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ming 水尝无华,相荡方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博文

你拥有自信心吗?

已有 4659 次阅读 2009-5-21 08:02 |个人分类:八关山遐思(心语)|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自信心, 成功心理, 自信心, 成功心理

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人的自信心与科学的行为相结合,是事业成功,人生快乐的基础。”面对现代社会高速度、快节奏、充满竞争的舞台,怎样去承担社会重任?怎样去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与竞争?无疑,拥有自信心是这一切的基础。

一、什么是自信心

首先,什么为自信心呢?资料中是这样解释的:自信心,是一个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自信心具有极大的人格魅力,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品质。

成功学家希尔这样说:“有方向感的信心,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了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的成功巨轮,你可以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路。”自信是获得成功的必备素质。自信是向一定目标进取,实现远大理想的动力源泉;自信是克服困难,抵抗挫折的巨大精神支撑力;自信还能够促进严格要求自己,天天向上,而不至于自暴自弃、误入歧途。其次,缺乏自信的影响。缺乏起码的自信,会造成生活或社会交往中产生一种自卑的消极心理,还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内向,怯懦的性格特征。因此,将会造成很难适应以后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自信心对人们如此重要,那么你有自信心吗?

    二、你有自信心吗?

有人做过一个心理测试问卷调查。测试结果有三种——A:缺乏自信,B:有自信,C:过分自信。最后统计出的结果为:6%的人缺乏自信,75%有自信,19%过分自信。心理测试调查虽然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是否具有自信心,其结果也仅能做为参考材料,但至少从中得出,在生活中存在着过于自信与缺乏自信的人。那么,应当怎样帮助自己消除过于自信心理,怎样树立自信心呢?

1.消除过于自信心理——正确认识自己!

过于自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盲目自信。盲目自信是毫无根据地夸大自己——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妄自尊大,拒绝学习……最终的结果必然会导至失败。

消除盲目自信心理的方法——正确认识自己。怎样才能作到正确认识自己呢?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全面地看待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即有优点,又有缺点,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有一些优点,就认为自己完美无缺。俗话说:“金无中赤,人无完人。”

应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盲目自信还会产生盲目地自我欣赏。不过,在认识自己的同时还要学会愉快地接受自己,不回避自己的缺点,否则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正确地了解自己,会使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拥有自信,走向成功。

2.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

在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挫折而心情沮丧,但是切不能丧失自信,沉浸在惶惶不安,不知所措,空虚,失落、恐惧的阴影中。怎样才能走出这种不良的情绪阴影,重塑自信呢?现仅介绍几种:

1、榜样激励法。为自己找一个榜样,可以是科学家,革命家或成功人士,也可以是自己身边有成就的人,以他们为榜样,激发自己的上进心,在学习他们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信心。对那些不可挽回的过失,单纯后悔、惋惜已经是没有用的,再去想也是白搭,不如干脆放弃它,迈过它,一切重新开始,从头做起。当你迈出新的一步时,就会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与自信。

2、情绪转移法。相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遇事多看光明面,积极面,少钻阴暗面、牛角尖。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认识问题,考虑问题,看到进步,看到光明,看到美好,信心就会越来越足了,心情也会越来越好,情况自然好转的也就更快了。

3、目标调适法。确定目标时,能跳起来够的着,切忌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定的太高,脱离实际,或者太心急,光想一举成功。可以把自己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几个阶段,分步骤朝即实目标迈过,这样,在不断成功的同时,能够找到成功的感觉,自信心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目标在稳步前进中达到。

4、保持平常心态。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承认现实,顺其自然。拿自己的弱项去跟别人的强项比,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沮丧,越比越自卑;拿自己的强项去跟别人的弱项比,拿自己的长处去跟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有劲,越比越自信。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扬长避短,适者生存,只要目标明确,勤奋努力,人人都可成功。

在竟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拥有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基础。相信自己,就会成功!

 

 

 

 

参考资料:

1.《家长学校读本》;2.《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3.《健康教育读本》;4.《中学生素质教育读本》;5http://www.k12.com.cn6http://www.psy-test.net7http://www.whhit.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47-233236.html

上一篇:茶室杂想
下一篇:做个“大人”不容易(赏)
收藏 IP: .*| 热度|

2 杨秀海 徐建良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