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所谓“寻找‘暗物质’理想实验”的关键

已有 4733 次阅读 2009-6-25 17:25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所谓“寻找‘暗物质’理想实验”的关键

2009622,美联社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报道:在南达科他州布莱克丘陵一座开采了125年后,于2001年关闭了的,废弃金矿地表以下1500深处,的一个实验室中,州长迈克.朗德主持的建造世界最深(该金矿最深处达地表以下2450)实验室的奠基仪式。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雷.戴维斯曾在此处的 “戴维斯洞穴”证明了所谓“太阳中微子”而得名,并因这个成果,而与其它人分享了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科学家们认为:这样深的地方,基本上屏蔽了宇宙射线的干扰,是寻找所谓“暗物质”的理想实验场所。

将建造大型地下氙探测器实验,探测微弱相互作用粒子,从而进一步了解“宇宙大爆炸”的相关信息。

 

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的汤姆.舒特和布朗大学的里克.盖茨克尔以及10多名同事将在这里开展“暗物质”的研究工作。要通过可见物质的重力作用,推断暗物质的存在。

 

所谓“暗物质”是起于1933年,茨维克(Zwicky)由星系团内各星系的弥散速度按“维里平衡条件”,或质量粒子的运动速度和空间分布应满足其间引力作用平衡的关系,而推断出:其总质量比其成员星系质量的总和大10-100倍。

在此前、后200多年,人们已提出了各种不可探测的物质(例如:不发射或反射可见光、各种电磁辐射的物质,视界内光子不能逃离的黑洞,等等,都可测量到其存在的痕迹),却都没能解决这一如此大量的质量缺失。

 

因而,天文学界目前的流行理论就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不明性质的物质粒子,所谓“暗物质”,它们本身不发出任何辐射,而对于光和各种电磁辐射的折射和反射也都非常微弱,而不能被直接探测到,却可能大量存在。能见的普通物质如恒星、行星等等,所占质量只是宇宙中很小一部分。暗物质才是宇宙物质的“主宰”。

 

1998年有两组天文学家报告说,几十颗显得异常昏暗的遥远超新星,而得出:宇宙(70亿年前)在加速膨胀,进而把它作为“暗能量”以及它正在猛烈拉开宇宙的证据。而设想有斥力的暗物质充满宇宙各处。但是,仍有不少令人困惑的问题令人莫衷一是,仍然不能确定暗物质的这种性质。

 

为了确定宇宙扩张,及其变化规律,2003年还有研究小组准备用5年时间,继续搜集几十颗超新星足够充分的数据。并在此后,起码还需3年,增加几百颗超新星的数据,才希望能使判断“暗能量”斥力性质的参量精确到10/100以内。如果这个参量的值是不变的,才能得出“暗能量”总是斥力;如果它是改变的,就还可能又变为引力。而且,即使判定了“暗能量”有斥力或还可变为引力的性质,也不能断定它能充满宇宙各处。目前5年已过,也未得到任何确证的报道。

 

因此,斥力性质的暗物质、“暗能量”究竟是否存在?它的性质究竟如何?都还在继续研讨之中。

 

此后,确有观测到产生伽玛射线,和由引力透镜反映的暗物质,但是,它们都仍是有通常引力作用的普通物质,而且,由此发现宇宙间存在大量黑洞,并有可能弥补所谓的“质量缺失”,而根本否定所谓有斥力的暗物质、暗能量的存在。

 

还应特别注意:现今,星系的运动速度还都只是按各星体红移的观测数据,由通常的“都卜勒公式”由红移量与星系的运动速度成正比的简单关系推算得出的。

但是,《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新理论体系,已具体导出包括非惯性牵引运动系的公式,表明运动物体的辐射红移量是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非线性函数。而通常的“都卜勒公式”却只是惯性牵引运动系的简化特例,而对于非惯性牵引运动系,就显然并不适用,而会得出错误结果。

 

因此,此前所谓遥远星系加速膨胀的研究结果,都只是根据惯性牵引运动系的简化特例的公式得出的,错误结果。

 

显然,对于非惯性牵引运动系,这些探究就还必须根据非惯性牵引运动系的“都卜勒公式”,并确定其中各必要的有关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结果。

 

而从对“反引力”性质的暗物质、“暗能量”究竟是否存在?的大量探索研讨的结果,得出的都是符合通常引力公式的物质。都未能证实确有“反引力”性质的暗物质、“暗能量”。

 

因此,如果在屏蔽了其它作用的理想实验场所,真能观察到可见物质确有反引力作用,就确有可能证实确有“反引力”性质的暗物质、“暗能量”。

 

而关键在于:如何能确定可见物质确有反引力作用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240235.html

上一篇:洛书排列规律的推广
下一篇:创建时空可变系多线矢物理学(2)经典力学
收藏 IP: .*| 热度|

1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