更深层次的制约因素是分散办刊和重复办刊严重。国外办刊很多是同类的几十个期刊都在同一个机构办刊,如英国的物理学会办了40多种期刊,全部是物理学领域的,营销资源公用,日用财物公用,发挥了集成的优势。国内则是一个神仙一座庙一个和尚一本经,重复办刊,互相分割的局面没有打破。据说中国期刊之多在世界上可以算名列前茅的,几乎每一所大学、研究机构和专业学会都有一种或几种刊物。有限的投入和稿源的分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提高。有专家就提出,中国的科技期刊并非没有办更多周刊的可能;试想,若将主题同类的期刊合并,联合办刊,四个月刊也能办一个周刊(这当然将问题过于简单化)。但至少说来,稿源是足够的。
   中国的期刊管理颇有中国特色,办期刊必须有刊号申请、报批,而且控制较严。无形中刊号成为一种资源。因而期刊无论经营得好与差,主办方都得尽力维持;而要打破分割、联合办刊当然也涉及到各自的利益。专家说,这得依赖放开思路,领导层强有力的推动。
   谈及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专家们认为,科技期刊与社科类期刊有很大不一样,如能给予科技期刊更灵活的制度,譬如在体制、刊号、运行机制上做到宽松的管理,使科技期刊在市场中自由发挥、优胜劣汰,调整期刊布局,实现优化配置;并对已经处于国际水平的刊物进一步培育,重点扶持一些精品期刊走向世界。而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后,好稿件蜂拥而来,到那时,办周刊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45810.html

上一篇:天下税务一般怀疑人(外二则)
下一篇:茶叶与鸦片(外一则)
收藏 IP: .*| 热度|

15 赵星 苏青 徐磊 王桂颖 刘玉平 刘进平 俞立平 王号 吴飞鹏 钟炳 黎明和 迟菲 刘畅 王立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