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夫子 默而不鸣

博文

[转载]30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因何“全军覆没”?

已有 3081 次阅读 2009-6-8 15:34 |个人分类:科协有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考状元, 全军覆没

[转载]30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因何“全军覆没”?

石述思/文    转自 凤凰网 博客

   尽管有关部门屡次忠告媒体不要炒做高考状元,但依旧挡不住记者们追踪报道的热忱。虽说聚光灯下的状元们不会像古时候成为皇上钦点的翰林,相府当然的乘龙快婿那样风光,但也会拥有相当多的粉丝,成为应试教育下苦难学子效仿的榜样。

     不过,随着一个惊人事实的披露,状元们头顶眩目的光环将会彻底褪去,甚至可能被一些动机可疑的专家用来作为推动取消万恶高考的有利证据。


     披露者系有博士学历、中国教育战略问题研究专家头衔的武汉市市教育局副局长田文江。他透露,首份《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表明,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

    您会不会由此发出类似伤仲永式的感慨?

    鄙人刚开始想发出这样的感慨,并对误人子弟的高考进行一番痛斥,但毕竟已经不惑,理智还是占据了上风,终于忍住没斥。


    田专家面对“‘ 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真的公平吗?”这样的设问严肃地指出,这只是表面和形式上的公平,而实质上并不公平,因为这是以一种人才标准来衡量所有类型的人才,就像歌唱方面的人才嗓子再好在高考文化考试能有突破吗?

    他说的无比有道理,但有个小难题需要反对现行高考制度的专家们解决:那就是废除了过去荒诞但公平的考核方式,换成所谓体现多元人才观的、很素质的新型考核制度,怎么形成一个简便易行的统一选拔人才标准?您怎么证明一个农村的特会养猪的孩子就一定比城市会开宝马飚车的孩子素质低下?

    在当前教育体制存在严重计划及官僚化色彩的背景下,加上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及分布极其不均衡,这样的改革势必会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同志打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旗号,以自主招生的名义,增加太多无法监控的人为主观裁量因素,为教育寻租大开方便之门。别忘了,直到今天,一个叫罗彩霞的可怜女生还在为几年前被冒名顶替的大学录取名额怒讨公道。还有多少沉默的罗彩霞?我不知道。更别忘了,改革开放以来,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源占全部生源的比例已经下降了一半。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居然是伴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发生的,疑似罪魁之一便是招生自主权。现行高考制度的专家们解决:那就是废除了过去荒诞但公平的考核方式,换成所谓体现多元人才观的、很素质的新型考核制度,怎么形成一个简便易行的统一选拔人才标准?您怎么证明一个农村的特会养猪的孩子就一定比城市会开宝马飚车的孩子素质低下? 在当前教育体制存在严重计划及官僚化色彩的背景下,加上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及分布极其不均衡,这样的改革势必会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同志打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旗号,以自主招生的名义,增加太多无法监控的人为主观裁量因素,为教育寻租大开方便之门。别忘了,直到今天,一个叫罗彩霞的可怜女生还在为几年前被冒名顶替的大学录取名额怒讨公道。还有多少沉默的罗彩霞?我不知道。更别忘了,改革开放以来,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源占全部生源的比例已经下降了一半。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居然是伴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发生的,疑似罪魁之一便是招生自主权。


     再说,高考状元在职场上集体沦为平庸之辈只是当前教育内容、方式脱离实际的一个缩影,您不是状元,上大学后如果认真地按照书本知识认真地苦读,毕业时照样可能成为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的废品,所幸的是,有状元们垫背。而已。所以,您受了那么多年罪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里只是您混张文凭、积累人脉捎带脚找个女友的地方,能力嘛,还得是建立在清醒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听从内心的召唤,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完成能力的提升。您是大人了,这点别指望别人能真正意义上帮您。既然学校是一个不合格的批发商,我们应该有信心成为卖自己的杰出零售商。

    所以,由于30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全军覆没”,就急于颠覆现行高考制度是不靠谱的。当然,我也热烈欢迎这一悲剧能激发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推动现有教育内容、模式创新的步伐。但前提是捍卫起点公平,如果最终演变成强势阶层子弟对弱势阶层子女机会的一次公开剥夺,岂不是好心办坏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776-236949.html

上一篇:[转载]“核心期刊”是绳索还是标尺
下一篇:[转摘]中国NGO长不大是多输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