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生存期的预测:最不人道的“科学”

已有 3905 次阅读 2008-5-5 09:11 |个人分类:访谈与时论

2006年年终,由上海科学保健康复协会组织的一次迎新春肿瘤患者联欢会上,有52个活过五年的患者济济一堂,欢声笑语。笔者与45位医师也应邀出席,共同联欢,气氛融洽。这时,有一个患友拾起了一个话题,说当医师都说我只能再活6个月,不到200天,现在我已活了整整2000天,我还想再活2000天、5000天。她的一段话,激起了在座各位的回忆与感慨!结果,大家一统计, 50多个患者中,有34个患者当时被医师确定为寿限为6个月到1年。其中,又有14人被明确判定只有34个月,不会超过6个月。只有不到20人不清楚当医师是否有过这类判断。而这些被判为几个月到一年的人,现个个活过了五年,最长的一个已经活了11年。他们回忆起最初得知(大多是事后从家属中获悉的或不经意透露出的)医师依据“科学”所作出的、预测自己寿限时,大多感慨良多!至今仍充满苦涩、无奈,怨恨中又多少夹杂着一丝庆幸。诚如我的老朋友一位老军人,患了肠癌,借助中医治疗康复很很好的朱邦达先生所说:“这么多年,我感觉我康复得很顺利,在与疾病对抗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现在这个医疗和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医生无所不知’的模式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是,知情的病人和医生一起共同作决定,共同选择治疗方案。”

   “美国医学家研究数据表明:90%的癌症病人完全把自己交托给医生,他们的命运就像医生预期的那样:如果医生预期病人还能存活一年,那么大概一年之后死亡就会来临,因为病人相信这一点。而10%-15%的癌症病人为‘异常的’病人,他们把康复的希望和他们的身体掌握在自己手里,积极地与疾病作斗争,他们虽然一直在用药,但他们与医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自己努力实现自己的康复。这10%-15%的病人中,6年以后活着的还有90%!”

    “我感觉我们病人需要的方向是迈向健康。而迈向健康,需要的是医疗、饮食、运动、心情、睡眠等各方面条件。而现在的医生很少有精力去为病人创造这些条件。医生可以有很好的技术,但是综合调整还得由病人来做选择的,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其实,笔者坚信:医学首先是人学、仁学、人道之学,所谓依据以往数据所做的这种科学“预测”,既不科学,又不人道,且完全没有必要。很多情况下,在医患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奇迹是可以创造的,至少可以延长其寿限的。如轻易地根据冷冰冰的数据下个判断,即便是背着患者,仅对家属下个“判断”,也是需要谨慎和深思的!?毕竟,心理学有经典的“皮克马利翁”效应——执着与过度的心理期盼,不管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都会影响到结果。

“皮克马利翁”效应是心理学中的著名心理效应原理。源自古希腊神话:皮克马利翁是神话中善雕刻者,深爱着自己所雕刻的美少女,结果,上帝便赋雕刻之女以生命,两人结为恩爱夫妻。意即当人们有执着与过度的心理期盼时,往往就会有助于相应结果的出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24208.html

上一篇:中医学的养生观
下一篇:老年人用毒药应“以一当十”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