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wlight 编辑,用文字说话;学术,用论文说话

博文

科普别人,先科普自己

已有 3785 次阅读 2009-6-3 22:14 |个人分类:编辑部的故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办刊

习惯用google的浏览器看东西,但要想在科学网上写点东西,由于程序不太兼容,还得打开据说提速了不少的ie8。很久以前就建议科学网能允许使用第三方软件写博客,但一直没有实现,虽然也有了不少的改进工作,如现在的自动保存功能。

旁边有一本借来的科学美国人(英文版),内容很精彩,但总不能连续读下去,外语是个问题。没有达到看英文像中文一样,是我的功力不够,但也有很多人处于这个阶段。但这也给了中文期刊的发展机会,如果英语横扫天下,我们就要失业了。

科技期刊与科普工作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作为编辑头脑中还是应该有科普的概念,无论你出版学术期刊还是行业杂志。我们都想我们的杂志读者越多越好,这就需要我们多用最好懂的语言传播最新的知识。有的人会把简单的东西说得很复杂,也有的会复杂的东西说得很简单,两种人都是科学家。想想自己,学习了不少东西,但要想用简单的语言跟中文专业的人介绍量子力学、相对论,恐怕也是勉为其难。学到的东西不能讲出来,不能算真的搞懂了。

编杂志写文章,目的是科普别人,但要想科普别人,首先要会科普自己。一个人的知识不会像大海一样无穷,他必须不断学习。要想写100字的文章,可能 需要读10000字的资料,要想做一个小时的报告,可能需要准备好几天的时间。要想向别人介绍新东西,自己必须经常关注科究一线,关注社会动态,关注国计民生。

拿自己手头的期刊为例,要想报道最新的光电动态,就必须关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最新成果,各相关实验室的最新动态。也许我们不能评价一篇最新论文的学术质量,但必须知道谁最近有什么工作,至于水平高低可以向其他专家求证。虽然不是科普期刊,但同样需要有“先己后人”的精神。

当然编辑的工作远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先己后人”,他还要懂策划,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我们一直说作编辑要当“杂家”,知识要杂,能力要杂,至于能不能成家,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76-235951.html

上一篇:用MSN,得问一下USA是否同意
下一篇:信访专业 PK 城管专业
收藏 IP: .*| 热度|

2 杨秀海 周春雷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