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环境 精选

已有 13336 次阅读 2009-5-24 05:45 |个人分类:有关科学与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发表论文, 博士研究生

    我认识的一个学生,计划要博士论文答辩了,但他按规定投到SCI刊物上的一篇稿子还没有审回来,因为其中一个审稿人在合理情况下拖了审稿时间。这给学生的答辩带来不确定性,很可能影响到答辩。如果这样,就会造成一系列后续的问题,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个学生跟我有关,我也因此感慨,发一点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感想。

    博士研究生发论文,关系到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最后的研究路子怎么走,涉及到很多的问题。我的基本看法是它只是科研、教育、就业体系中的一个局部的问题 。我认为发表文章没有必要成为获得博士学位的硬性规定,但它应当是人才市场机制中的一个参考系统,是科研机构聘用人时的重要条件, 也是希望进入科研领域从事研究的博士生在竞争条件下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它不仅是学校、导师、学生三者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教育系统中的问题。 把发表论文单挑出来说它的优缺点,很难。对我来说,研究生发表论文这个问题,根本在于社会能否给博士生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做得好的学生有拿到好工作位子的希望。

    传统上,一个博士候选人在专业上训练的成功,体现在博士论文上。 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对于不同的学科,博士论文的要求可能不一样。数学的博士论文也许只有一两页纸,而有的学科能有一、两千页的论文。无论大小,博士论文背后所代表的训练应当是充分的、系统的。 一个答辩通过了的博士论文,是一个学生通过了博士训练的证据,证明他(她)达到了能独立做研究这个博士训练的基本要求。 读博士期间发论文,是现代社会竞争所衍生出来的一个现象。在西方体系中,它已经非常普遍。做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可以和博士论文无关、相关、或者就是论文的一个或几个章节。最后把发表的部分和其它部分合在一起,或者几篇发表论文合在一起形成论文,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客观上是一个博士生研究能力的加速表现,使学生在毕业时就能正式地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从而体现出较高的竞争力。 这是市场机制下的产物。但发表论文不是拿到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而博士论文是必要条件,高于发表论文的内容。在中国的体系中,发表文章成了拿到学位的一个硬性规定,一个必要条件。这是从行政上期望能加强研究生质量的主观规定。我前面举的例子,如果在西方体系中,这个学生可以答辩;如果通过,就能拿到学位。他能否找到工作,这要看他相对于别的竞争者的表现,他自己对工作要求的高低,以及他的运气。在中国的体系中,无论他的论文做得如何好,他还不能答辩拿学位,原因是某个审稿人还没有完成那篇可能的SCI稿子的审阅。这个规定够坑人的哈。

    中国研究生教育体系当然有理由建立自己的博士学位标准。 这个标准可以要求更高,但一定要合理,至少不应该建立在学校不能控制的因素上。学生的训练是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段里要完成的事情,这个过程学校必须能掌控。博士论文不仅是一个系统的训练,也是教育体系中能掌控的工作,但SCI文章是教育体系内不能掌控的。一份稿件投出去以后,投稿人就失去了控制,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即使是一篇很好的稿件,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拖下来,甚至被拒稿。再说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导师,不同的专业,情况是非常不一样的。 把一个学生的命运放到一些不能预测的因素上,让学生来承担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后果是不公平的 。 更不用说由此造成的其它问题,比如造假,买文章,等等。但反过来,如果没有发SCI的要求,目前教育体系中对博士论文的要求又非常遗憾的不到位,这就会降低博士训练的水平。这一点有几位博主都说了,我就不重复。这是一种教育、科研文化中的尴尬两难。这种文化气氛不改变,让学生在这当中来承担后果,是教育的悲哀。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社会对博士生的需求是什么样。我有位朋友说他们所里新收的两个搞科技管理的人,都有博士学位。先不说是否博士太多这个问题,就说如果一个博士生最后选择的路,或者不得不选择的路,不是做研究,那么有必要一定要他发SCI论文吗?在这种心态下出来的会是什么样的论文?一般而言,西方教育体系下的博士,基本上是走学术研究或者是高等教育的路。如果不想走这条路,通常有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就可以出去工作了;因为没有必要付很多的学费去学自己不需要用的东西。而一般非研究或非高等教育的机构,也会因为要付有博士学位者较高的工资而不愿雇用他们,因为没有必要花那个钱。
    而中国的博士培养目的,感觉上有点乱。有人是想读博留在某个城市里,有的是为了以后提干提职称,有的是为了换一个环境,有的是为了有个博士头衔感觉很爽。当然,我相信更多的是想走学术研究这条路。当学生拿博士学位的目的有巨大差别时,硬性规定博士出论文,可以想象这当中的复杂情况,也自然会出现各显神通、五花八门的事情。但出现这种情况,是社会对博士生培养目标和导向混乱造成的。
 
    另外一个相关问题是博士获得者就业的选择。当一个人拿到博士学位后去就业,他(她)可能面对几种情况:失业,转行,得到一个和专业相关但不够满意的工作,或者得到一个理想的工作。社会能否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给博士们,直接影响到在读博士的状况。对那些想做研究的学生来说,如果一个学生跟了一个牛人读博。读完以后牛人给他在某研究所做所长的弟子打个电话,请他照顾一下师弟师妹,这就有好工作在等着师弟师妹了。但如果导师不够牛,没有办法打那样的电话,学生发再多的论文,比牛人的学生再好,也不一定能有好工作。
    西方的体制中,招收一个研究人员(通常说的tenure track)有一套程序,很难说它是完美的,但它是相对公平的。每个申请人在申请的过程中,都要经过一个专门的甄选委员会的筛选。除了自己简历上的记录,相关领域同行的推荐、公开的演讲、闭门的面谈、到饭桌上的“闲扯”,你要都过得去才行。导师牛也许会起到一点作用,但基本上不能左右这个过程。有这样一个机制等在前面,博士研究生从入门那天起,就在琢磨怎么才能发文章,多发,发好文章。因为你没有文章,到头来就会perish。如果没有这样相对公平的机制,你发了文章也可能会perish,或者会看见很多不如你的人得到比你好的位置,让你活得够伤心。 在这样的前提下讨论一刀切的发论文,有什么意义?

    最后,我想说一下学生的选择。对于读博士的学生,选择是双向的:学生是否想来一个学校或研究所是学生的选择。 学校研究所是否愿意收这个学生是校方研究所的选择。对于收进来的学生,东、西方体制中有很大的差别。一个明显的差别是,西方体制中的学生在申请一个学校时,大部分都有自己想要做什么的具体方向和思路。而学校也把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思路看成一个收学生的重要标准。举几个我们收的博士研究生为例子:

1)哈佛大学学士, 斯坦福大学硕士。研究兴趣:现生和化石鱼类形态及分子生物; 计算机生物学。
2)(哥伦比亚的一个学校,没有听说过)。硕士。研究兴趣:分子系统发育,海洋生物基因组,尤其是海葵等类群,以及海洋生物在南极、深水等极端环境中的演化。
3)(苏格兰的一所大学)。硕士。研究兴趣:分子系统发育,形态学,非洲刺尾蜥蜴的生命历史特征。
4)巴黎某大学。硕士。研究兴趣: 现生与化石基干半翅目昆虫的形态、分子系统发育。

    这些学生的兴趣,和我们任何一个研究人员的具体研究课题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训练,并能给他们提供开展自己研究课题的必要条件。他们进来,并不是想让导师给他们开题目做研究,而是希望这个环境能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得到训练,达成自己研究兴趣的愿望。这个过程中,指导导师也必须跟学生一起学习,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工作。这促进了导师对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扩展。而当一个学生完成学业、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她)就是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甚至权威。同时,新的学科生长点也因此而萌芽,学生不仅仅是继承导师的衣钵。
    相比而言,我认识的中科院和一些院校的学生,进入博士学习阶段时,基本上两眼一摸黑,或者是习惯性的等待老师派活。博士生没有自己的想法,是前期教育的失败。而研究所和学校在招收学生时,除了几门考试成绩外,其它可参考的东西不多,也似乎没有必要,基本上把学生当劳动力收,而不是考虑收进来的学生是否有做研究的潜力,能否成为未来的科学家。最后的结局,通常是导师为学生定一个自己项目下的子课题让学生做相关研究和论文。而导师在自己的基金申请或提职称报告中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研究培养了若干博士生等内容。学生以导师的子课题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或相关研究不是不可以,但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导师能不能允许学生有和自己不同型的研究,研究所能不能支撑这样的研究是问题的关键。由于很多时候是被派的活,不少学生在做研究时常常不上心。这样硬逼他们出论文,很痛苦,结果也不会好。当然,也会有这样的学生,你给他派了活,他能做得很好。但从整体上看,这样的研究能出现创新局面的可能性比较低。
 
    这又进一步涉及到什么是博士生教育的问题。博士培养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人类知识传递、不断自我完善、更新、进步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不是一套精致的模具,通过它强压出类似的产品。它应当是一个在短期内可以集中、系统获取与时俱进的思想、知识和技能的环境和过程。学生自己选择、争取进入这个环境中并完成这个过程,把自己塑造成自己心目中想要成为的人。教育的过程,不是一帮老师把一帮年青人按老师的标准塑造成型的过程。老师没有这样为学生做决定的权力。老师作为教育体系的主体,只有为学生提供知识、指导的责任和义务,也因此得到报酬。学生按照自己对社会、兴趣、未来、生活的理解,从老师那里获得该有的知识(很多时候是通过付费的方式),以便能适合社会,到达自己的理想人生。理想人生有两个主要相关连的内容:一是自己能做喜欢做的事并以此为生;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对社会做出贡献并获得社会的认可。 教育应当是教、学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灌输。教育过程中的种种要求(比如考试等),主要是针对让学生达到一个基本的素质,但最后成什么型(比如研究方向的确定),老师要提供可能的方案,但学生要有自己选择的自由,包括发表论文。

    总之,博士生发不发论文,不只是发论文以及它所代表的科学训练问题。它是一个社会和教育体系的问题。学生们在读博前有没有获得充分的准备?学生们读博时是怎么被对待的? 社会怎么看待博士学位? 博士生未来的机会在哪里?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公平的环境,博士生发不发论文根本就不应当是一个问题。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233797.html

上一篇:周末杂思一束
下一篇:世外人家
收藏 IP: .*| 热度|

35 雷栗 高敏 武夷山 赵星 徐磊 廖永岩 王桂颖 郭崇慧 陈龙珠 王鹰 李万春 陈绥阳 高星 曹广福 朱志敏 王德华 赵瑞 曹聪 钟炳 张亮生 杨秀海 周春雷 杨顺楷 陈国文 李宁 朱教君 方运潭 刘畅 邹滨 王启云 王力 陈湘明 hypersurface xuqingzheng LynnCP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