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在夏季应该如何养生?

已有 4718 次阅读 2009-5-5 19:43 |个人分类:张焱讲养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医养生, 夏季

今天是立夏,又一个夏季在不平凡中到来。在火热的夏季里,人们更应该重视养生,防止“苦夏”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在这里顺祝朋友们夏安!

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三月,是指农历的四、五、六月份,即从立夏至大暑的三个月。共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

蕃秀,繁茂秀美的意思,形容夏季植物繁盛秀美的大自然景象。

夏季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上下交合,万物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的秀美景象。此时,人们养生应掌握如下要点:

1、根据天时,调节睡眠  进入夏季,人们养生要注意随着昼长夜短而适当调节睡眠时间。因为夏天入夜要晚,所以,人们入睡也相应要晚一些。白天太阳出来的早,人们也要早起一些,不要厌恶夏天的日长天热。

昼长夜短,天气炎热,都是自然界阳气充盛的表现,人体要尽量顺应这种阳盛天气,有益于利用天之阳气补充人体内的阳气。

2、调和情志,合理出汗  在炎热的夏天,不要过度劳累、烦忧,不要动怒,要尽量让心情舒畅,以免在阳盛之时肝木郁而化火助阳。使体内的阳气也要像植物开花繁茂那样,能够向外宣通发泄而出汗,这就是顺应夏季主“长”的自然特性,适应夏季的养生原则。如果违背这个原则,就会伤及于心,到了秋季,就会发为疟疾一类的疾病。如果夏天的长气不足,提供给秋天适应收气的能力就会减少。这样维持到冬天,还可能发生其他严重的疾病。

所以,在夏日阳盛之时,人体内的阳气宜宣通发泄于外,维持一定的生理出汗,也是十分必要的。近代由于空调制冷的广泛应用,在夏季常使人患上“空调病”,同时,也会使人体的生理汗出得到抑制,从而违背夏季的养生原则,导致疾病的发生。

20086月,我去香港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举办的《内经》学术研讨会。会议交流期间,有一位在香港行医多年的中医专家,介绍他临床上大剂量使用附子的经验。他说,当今的香港几乎一年四季都是冬天。过去,中医界有句古训“冬不用石膏,夏不用麻黄。”但是,在香港的夏天里,他依然还要使用比麻黄性更热的附子,并且是大剂量的使用。就是因为人们在夏季大面积使用空调机制造冷气,这种冷气就是一种“人造寒邪”,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导致人生病的主要因素。香港6月份的天气已经很炎热,但是,所有的商场、饭店、宾馆、公交车、会议室、居室内都开着冷气,人们恶热而喜冷,长期吸取不到自然界的阳热之气来补充身体内的阳气,使体内阳气明显不足,导致各种空调病发生,尤其是女子更容易患痹证(风湿性关节病)、肌肉痛、腹痛腹泻、四肢不温(中医称寒厥)、痛经、不孕症等。因为这些疾病的原因是体内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以,在治疗上要使用温中散寒、大补阳气的大热之品——附子。

3、逆之伤心,冬至重病  说明违背夏季的养生原则,就会伤及于心。因心主火,夏季火气当盛,所以,夏季火邪易伤于心。夏伤火热之邪,秋感寒凉之气,则可导致寒热交替的疟疾发生。若夏伤于心,长气受损,则秋无以收,收气不足,则冬无所藏,而阳气无以潜藏,导致阳气不足。至冬季寒盛之时,阳虚不能抗御寒邪,所以在冬季感受病邪,发病就会比较严重。

总之,在夏季阳盛之时,人们养生要更加注意吸取天地自然界的阳热之气以滋助人体内的阳气。如此,才能适应秋冬的寒凉气候变化,增加机体抵御外邪、预防疾病的能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230119.html

上一篇:关于成年人的养生要点
下一篇:城市晚报上讲脾胃养生
收藏 IP: .*| 热度|

4 阎建民 陈儒军 王号 陈国文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