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热衷追逐权力

已有 3896 次阅读 2008-5-7 08:58 |个人分类:随笔

热衷追逐权力

我们为什么平庸之十二

黎在珣 

 

 

虽然《论语》里提出了“学而优则仕”,但早期儒家做官立足点是“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也就是学优后当仁不让地承担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而不让社会权力落入平庸、邪恶者之手,成为他们作威作福的工具。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最迟在战国末期,就产生了重官的思想: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韩非子《五蠹》)

于是,读书人无论头悬梁锥刺股,还是囊萤映雪,都不再是行义而是谋利,是因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因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因为可以自己享受荣华富贵,可以封妻荫子,甚至作威作福。

在任何国家,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都应该是社会精英,当这个精英集团的最高目标是如何考官和如何当官时,“权力本位”或者说“官本位”文化就主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阶级别来衡量人们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社会心理就比一望无际的旷野里的野草还普遍还繁茂。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这样一种丑陋的评价标准,那就是只重结果,不关注过程。于是,跑官、买官、卖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荣誉和职位,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但求无过、一切为了保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等现象都出来了。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近日在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透露:中国半数以上博士选择当公务员虽然为数众多的年轻人抱着兼济天下的抱负去考碗,但为数不少的青年人一旦获得一定的权力后,他们很少会放弃滥用权力的机会。我曾看到一则材料,说重庆市违法犯罪者中高学历年轻化呈不断上升趋势。重庆市查处的这一类违法犯罪在全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大量优秀人才进入政府部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是很难让人乐观的。

一方面是因为机关如同一个强大的坯模,不同出身、知识背景乃至举手投足均要接受机关那种冷漠、机械、非人化,文牍主义等氛围的熏陶,以至于熏陶出来的都是相近模样。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上个世纪曾提出一个“帕金森定律”:“官僚经常按固定比率增加;消耗于内部扯皮的时间越多,人员增加越多;收入增加,开支也加大”。而这一定律的背后则是:“在由各种规则和章程中组成的迷宫中,很难找到真正负责以及作决定的人”;“某些组织的发展趋势是盲目地漂流、扩展,其自身的生存成为最高的价值所在。”

中国政府机关工作效率难以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狂热地追逐权力的人往往兼具这样两个相反的特征:一是唯权力是从,一是滥用权力。为了获得权力,以便能够肆意地运用权力,那些权力崇拜者往往会屈从权力,唯权力是从。

进入机关的权力崇拜者就如同一粒过了河的卒子,他们往往更为追逐权力而努力。因此,更高职位就成为大部分公务人员一生的不懈追求。而竞争那些更高职位,不仅要有较出色的本职工作,同时还要人事关系的优势,尤其是上司的青睐。因而机关公务人员每天不仅要处理各种日常琐碎事务,还要尽心竭力地侦察上司的意愿嗜好,和尽力处理好各种人事关系和同事关系。

而无论是同事之间的联盟、对抗,还是针对上司的拍马奉承,抑或是延伸到机关外边盘根错节的其它关系的协调、平衡等,都是一门异常深奥的学问。这样,即便是原本很优秀的公务人员也不得不隐藏或异化一切个性,终日在左顾右盼、患得患失中讨生活。

而换得一定的权力后,他们常常会滥用权力。新华社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2007年全国基层党政机关人事变动在一些地方带来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大换车之风,“新官不坐旧‘轿’,换位必须换车,已成了官场潜行的规则,领导干部视之当然,换之安然,坐之坦然”。 如江汉平原某市领导班子中有13人职位出现变动,其中9人换了新车。(《从新官换新车看公车改革之难》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04/17/content_7993239.htm

西方许多国家在经历过较为短暂的黑暗无比的中世纪后,就逐渐走向了光明,走向了民主,走出了权力崇拜的泥沼,而我们为数众多的精英还跟在2000多年前的祖先后面追逐权力的过程中折腾自己,折腾别人。

国家越民主,国民越少对其统治者表示敬意。中国包括众多具有精英潜质的知识分子在内的民众如果不走出权力崇拜的泥沼,我们的国家就很难改变继续在权力拥有者和崇拜者的折腾里如蜗牛般缓行的现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17-24391.html

上一篇:并非主张全民吸烟
下一篇: 求真应成为大学立足之本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